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所藏金铜佛像,是安供于佛堂中供皇家礼拜的圣物。清宫室崇奉藏传佛教,在皇宫中修建了众多佛堂,从花园到寝宫遍布佛殿佛堂,总计五十处之多,其中据佛教教义仪轨供养大量佛经、佛像、佛塔、法器是紫禁城中另一个神秘的佛教世界。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

《四臂文殊菩萨》 康熙时间 西元1662-1722年 铜鎏金 藏汉艺术 高度36.9cm

这些佛像来源有三:一、元明两朝宫中旧藏;二、清代蒙藏等地所供;三、清代宫廷制作。藏传佛教自元代傅入内地,长达六百多年中,西藏佛教文化深刻影响元、明、清三代宫廷,宫中佛事活动不断,元代梵像提举司、明代御用监佛作、清代中正殿念经处都是皇帝专设主管办造佛像的机构,制作了大量佛像。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2)

《白度母》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29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3)

《宗喀巴》十五世纪-十六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25.3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4)

《释迦牟尼佛》十六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29.3cm

皇宫收藏的金铜佛像,时代跨度大,从七世纪直达十九世纪,由于时代不同产地各异,雕塑艺术风格多姿多彩,除去大量西藏与内地造像,还有不少邻近西藏的喜玛拉雅山周围的作品,斯瓦特、喀什米尔、东印度等地古印度佛像、尼泊尔佛像。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5)

《无量寿佛佛树》十八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71cm

清代宫廷金铜佛像以小型像为主,多采用失蜡法铸造,由中正殿画佛喇嘛先画纸样,再塑蜡样,经皇帝审阅后交造办处铸造、加工,参与造佛的还有章嘉、土观等驻京大喇嘛。像造好后请大喇嘛装藏、开光、供入佛堂。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6)

《无量寿佛》十八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101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7)

《无量寿佛》十八世纪 藏汉艺术 银 局部鎏金 高度53.8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8)

《无量寿佛》乾隆五十年 藏汉艺术 铜合金局部鎏金 高度83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9)

《狮子吼》十七世纪/十八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24.3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0)

《立姿菩萨》十七/十八世纪 藏汉艺术 铜鎏金 高度103.5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1)

《十一面八臂观音》十八世纪 西藏地区 铜鎏金 高度30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2)

《三面六臂佛母》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 西藏中部 铜合金局部金泥 高度66.5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3)

《四臂观音》十三世纪 西藏中西地区 铜合金局部金泥 高度17.8cm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4)

《八位立姿菩萨》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 西藏中部 铜合金局部鎏金 高度85cm

作者将在2019年连续整理发布承德避暑山庄藏传佛教文物《清宫秘藏》之《藏传佛像》《密宗佛像》《密宗双身佛像》《佛塔》《佛龛》《法器》约100尊(件)左右精品之作。 ☸️欢迎收藏,见佛见福,弘扬佛法☸️


藏传佛教佛像艺术图形(藏传佛教文物之一藏传佛像)(15)

作者/编辑:JINFENGYI

摄 影:喜吉祥 雅利安之

参考文献 :1991年1月台湾《清宫秘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