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

1941年前后,正是抗故最艰难的阶段,日本侵略者向款后服据地的军民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扫荡”“清乡”,企困把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赶尽杀绝。

这年的8月,日寇集中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八路军的北岳、平西根据地发动了新的“扫荡”。

9月25日,晋察冀边区一分区第一团在团长邱蔚的带领下,撤到了河北易县的狼牙山下。

这时,日军特种山岳部队3500人正迅速逼近狼牙山,并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

团长令七连登上狼牙山的棋盘陀,掩护党政机关和主力转移。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1)

七连爬到半山腰,团长与连长又进行了商量。

“二班和六班出列!”团长命令着。

二班与六班站在了连队的前面,等候着团长交待任务。

两个班的战士个个昂首挺胸,焦急地看着团长,又互相传递着神色,似乎都在说:“团长,交待任务吧,我们保证完成好!”

“主力和党政机关能否安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图,全看你们能否把敌人死死地捆在棋盘陀上,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住。明天12点钟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

团长交待了任务,并反复强调两个班任务的重点是拖住敌人。

狼牙山属于太行山腰,棋盘陀位于山的顶端,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山间小道可通山顶,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大部队陆续攀上山腰,折向大连陀撒去,黑暗中,连长又令二班去守北山脚那道口子,临走前,他心情沉重地与六班战士一一握手道别,然后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坚守棋盘陀

六班全体战士心里都清楚连长的心情;留下一个班,5个人坚守棋盘陀,阻挡数千之众的敌军进攻,这就意味着流血、牺牲!

六班的5人,就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趁着月色,全班5人忙碌开了,他们把团里留下的几箱手榴弹分束捆绑,沿着山路从山脚埋到半山腰,然后隐蔽在棋盘陀最险要的地方,等待敌人的来临。

深夜过后,山下远处突然腾起一片火光,还夹着哭声、吼声。

战士们的心里难过极了。

大家都清楚,那是敌人又在放火焚烧村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给抗日军民带来多大的灾难啊!

天刚破晓,五六百鬼子开始向棋盘陀运动,透过晨霭,已可影影绰绰地看见他们的队伍。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在这儿,每人只准打5个手榴弹。”

枪不虚发,弹不空投,让每一粒子弹,每颗手榴弹都发挥作用,这是班长马宝玉此时的考虑,远离主力,没有支援,这余下的子弹和手榴弹就特显宝贵。

班里5人同时推弹上膛,拧开手榴弹盖,屏声静气地等待战斗的命令。

突然,山脚下“轰”地一声巨响,撕碎了清晨的宁静。

原来鬼子们踩着了六班埋下的集束手榴弹,几个鬼子兵被炸得血肉横飞。

接着,第二声、第三声·. . ···阎王殿里的花名册上,又多了十几个鬼子的名字。

硝烟过后,趴在地上的鬼子们满脸尘垢,战战兢兢,继续向山上攀爬,被炸了个洞的膏药旗就像招魂幡一样,举在队伍的前头。

眼看鬼子们进入了射程之内。

“打!”马宝玉扬起右手,吼声如同春雷滚地。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2)

5颗手榴弹冒着硝烟,飞进鬼子队伍里。

爆炸声中,只听得鬼子喊爹叫娘,倒下一片,断腿缺手的又增加好几个,其他鬼子兵纷纷抱头而退。

鬼子们挨炸折兵后,恼羞成怒,便用猛烈的炮火向棋盘陀轰击,一时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棋盘陀上飞沙走石。

六班5人身上全是泥土,只看到眼睛在转动,嘴唇里露出雪白的牙齿。

年纪最小的胡德林、胡福才互相做了一个鬼脸,把大家都逗乐了。

六班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敌人吸在棋盘陀。

鬼子们不知道山上有多少八路军。

马宝玉决定继续把敌人往山上引。5个人利用炮弹爆炸后的浓烟作掩护,攀援着岩壁间的小树和藤蔓,向山上艰难地登攀,同时用冷枪射击敌人,逗引敌人尾随而来。

鬼子们有了前面吃亏的教训,并不贸然轻进,只是交替地使用机枪和大炮扫射、轰击,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一步。

