灞桥区系西安市城六区之一,位于西安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9′~109°16′,北纬34°10′~34°27′。东与临潼区、蓝田县接壤,西与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相连,南与长安区为邻,北以渭河与高陵区相望 。距新行政中心5公里,全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33个社区,2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0.82万,因境内遗存始建于隋代的古灞桥而得名。

灞桥区内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龙山文化的米家崖遗址和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灞桥区是西安市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构建起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浐灞生态区。2011年,成功举办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2021年,将举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历史沿革

早在秦汉时期,灞水即筑有桥。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修成多孔石拱桥,长约400米,比著名的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十五年)早10多年。此后,历代屡毁屡建。清道光年间,在今址建成石轴柱桥,延用百余年。1958年在原石柱墩的基础上,改建为钢筋水泥桥。自古以来,长安东郊以灞水、灞桥、灞柳闻名于世,形成千古传颂的“灞柳风雪”。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

西安灞桥长安家园: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1)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

黄巢堡是当年黄巢义军攻打长安时屯兵之处,这里山险、林密、水阔、谷深。十万甲士用头巾兜裹,从长安城外运回黄土,铺平了这座练兵台,至今有金戈铁马声回荡。黄巢堡景区以湖光山色、幽谷飞流、苍山叠翠为主要景观。

“黄巢堡”位于西安城30公里的东骊山腹地。群山环抱,溪水环绕,四季常青。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四句诗描述道:“上有青松盖顶,下有四水围城;前有千山掩护,后有五龙护送。”她犹如窈窕少女,却纱幔遮掩不漏真容,她近在咫尺,却至今鲜为人知其“庐山真面目”。

汉文帝、薄太后、窦皇后陵

汉文帝霸陵,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文帝刘恒之墓。位于白鹿原北侧、席王街道莫灵庙村南侧,距西安十余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气势磅礴,尤如凤凰展翅,故当地群众把此地叫做“凤凰咀”,也称"青风山"。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157年),七岁时(公元前195年)被其父封为代王。执政其间,执行"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投和刑狱,使农业 生产有恢复发展,粮满仓,社会安定,钱无计其数,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生活简朴,其陵墓依山而采,借势而建。陵中陪葬品皆为泥烧制的陶器,但没有金银珠宝殉葬,就连一般的青铜器也没有;送葬仪式也很简单,所以民间有"天葬汉文帝"之说。汉文帝平生恭爱父母,直至临终时还吩咐其妻窦皇后要款待其母薄太后,愿以死后"顶妻背母"报其恩德。后汉文帝陵与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窦陵即按"顶妻背母"状安置,为后世赞誉。

汉薄太后南陵为汉文帝刘恒之母一一薄氏之墓,位于狄寨乡鲍旗寨西北。

鲸鱼沟

西安灞桥长安家园: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

鲸鱼沟

鲸鱼沟位于白鹿原狄寨镇南2公里,为灞桥区与长安县交界。沟内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炎夏浓荫蔽日,凉意袭人;深秋红叶烂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岭银装,玉树梨花。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郁,清泉叮咚曲折,碧水粼粼,微波荡漾,飞瀑悬幔壮观,飞珠溅玉,被誉为西安名胜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