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的夏天,注定令人难以忘怀。

背上背篓、骑上摩托,身后扬起厚厚的尘土。这是面对山火,来自重庆“摩托骑士”的逆行姿态。他们不惧高温、不惧危险,在山城丛山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长城”。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骑手在一处火点附近穿行。

最初,一则“请兄弟们来北碚,摩托车拉物资救火”的短视频发出不到一小时,当地就集结了超过500名越野摩托车爱好者,之后越来越多的“摩托骑士”加入进来,他们“一呼百应、爬坡上坎”,伴随着摩托发动机的轰鸣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重庆人迸发而出的“英雄气”。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2)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不少市民开着摩托车前来支援,这种非越野摩托车可以在水泥路段帮忙运送物资。山上较陡的土路,还得交给开越野车的“娃儿们”。

山上,在灭火最前线,四面来援的森林消防员昼夜鏖战;山下,在后方城中,普通的重庆市民自发形成后勤保障服务。山上山下,前方后方,“摩托骑士”就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他们向上运送物资补给,向下运输换班的救援人员。原来机车少年载着森林消防员,居然混搭得如此“帅气”。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3)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担负不同救火任务的志愿者在山间相遇。

而距离山火最近的地方,山险坡陡、沟壑纵深,纵是“摩托骑士”也难以涉足。这也没有难倒重庆市民,他们组成“徒步大军”串起一条“人链”,依靠最原始的办法——肩扛手提,硬是源源不断为前线“打山火”输送必需的物资补给。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4)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志愿者们将一台发电机往山上抬,宛如“重庆棒棒”。

灾祸无情,人间尤有大义;危难之际,无人向后退缩。看着沿着大山向上的轨迹,短短几天硬开出的一条路,便深知其中凝聚了无数人的艰难与不易。这是新时代志愿者精神的体现,也是城市中凡人大义的彰显。

有记者采访“摩托骑士”,却得到“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的回答。山火发生后许多热心市民买了水和食物,搬到志愿点放下后扭头就走,工作人员喊话登记姓名,但个个都“跑得飞快”。他们不愿留姓名,是因为将灭火当成了自家事;他们侠肝义胆,是因为身后是城市和家园。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5)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山上集散点,志愿者们忙着整理物资,一名调度员拿着喇叭朝远处喊话。

在与山火决战的夜晚,山脊两侧隔离带间,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一边是火光冲天、烟雾弥漫;一边是蓝光闪闪、延绵不绝。“摩托骑士”头顶上戴着的蓝色头灯连成了一条“光链”,与深夜里更显狰狞的“火线”隔空较量。

山火难灭,但那一刻,我们充满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因为团结一致的力量,从来都不可小觑。“摩托骑士”和消防员们并肩作战,是彼此的荣耀,也是这座城市的荣耀。有你们在,山火注定熄灭,重庆必定“雄起”。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6)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山脚下的物资集散点,大量志愿者穿好防光背心、戴好头盔,在此等待上山支援。路边一块牌子上写着加油打气的标语。

8月26日,蔓延十日的山火终于被扑灭。翌日,重庆市民夹道欢送烈火英雄的场景又被刷屏了,彼此并肩战斗的情谊难得,而山城民众朴素的家国情怀更令人动容。正是城市与居于其中的市民相互塑造、彼此成就,才形成熠熠闪耀的城市精神。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7)

8月28日上午,支援重庆山火救援的云南森林消防队员撤离,重庆市民自发来到街头欢送。

8月30日早上,一场迟来的雨送走了重庆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但发生在这个夏天的救火故事,必将深深植入山城的城市记忆。

重庆山火中的骑士精神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8)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骑手“龙麻子”(左)与车友们在山间穿梭送物资。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9)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骑手帮朋友擦去脸上的尘土。山路尘土飞扬,骑手们的眼睛、嘴巴都会进沙子。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0)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骑手送物资时受伤,伤口涂上了药。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1)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中暑的骑手在物资点摔倒,志愿者紧急为其降温。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2)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吴朴慧在集散点等候物资时喝水。25岁的她是越野摩托运输队里唯一一名女骑手,18岁开始玩摩托车,如今是一名专业女越野摩托车手,经常参加比赛,同时经营着二手车摩托车店。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3)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吴朴慧的白色短袖被尘土染黄。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4)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背着灭火器的骑手摔倒。从物资站点到灭火一线的山路并不好走,越往上越陡,尘土厚,容易打滑。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5)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骑手的脚裹着一层泥。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6)

8月26日,重庆市缙云山,骑手们在集散点进行短暂休整。在救援期间,这群骑手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吴朴慧(右一)跟着其他男娃儿在山里一干就是四天五夜,夜里困了扒点纸壳就席地而睡。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7)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一名骑手正在加油。社会爱心人士为骑手们送来了免费的汽油,还有修车店老板在山脚物资集散点设置了免费修车点。

热血的好汉(热血长城)(18)

8月25日,重庆市缙云山,骑手在山路驰骋,身后一架灭火直升机飞过。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徐秋颖

记者 郑新洽 摄影报道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杨许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