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比姆》这部电影立足于从印度教发源而来的种姓制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事件,在IMDB上更有9.6分的好成绩。特别是由于3000年种姓制度的压迫,有些人是要被排除在印度社会体制之外的,他们被视作“不可接触者”“贱民”是他们的名字,被奴役是他们的命运。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1)

为了提高破案率,营造高效的假象,印度警察经常故意制造冤案错案,是谁犯罪并不要紧,因为成为替罪羊是“贱民”的功能之一。本片的拉贾就是这样的一位“贱民”,在迎来妻子怀孕的喜讯之际他被拉去富人家里捕蛇,但转身遭到诬陷沦为偷盗者,和他的朋友一起遭到有关部门的毒打,最后一位叫钱德鲁的律师介入,经过几番崎岖坎坷的调查,终于还了拉贾清白,但拉贾也早都被殴打至死。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2)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起真实案件,“杰伊比姆”,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句口号,意思是“比姆,万岁”而比姆是上世纪50年代作为“贱民”出身的伟大改革者。真实事件中的钱德鲁也是因为受到了比姆的影响,才成为了一名专为底层发声的律师。虽然影片主题是在讨论一个案件,主人公是拉贾和钱德鲁,对拉贾这边的故事线而言像是一部故事片,而对于钱德鲁这边的故事线来说更像是一部人物传记影片。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3)

但为了力求公平,故事严格按照真实事件的故事线进行,拉贾代表的群体是个身份低微的“贱民”,甚至在捉蛇后提出不收费用,也要被嫌弃一番,但几千年的压迫使这个阶级的人自觉低人一等,也没有反抗的想法,只有在小圈子里守住那一点平安幸福的愿望,在拉贾被当地警察捉去后并没有屈打成招,他的人物刻画用他的一句台词来表明就是“皮肉的伤痛可以愈合,但偷盗的罪名一旦扣下就是一生”,简洁而又有力量。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4)

拉贾的老婆作为底层的女性代表,最能说明其特质的是在被警察抓去后放回的路上,坚持步行不肯坐车,仿佛在用小小的行为向强权者说不,在拉贾死亡后,钱德鲁才正式上场,影片用了一段暴乱的画面介绍钱德鲁这个角色,在暴乱的背景下他有力的宣言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个不畏强权的追讨者,同样简洁而有力,在导演的刻画下,钱德鲁不光代表了正义的使者,他也代表了这个国家现代化的现实投影,从他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来看,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5)

这部电影真实的将印度的社会情况赤裸裸的反馈在荧幕上,它的社会意义更多是在对这个族群的重视,从印度种姓制度伊始,这类族群不光是廉价劳动力,是奴隶,就像电影中一样,他们也是随时被抓走的“壮丁”,受到的都是非人的对待,影片的寓意虽好,但似乎忘了讨论一件事,那就是贱民如何自救?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6)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得不到为自己发声的机会,于是有了钱德鲁们,这在电影中来看,拉贾已经死去,但相比于更多的“拉贾们”,他可能甚至算是其中幸运的一个,因为在他死后案子算是沉冤得雪,但值得人们思考的是,难道弱势群体一定要依附在像钱德鲁这样更为强大的群体或个人之上,才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再过多少年他们自己本身的意愿才会得到更高权力者的重视呢?在影片的结尾拉贾以死亡为代价,让妻子终于住上了政府赔给他们的新房,一个小小的砖房,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显得更加薄凉。

杰伊比姆国语(杰伊比姆比姆万岁)(7)

印度政府对媒体的艺术自由性是充分包容的,这值得很多国家学习,这也是印度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但就真实情况来看,其实印度的种姓制度到今天也还存在,他们的真实情况和片中的主人公拉贾差不了多少,尽管法律中没有种姓规定,更明令禁止种姓的不公平对待,但蒙冤的「不可接触者」还是大有人在。电影中的这一案,钱德鲁和比姆胜利了,但距离真正的「比姆万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