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质出版到定角色上荧幕,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一直都饱受争议。正如撕裂开来的评价所示:所有女性都在支持它,而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在抵制它。《82年生的金智英》,不是金智英一个人,而是所有人。而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女性困境,就是很多个“我们”的一生。

01

可能你从未见过哪部电影作品,评分分化如此严重。

不仅仅是“好”与“差”的感官评价,更多的是性别差异分化的割裂感——

《82年生的金智英》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

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显示,该电影评分呈现两极分化:

女性平均给到9.5分的高分,而男性则低至2.5

有人提出“请阻止《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请愿;也有人在影院里,不顾姿态到嚎啕大哭。

《82年生的金智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在韩国出版两年,卖出100万册,聚焦女性社会生存问题,却被网友称为“禁书”。

从纸质出版到定角色上荧幕,它一直都饱受争议。

有韩国女星因在节目中推荐原著,而被“网暴”;主角接戏后,被频繁骚扰。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2)

正如撕裂开来的评价所示:

所有女性都在支持它,而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在抵制它。

这部电影,将女孩一生要经历不平等的对待和看似正常的压迫,冷静地展现给观众看。

《82年生的金智英》,不是金智英一个人,而是所有人。

而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女性困境,就是很多个“我们”的一生。

02

1982年生的金智英,有着韩国最为常见的名字。

她的人生,看似波澜不惊,就像普通的女性那样,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

金智英,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着适龄女性的生活。

可波澜不惊的人生背后,却被一场奇怪的病打破。

她像是被附体了一样,说着本是“妈妈”、“外婆”、“学姐”才会说的话……

在不断回忆中,才发现,原来金智英经受过那么多次来自性别上的压迫。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3)

压迫,哪怕看似正常,也改不了“压迫”性质本身。

中学时,金智英放补习班回家。在公交车上被男同学尾随。

她偷偷借车上阿姨的手机,发短信给父亲。

迎面走来的父亲,看着恐慌到哭的金智英没有安慰,而是指责:

那么远的补习班后面不许去上了;

不要穿那么短的裙子;

不要对谁都笑。

哪怕她据理力争说根本没有对那个男生笑,父亲也抛出受害者有罪论:

“只要没有避开,就是你的错。”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4)

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金智英,也在饭桌上迎来了父亲劈头盖脸的一顿训:

“别工作了,待在家里等着嫁人吧!”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5)

仿佛对女性而言,嫁人才是最佳归宿。

哪怕后来,进入了职场,身为女性的困境也并没有终结。

尽管她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公司的升职加薪还是更倾向于男同事。

哪怕她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会影响工作,领导也不曾改变想法:

“女性这个身份无法承受住五年的稳定期。”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6)

而女领导自己呢?可能更是诸多成功职业女性的缩影。

历经几年,单枪匹马杀进男性领导之中成为决策者的一员,可依然被中年男上司“歧视”着,只是这个时候,从“事业”变成了“家庭”。

他们信誓旦旦地说:

“老人带大的孩子,叛逆期特别严重。”

“孩子就得在亲妈身边长大啊,要不然最后肯定走歪路!”

“事业有成又如何,孩子毁了什么都完了。”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7)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是女性。

03

家庭和工作永远不能相恰,成了女性天枰两端的魔咒。

如同领导最初断定的那般,金智英于重重压力的“逼迫”下,在三十岁那年当了全职妈妈。

而“妈虫”,是金智英得到的第一个社会评价。

专指没有收入,靠老公养活的家庭主妇。

仅仅是忙里偷闲,带着孩子去公园晒太阳,买了杯咖啡,就被陌生人讽刺:

“我也好想用先生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去闲逛,妈虫真好命呀……”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8)

而金智英真正的生活却是:

手上贴着绷带,每天不是泡在厨房,就是蹲在卫生间收拾衣物。

逢年过节,到婆婆家时,一直站在厨房干活,半夜都要起来择菜。

丈夫有心想分担,却被婆婆拦下,嘲讽道:“有个体贴的好老公啊!”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9)

大姑子回来,丈夫一家欢喜团聚,而她待在厨房收拾东西,压根没出厨房的门。

当初生孩子之前,金智英也担心对自己的事业规划有所影响,而丈夫则抱着“生孩子是早晚的事情”来考虑迎接家庭成员。

一句“我会帮你的”仿佛奠定了孩子养育的主动权。

最终,照看孩子还是成为了妈妈的使命。

金智英只有在晚上四五点钟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站在阳台上,迎着夕阳的余晖,有那么一会儿可以发呆的时光。

成为妈妈后,发呆都成了一种奢侈。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0)

因为很快就会被孩子的哭闹声唤醒,而她也继续回到冗杂的家务和孩子的屎尿屁中。

在影片中,很多全职妈妈们一起聊天,首尔大学的高材生妈妈自嘲,当初我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呢?

另一位妈妈连忙接话:“当然是为了教你儿子九九乘除法。”

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媳妇,却唯独不是自己。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1)

04

“是不是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别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才落伍了。”

金智英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她只是个没有社交生活的全职妈妈。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2)

后来,试图通过寻找工作,来摆脱生活的困境,寻找自我认同感,最终得到了缓解。

幸运的是,电影中的金智英,在生病之后,仿佛获得了全世界的包容。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3)

母亲宁可放弃繁忙的店面,也要让女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弟弟把姐姐惦念了十多年的钢笔送给了姐姐;

“直男”爸爸更是一改作风,帮女儿从朋友那里要了一些“韩药”;

一如既往疼她的丈夫,也愿意“停薪留职”,代替妻子在家照看孩子。

金智英自己呢?影片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我们可以看到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的文字被刊印在杂志上。

原本牺牲自己的学业,做纺织女工,供哥哥弟弟上学的妈妈,也在金智英以“外婆”口吻说出的话中,得到了释然。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4)

电影本身的结局,有些过于温馨与光明。

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的救赎,以及挽救了自己的遗憾。

相比较原著而言,电影更像是把“女性困境”更多的扩大成“全职妈妈困境”,而缩小了“职场妈妈的困境”。

影片中,女领导上升受限而选择创业,展示了女性职业成长路径狭隘,却也温和地提及智英的女同事得到了升职机会。

一抑一扬,看似缓解了女性在职场困境上的困境,却近乎童话,不够现实。

相比较电影,原著更加骨感。

因为重男轻女的首尔家庭现状,母亲含痛流掉女宝;

奶奶认定孙女碰奶粉是贪图孙子的口粮;

小学老师直言骚扰智英的男同学是喜欢她。

智英的工作不仅仅有升迁的性别歧视,还要面对油腻男性的性骚扰。

而领导仅仅是说:“计较什么,都是这样过来的”。

孕后,又被同事嘲讽,当妈真好,可以借着怀孕,少干活,也有了迟到早退的借口……

最近出的毁三观的电影(豆瓣8.9以上的禁片)(15)

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女性困境在原著中,表现得鲜血淋漓。

所以金智英病了。

也有人说:金智英没有病,病了的是许多“个人”加起来的一整个“时代”。

电影有结局,但现实没有。

与其说“金智英”所面临的不平等,是韩国的缩影,不如说是“东亚”的缩影。

其中有你们,也有我们。

电影的结局美好,温暖,更多的金智英,在生活的桎梏中,面临着一个个被合理化的歧视。

全职妈妈身上经济与舆论的双重压力;职场妈妈有了孩子,又被指责会分心,耽误事业。

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了,女性背负着与生俱来的性别压力。

当女性抗拒成为妈妈这一角色,就如新闻而言,韩国已婚家庭,生孩子比例不足四成。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给小编点个赞评论+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