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1)

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


首先要搞清楚问题,否则的话所有的回答都没有意义。

为什么李白的作品被称为“惊世奇作”?

那是因为他的文采天纵、又饱读诗书,特别是求仕之路艰难困顿,性格又好酒豪放,一直受道家思想和庄子文风的浸润,所以他的诗歌作品烂漫恣肆,上天入地,神鬼莫测。

这其中是有逻辑关系的。

为什么李白的诗有些出律呢?

第一就是李白的个性,他不是不懂格律。

因为从问题的“有些出律”就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很多不出律的嘛。而且“出律”二字宽泛得很,如果大家对格律的发展有研究的话,就会知道格律的规则也是一步一步成熟的。平仄格律是唐朝宫廷诗人从南北朝到初唐时期大量的作品所遵守的“四声”规则中提纯、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几个人凭空臆想,内部敲定的事情。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2)

也就是说平仄格律在盛唐的产生是符合诗歌本身发展规律的。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诗坛新势力的文化潮流。而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新潮的兴起是如何覆盖的呢?必然是先从大城市流行,再往下一级城市蔓延。就好像今天的北上广,必然是走在时尚先锋,而内地、西北要跟上潮流,动作要慢很多。

李白的个性是倾向自由的,同时他在哈萨克斯坦出生(待定),在四川成长,相对于在长安已经普遍流行的格律诗文化,他所接受的教育实际上是保守的,老派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喜欢写乐府诗,并且成就极高的原因——他被地域文化局限了。当然,到了出川四处干谒名士的时候,到了和高适、杜甫交游的时候,李白才智水平极高,对新格式自然是一触即通,但是他并不是很喜欢。

他在写乐府和短小的七绝、五绝上得心应手,而在篇幅稍长的律诗是完全无法与其他格律诗人竞争的。比如杜甫,比如中晚唐小李杜,律诗的成就都在李白之上。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3)

而李白到了四十岁在吴道士和玉真公主的联合推荐下,才进入帝国政权中心,却只是当了个文艺兵——翰林待诏。即便是名扬天下的《清平乐》,也是古体诗领域,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只要稍微长一点格式,李白用古体、乐府就是酣畅凌厉、婉若游龙,不像杜甫的排律精巧细密,游刃有余。在漫长的干谒路上,李白就因为喜欢写古体碰过不少钉子。

就像我们传得最多的“谪仙人”的外号来历。贺知章如此看重他,为什么并没有推荐他?作为京城诗坛的领袖,他和另一个文坛大佬李邕,其实对李白的看法是一样的。性格豪放、激进,写文却风格陈旧、老派——至少前期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格律作为诗坛新风得到了这些文坛大佬的鼎力支持,而李白这个少年郎,志气高昂却文风古旧,是一个很另类的存在。

所以才有那首著名的《上李邕》,而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未必不是暗中点破的意思——一是怀疑李白身世造假(千古之谜),二是指他诗风古旧,不像当世文人。后来在李白的自我炒作和各路文人追随之下,反而真的成为了抬高身份的外号。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4)

而李白的文采,确实配得上“诗仙”的称号。

他在干谒路上,到底是吃了不喜欢格律的亏,还是个人性格不适合为官,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从没有被这些干谒的官员认真推荐过。

从小的教育和思想底色不喜欢局限、不熟悉格律(前期),这是李白诗作多有出律的原因。同时,因为格律本身要到杜甫时期才开始完善,所以即使是他最擅长的七绝和五律,也有“失粘”现象的发生——这个倒不是不喜欢,因为我们考察王维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两个同年生的伟大诗人,诗句的“相替”、“相对”原则都遵从得很好,唯独“相粘”,两人常常不守,这说明格律的发展中,“相粘”这一写法在李白、王维时代并不明确,一直到杜甫手上才完全成熟。

所以,李白为什么经常出律?一是个性使然,二是格律本身发展的原因。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5)

那么我们现在再看题主这个问题。

“出律却有惊世奇作”,这是不是个问题?

格律在当时确实是诗歌的进步,但是只是格式上的进步,它只是一套帮助诗人们避开语病的音律工具。我们使用这套工具,能够快速入门写出不犯病的诗,但是不代表人人都必须使用啊。在科举将这个作为考试的时候,人人都要考,但是只要考完了,也没有谁强制使用格律来写诗。

这个就好像我们今天学会开车的规矩,在考试的时候程序是一点都不能乱的。但是你拿到驾照之后呢?起步的时候先打左拐灯,再回头看后面,和先看后面,再打左转向,甚至一边打左转向,一边看后面,一边起步,有什么不可以呢?高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一定会死板地按照书上的规则办事,一样可以开得飞起。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6)

李白就是个赛车手,而且是越野的大神。人家拿到拉力赛冠军的时候,你问他起步为什么不先打左转向?

格律和诗意内容意境来比,就是个登堂入室的驾考规则而已。格律诗和古体诗是中国古诗的两种形式,以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为区别。

使用哪种形式,和要表达的内容意境完全没有关系。

写格律诗,多的是垃圾,写古风,有很多精品。这两种格式领域不同,但是内容意境营造方法相同,靠的是意象表达和诗人的个人才华与风格。

李白的文采高,很多诗人的文采都高,都是横亘在规则之上的。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格律之王,可是我们学得最多的当是《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这些古体诗吧?

所以,李白的诗歌水平高与是否出律,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

诗写得好不好,只和诗人的文采、阅历、学识以及个人性格爱好有关。

思想伟大,作品即伟大。

李白的诗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的诗词为什么有些出律也为惊世奇作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