同时,他们试图寻找一条上棋盘陀的捷径。

六班战士心里暗暗高兴,他们正需要慢慢拖延,让主力有充足的时间安全转移。

同时,上山只有他们扼守的这一条小路,另寻捷径只是枉费心机而已。

鬼子兵举着膏药旗,挥着洋刀,嗷嗷嚎叫又冲上来了。

马宝玉沉着冷静,处变不惊,他细细地举枪瞄准,弹无虚发,一枪一个。

葛振林则每投出一弹,就地动山摇地大吼一声。

其他人却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瞄准、射击,大家都力争少消耗子弹,多消灭敌人。

阵地前沿,敌人尸体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大片。

这时,太阳的影子已落到脚下,时间约莫到了12点。

“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走!”马宝玉估计主力部队已经走远,团长交给的任务已胜利完成,于是下令转移。

但是,下面鬼子步步紧逼,退路只有上山顶一条了。

“走,上山顶!”马宝玉一马当先,向山顶攀登。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3)

其他4人也相继跟上。

五壮士跳崖

登上山顶,好不叫人心胸开阔!远望四周群山,状小位低,真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远近万般风景,尽收眼底,山风徐徐拂来,使人倍觉惬意。

但是,六班战士此时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好风光?等待他们的是殊死血战。

这时敌人尾随而上。

六班战士一字摆开,居高临下,将仅有的几颗子弹射向敌人。

山高路陡,被射中的几个鬼子顿时掉进了深谷。

慌乱中又有几个鬼子踩翻了脚下岩石,也连人带石掉下悬崖。

余下的敌人见山顶枪声稀疏,便麻着胆子又往上爬。

葛振林瞄准领头的一个,扣动了板机。

但是子弹没有了。

正在这时,葛振林拣起一块大石头,狠命向敌人砸去。

敌人脑袋一歪,“哎呀”一声,见了阎王。

其他人也纷纷捡起石头往下砸。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4)

敌人见山顶八路军没有了子弹,蜂拥而上。

情况危急万分!

恰在这时,胡德林从草丛中找到一颗从背包里掉落的手榴弹。

他正要往敌人那扔,马宝玉一把夺了过来。

敌人离六班越来越近。

马宝玉神态庄严,看了看班里的每个人,然后打开了盖,把拉火环扣在小指上。

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心里明白班长的意思,人生最壮烈的时刻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向马宝玉靠拢。

这时几个鬼子嚎叫着,眼看就要上来。

马宝玉突然转身,将手榴弹扔向敌人。

“轰隆”一声巨响,死了与伤了的几个鬼子又滚落悬崖。

接着马宝玉命令大家砸枪,决不把枪留给敌人。

大家拿起枪来,一个个泪流满面,多么依依难舍啊!

为了夺得一支枪,曾经流过多少血,牺牲多少同志,而今又要由自己来毁掉它······

但是,敌人就在眼前,不容有丝毫犹豫。

于是大家狠下心,将从日本兵手里夺来的三八大盖重重地向岩石上砸去。

随后,马宝玉与葛振林神态安祥地坐在一边商量着什么,然后掏出笔在一个小本上飞快地写着……

他把大家招呼在一起。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5)

“同志们”,马宝玉显得很激动,喉咙哽咽着。

“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以前我们俩对同志们的帮助和照顾很不够。这次战斗证明你们3个人都具备了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条件。将来如果同志们能找到我的尸体,他们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和葛振林介绍你们3个人入党的信。现在就让我们都用实际行动,表示我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吧。”

马宝玉理了理军装,正了正帽子,昂首挺胸向悬崖走去。

葛振林紧随其后。

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也视死如归,从容大步地跟上去。

大地起狂飙,江河掀波涛,莽莽太行为壮士送行,巍巍狼牙替英雄高歌,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悲壮的时刻。

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

接着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了,葛振林、宋学义被半山腰伸出的一棵树叉挂住,身负重伤。

第二天他俩被老乡发现,送到了部队医院。

五壮士坚守狼牙山、拖住敌人、掩护大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最后舍身跳崖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晋察冀边区和所属部队,一个学习五壮士的热潮在边区广泛展开。

11月,反“扫荡”结束,一分区召开嘉奖大会,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向葛振林、宋学义颁发了奖章、奖品,并命名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为烈士。

十四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