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们了,我终于不用担心化疗有‘小尾巴’了”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陈某在成功植入手臂输液港后不禁发出感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输液港植入后手臂和颈部活动受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输液港植入后手臂和颈部活动受限(臂弯里的生命港)

输液港植入后手臂和颈部活动受限

“辛苦你们了,我终于不用担心化疗有‘小尾巴’了!”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陈某在成功植入手臂输液港后不禁发出感叹。

为患者植入手臂输液港

2月8日,在肿瘤科向德兵主任的指导下,主治医师翁凡滨和PICC专科护士何在容紧密配合、通力协作,顺利为患者植入输液港。术后,患者反映良好,无任何不适,并将择期进行化疗。

据了解,手臂输液港是一种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于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插入静脉的导管系统构成,由具有资质的医生与护士共同配合完成,植入过程中使用超声血管定位、心电导联定位等技术手段辅助,增加了输液港植入的成功率。

接受此次手臂输液港植入术的是一名需要长期化疗的50岁乳腺癌患者。为减少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对患者外周血管的刺激、保障用药安全,同时兼顾患者的美观需求,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科室决定为患者实施手臂输液港植入术。

向德兵主任介绍,肿瘤科具有熟练的输液港植入技术、丰富的PICC操作经验及各种置管护理经验,致力于为患者构建更加完善的中长期静脉输液通道系统,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静疗服务。

他表示,今后科室将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健全治疗手段,努力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高效、安全的医疗护理技术保障。

手臂输液港有什么优势呢?

传统输液港多以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入路置入导管,港座完全埋于胸壁处,需专业医生或麻醉医师在手术室内完成,不适用于胸壁皮肤损伤、胸部放疗或颈胸部癌细胞转移患者,且具有气胸、血胸、导管夹闭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置管)维护相对频繁、活动受限、影响美观、存在管道滑脱风险且患者自我管理难度大。

与前两者对比,臂式输液港具有美观、活动受限小、舒适度高、自我管理难度低、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操作难度低的优点,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图/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