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歌舞升平,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这一切,李世民心里美美地说“我骄傲。”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文案(千秋金鉴10水能载舟)(1)

当然,骄傲就要有骄傲的样子,骄傲就要有骄傲的动作,反正魏征被派出去公干,想做什么也没有人拦着,那就来一趟洛阳几日游。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长安一路向东,所到之处,举目可见沃野青青、万木葱葱,洋溢着祥瑞之气,耳朵里听到的也是“陛下戎马倥偬,勤政不辍,又得贤将良臣铺佐,方有今日之盛世,可谓承皇运以御天下,得民心以震八方,功德堪比尧舜。”

看着这样的景,听着这样的话,即便是神仙也会飘飘然起来。李世民自然也不会例外,喜气洋洋溢于言表:“等时机成熟,朕要亲临泰山,举办封禅大典,让我李家的丰功伟绩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大话说出去了,做不做得到日后再说,但在洛阳见到的楼台殿阁破旧不堪、颓废荒凉着实让李世民心中不忍,当即决定大兴土木,重修洛阳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文案(千秋金鉴10水能载舟)(2)

魏征办差来到中牟县,见县丞皇甫德参满面愁容,细问得知圣上重修洛阳宫给中牟县派了供百车巨木的任务,以本县实力不可能完成。魏征道:“当今圣上体恤下情,喜欢臣子上书进谏,你可直奏天子,请求减免。”得到鼓励,皇门德参回衙后立马书写奏本。大唐又多了一位直言上谏的良臣。

此刻驿馆内,魏征也在奋笔疾书:“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酝酿多日的《十思疏》一气呵成。

办完差事,魏征回京复旨。君臣谈话间,提到重修洛阳宫。李世民很生气:“修一修洛阳宫,召来一大堆非议。你魏征反对,给事中张玄素反对,就连那个叫皇甫德参的小县丞也上书反对。朕贵为天子,难道连这点主都做不了吗?”

魏征却十分高兴地说:“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朕在生气中,何喜之有?”李世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魏征说:“君明臣直。陛下圣明,臣子才会直谏。这当然是大喜了。”

见李世民脸上多云转晴,魏征趁热打铁:“臣回京途中,见各地遍征民夫运送物料,皆是为了修洛阳宫,立即想起曾住在洛阳宫里穷奢极欲的杨广。孔圣人说过‘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若激怒天下百姓,便离败亡不远了。”

“朕这次出行,见洛阳因连年战火城市破败如废墟一般,才下决心重修的。况且,既然已经动工,再停下来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李世民有点左右为难。

“连年战火,百姓居所定也是破坏不少。若圣上在重修洛阳宫时,一并安排旧城改造,让老百姓居住条件有个大的提升,定会深得民心。”魏征的进谏还是很顺李世民心思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文案(千秋金鉴10水能载舟)(3)

“正合朕意。”李世民脸上绽开了笑容,“听说魏卿写了个《十思疏》,快快呈上,让朕一睹为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