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晚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

南满铁路

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

九一八事变当夜日军炸毁铁路的地点。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6个小时

东北军北大营陷落

8个小时

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

4个多月

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

正在燃烧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日本在中国东北

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

奴役和殖民统治

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2)

日军侵占沈阳城后,耀武扬威地站在城头,悬挂起日本国旗。

大屠杀、大轰炸

慰安妇、人体实验

毒气战、731部队

……

整整14年

大半个中国

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930余座城市沦陷

3500多万同胞伤亡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

煤炭5.86亿吨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3)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4)

日本军队在东北掠夺的物资。

“九月十八半夜里

月亮正照好村落

谁知平地一声雷

北大营遭炮火”

……

“莫说东北老百姓

都是善良好欺负

他们不做亡国奴

不过牛马苦生活

这些道理又不多

要打鬼子怕什么”

……

每每唱起饱含血泪的

“九一八”歌曲

我们就会满腔悲愤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的

《九一八大合唱》

仅用六天写成

以激昂奔放的旋律

激发人民战胜侵略者的

决心和斗志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5)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坚决抗日、收复失地的

正确主张

积极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

1931年9月20日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3天

中共中央发表了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

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响亮地喊出: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发出抗日号召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6)

到1933年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各地游击队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

主要力量

据统计

东北抗日联军

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

牵制了日伪军

近40万的主力兵力

他们的存在

令日本如鲠在喉

使东北无法成为

日本全面侵华的稳定后方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之一部。

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东北抗日联军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有力牵制了日军的活动

为全国乃至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回望九一八,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树立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教训,获得历史智慧,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今天端起历史的望远镜,综合各方面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梳理出六点经验教训,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为学史明理、鉴往知来提供参考与借鉴。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9)

占领城墙的日军向沈阳城内射击。

>>日本发动事变蓄谋已久

“闭着眼睛,我都能打到北大营。”这是《日本军部档案》记录的一名日本炮兵少尉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说的一段话。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九一八事变绝非偶然事件,它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产物,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推行对外侵略扩张“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从历史上看,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有计划、有步骤,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国策”。从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到1904年在中国东北发动日俄战争,日本不断在我国东北扩张势力,甚至形成了“国中之国”。1928年,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某种程度上就是九一八事变的预演。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0)

>>不抵抗政策酿奇耻大辱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军进击北大营的兵力约为800人,驻守在北大营的兵力约为7000人,但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北大营就全部陷落。“这难道不是奇耻大辱吗?”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说,日本关东军看透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才敢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史料记载,驻扎在北大营的将官多次电话请示参谋长荣臻,均被告不允许抵抗,甚至要“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由此,导致东北军死伤众多,溃不成军。而日军几个小时就占领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经营多年的北大营。

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相比,刚成立10年的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抗日救亡的重任。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立即发表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呼吁社会各界民众以武装手段驱逐日本强盗。这也是中国发出的第一份抗日宣言。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出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大批骨干党员奔赴东北领导抗日武装,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战斗。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1)

>>委曲求全换不来和平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日关系就已经日趋紧张。1931年,日本在东北先后制造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加剧挑衅态势,为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制造借口。对此,中国方面既没有及时应对,也没有对可能恶化的形势作出充分预案。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出于避战自保的心态,均不愿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各地。1931年9月19日早上,日军占领沈阳城,同日攻占长春;1932年1月2日攻陷锦州,2月5日占领哈尔滨。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皇姑屯事件”策划者河本大作后来在供词中陈述:“如果当天奉天军敢于试图公然抵抗,则敌我兵力相差悬殊……决不会有几天之内便相继占领奉天(沈阳)、长春、吉林的结果。”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无原则的妥协求和平则和平无。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2)

>>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和部分民众一度寄希望于“国际公理”,幻想欧美列强能主持公道。但列强们出于种种私心和盘算,包括倡议成立“国际联盟”的美国在内,均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在日方蛮横干预和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下,仅仅出具了九一八事变调查报告而已,毫无强制性措施,反而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凶悍气焰和侵略野心。

“设若一个国家自己不能自救,单靠别人去为你火中取栗是不可能的。”面对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却片面依赖国际调停的做法,国联调查团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3)

>>麻痹大意错判形势铸大错

“我们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盼着日本人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现在回想起来,那大概就是一种亡国奴心态吧。”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士兵陈广忠回忆历史时曾这样反思。

“就在事变爆发前,中共情报人员和中共满洲省委将日本要发动突袭的信息传递给当局,但没有引起东北军足够的重视。”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说,事实上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两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日本在东北频频进行军事演习,叫嚣着“要给中国人颜色看看”,日本一手炮制的“皇姑屯事件”也就是3年前的事情。但国民政府和东北军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底线思维,竟然误认为日本不会妄开战端,更不相信日本会发动侵华战争,幻想着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4)

>>内忧外患致日本乘虚而入

九一八事变为什么日军能够轻易得逞?究其根本原因是旧中国政治的衰败、经济的落后和国民党政府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中国,敌人已在“卧榻之侧”,国民政府却集中武力“剿共”。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连续出动大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日本看透了中国内乱不止的国情,摸清了国民政府的“脉门”,从而加快了侵华进程。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团结是胜利的根本。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91年前的旧中国,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有骨气、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挫败一切觊觎者的图谋,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要铭记那段

血与泪烙刻的伤疤

前进的路上依然荆棘坎坷

落后要挨打,知耻而后勇

九一八,九一八

不能忘,不敢忘

牢记这天

让警钟长鸣心中

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来源 | @央视国家记忆 法治日报 参考消息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上海普陀 中新网 中国警察网

编审 | 思言

审核 | 山石

你“在看”我吗?

九一八事变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揭露九一八事变)(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