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自己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要拿出不少于5亿元的资金投入教育”“从过去的传统制造到今天的智能时代,企业对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需求从简单的操作工人变为智能技术工人”……前不久,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受邀出席并在主论坛发言,围绕企业多年来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进行经验分享,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职业教育创造的未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职业教育创造的未来(培养实战型人才)

职业教育创造的未来

“自从有了自己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要拿出不少于5亿元的资金投入教育”“从过去的传统制造到今天的智能时代,企业对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需求从简单的操作工人变为智能技术工人”……前不久,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受邀出席并在主论坛发言,围绕企业多年来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进行经验分享。

本届大会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举办。大会上,来自全球职教领域的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能在这种高规格的会议上分享企业的探索,说明作为制造业领军企业的格力电器在人才发展成就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领先的行业经验。

“时代在变化,企业发展要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需要人才支撑,格力电器因此跟很多高校都有密切的合作和联系。”董明珠介绍,格力电器与院校合作,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为实训操作提供平台,这为企业发展培养了更多实战型人才,“目前拥有16个研究院、近1.6万名研发人员,但这并不足以支撑格力电器的长远发展,企业还需要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需要更多生产线上的‘实战员’。”

“人才是第一的,没有人才,一切归零。”近30年来,格力电器以认同企业文化为基础,坚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探索构建人才自主培养的“选、育、用、留”机制,逐步形成多通道、多样化的以自主人才引进渠道、自主培养与发展机制、全方位激励保障体系为核心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力求员工与公司同进步、共发展。

如今,可以说格力电器已经形成员工“全成长周期”的职业发展模式。比如对于新入职员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带徒制度、内部培训平台和激励机制等,为“菜鸟”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孵化器”。也就是说,从新员工进入企业大门的第一天起,就有包括导师制度在内的各种平台在帮助他们向“技术型人才”转变,一对一的导师制度帮助新员工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岗位,个别岗位甚至会有一名学生配备多位导师的情形。

与此同时,对于职场老人,格力电器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提升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科研、技术、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尤其是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下,已经不乏90后员工走上团队领导、业务骨干岗位的事例。例如,格力光伏科研团队是一群80后群体,他们在格力电器独特的培养模式下很快就可以“挑大梁”。这个团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用一年时间突破巨型电机的制造工艺,将离心机的机械工艺精度提升至0.001毫米。2013年,格力自主研发的光伏直驱离心机系统被鉴定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开启中央空调“零能耗”时代。

不仅如此,为让员工接受更好的职业技术教育,格力电器还从德国取经并建立格力学院,拥有公司级、部门级以及科室级三级培训体系,每年的培训都能做到全员覆盖,人均培训约40多个小时。完善的培训机制犹如“充电器”,让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实现迅速提升,不断突破自身的成长“瓶颈”,在蝶变中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多年来,格力电器还通过设立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等一系列奖项,开展先进个人、工人先锋号等评选活动,全方位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创新激情,让自主研发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造就了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

据悉,截至2021年底,公司约有8.2万名员工,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南粤突出贡献奖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1人、珠海市高层次人才95人、青年优秀人才549人,公司内部评定科技专家1097人,中、高级以上工程师6800余人,3万多名技术工人。

今年3月,格力获得了职业教育领域唯一全国性奖项——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成为了该届荣获此奖的唯一企业。作为国内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深知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2018年11月,格力电器与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明珠产业学院。学院立足高端制造,聚焦“双智”战略,充分运用了企业与高校两种有利体制,开展校企融合定制与学科交叉建设。

除了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联合之外,格力电器也自主开展职业院校建设。目前,尚在建设中的格力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格力学院”)由格力电器全资投入,计划今年9月开始招收“入学即入职,学习即创业,毕业即就业”的第一批新生。

“员工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只有以心换心善待员工,员工才会和企业荣辱与共。”近年来,为了营造更好的“留人”环境、打造“幸福格力”,格力电器除了多次涨薪、发补贴以外,还投资数亿元,建成格力康乐园、员工生活区等,解决员工住房、休闲娱乐等问题,将企业变成温暖之家;建立完善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在企业建立“阳光基金”,解决困难职工燃眉之急等。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人才格力造”,多次获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的格力电器,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企业成为孕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中国制造业中打造技能人才高地的一个典型企业样板,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