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喷子”就成了一个贬义词,而“喷子”们,往往将“喷口”,对准一些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于是,在网络上,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喷子”喷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粉丝“喷”“喷子”——这种互“喷”,让网络随时都热热闹闹,但却有时候,让人难受:难道,我们的社会,就只剩下“喷”和“对喷”?逐渐的,也开始有理性的声音,呼唤客观公正合理性。三水三心以为,针对这一种网络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喊打喊杀,要看到其中的积极因素。

如何面对喷子言论(喷子怒喷公众人物)(1)

第一,公众人物的言行,是否恰当

我们知道,所谓的公众人物,就是“是指一定范围内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且能因此能从社会中得到巨大利益,并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

这个界定很好说,但事实上,要想具体去辨析谁是谁不是,这就没有具体的标准了。比如,我一个网友给我说“你是公众人物,出言要谨慎”——好歹我还有那么一点粉丝嘛!我就10000多个粉丝,还有不少的僵尸粉,算什么公众人物?那个在头条上被骂的狗血淋头的都有好几十万呢!

我们一般认为,“知名度比较高的人就是公众人物”,寻求一个模糊界定罢了。

既然知名度、社会关注度都比较高,那就应该谨言慎行,给社会更好的表率。但有些公众人物,确实口没遮拦。比如,前段时间那个俞敏某,“女性亡国论”就将自己弄得很被动,某东方的股价都跌了不少。还

有那个jd的强东,一时贪欢,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虽然最后并未立案,但贪图美色,有不道德的交往,却已经亲口承认。

再比如那个某璐璐,与什么one的狗血剧情,对年轻人的影响吗,是不是很不好呢?

还有一个著名的音乐组合,其中一个吸毒——作为不少年轻人的偶像,明星效应主要就是模仿,你吸毒的行为,给粉丝们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呢?

如何面对喷子言论(喷子怒喷公众人物)(2)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

所以,作为公众人物,确实应该是要谨言慎行的,给社会更好的道德期许。

但是,公众人物也好,一般的普罗大众也好,首先都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基本的情绪与需要。再次强调,我不是公众人物。我以自己为例子,我要抽烟,钓鱼,经常就有一些人问:你还抽烟啊?你还钓鱼啊?我有次就生气了:我还上厕所呢!我还和老婆生孩子呢!

是人,都会犯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时候,公众人物喝点小酒,生气了骂句粗话,那又有什么呢?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的道理。真没有必要,要求公众人物,像圣人一样!

所以,公众人物,那些值得喷,那些不值得喷,那些应该喷,那些不应该喷,我们要有一个度,否则,乱喷一气,于社会、于道德都没有任何价值!

如何面对喷子言论(喷子怒喷公众人物)(3)

第二,“喷子”的目的是什么?

“喷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爱好胡乱指责他人而不通情达理的人”。但事实上,是不是针对公众人物的指责,都是“喷子”的行为呢?

那不一定!我以为,“喷子”可以分为“正能量的喷子”“负能量的喷子”和“吃瓜的喷子”!

公众人物利用自己的影响,发布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与社会大众的道德价值相背离的言论,那就该“喷”,还要狠狠的“喷”!但别人的私生活,个人的一些小细节,诸如上完厕所洗不洗手,喝醉酒说不说脏话之类,你管得着吗?

所以,该不该喷,要看公众人物的言行是什么,还要看“喷”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有的“正能量的喷子”,是为了弘扬正气,纠正公众人物的错误,斥责其不良行为,还事实的本来面目,有何不可呢?

反之,一些“负能量的喷子”,为了赚取流量,提高曝光率,采用一些捕风捉影的所谓真相,大肆谩骂,这有对社会有什么帮助呢?

我这里就不举例了,一举例,可能就成了“负能量的喷子”了!

还有一些“吃瓜的喷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乱喷一气,喷完之后才发现:哦豁,喷错了!

如何面对喷子言论(喷子怒喷公众人物)(4)

第三,“喷子”的注意事项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要有一双明白是非的眼睛。我经常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就是要等到事情的真相出炉之后,再来评价,而不是先入为主,喷了再说!

那些“正能量的喷子”,本身就是嫉恶如仇的人,而这种人,很容易激动,一激动,就容易言语之间失了分寸,有的时候逻辑不严、论证不清,反而被别人“喷”得无还手之力。而由于口不择言,又容易给人口实,严重的还可能吃上官司,输了尊严输了金钱输了自由!

而那些“负能量的喷子”,由于其本身对社会不满,往往是在网络上,处心积虑,挟私报复。这种行为,无疑是为法治所不容的。

还有就是那些“吃瓜的喷子”也要注意,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不管喷的目的是什么,用于都要有分寸,一旦才用了不文明的语言,那时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如何面对喷子言论(喷子怒喷公众人物)(5)

总之,对于公众人物,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那就法律——如果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我敢说,没有几个人是没有瑕疵的(准确的说,人人都有瑕疵,包括道德上的),这样一来,那是不是让社会进入一个“喷”时代呢?而对于“喷子”,我们也要客观看待,不能一味要喊打喊杀,要区分不同的类型:正能量的喷子,适当引导,发挥其作用;“负能量的喷子”,坚决遏制,以免坏了风气;“吃瓜的喷子”,则要加强监管,一面转换为“负能量的喷子”。

亲爱的朋友,你有没有做喷子的经历呢?你有没有被喷过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