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七夕诗 诗囚孟郊(1)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提示题:谜底是一位诗人

提示1:虽然46岁曾经春风得意,却改变不了穷困一生的命运;

提示2:他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历了人生三大悲苦;

提示3:但他对诗的酷爱极难以割舍,仿佛成为诗的囚徒,因此被人称作“诗囚”;

根据以下提示,请猜一位诗人:

“幼年失怙百事谙,晚岁穷愁形影单。留得清寒苦吟句,游子天涯竟何堪?”

他就是——孟郊。

孟郊的介绍

孟郊七夕诗 诗囚孟郊(2)

【李贺的标签】

“诗囚”: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

“郊寒岛瘦”:

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贞曜先生:

由于一生孤苦无依、亲人失散,孟郊病逝后,一时竟然没有人处理丧事,是好友韩愈与樊宗师为之经营后事。史载:“家徒壁立,得亲友助,始得归葬洛阳”(孟郊葬于洛阳东)。韩愈为其作墓志铭,张籍倡议私谥曰“贞曜先生”,故韩愈题《贞曜先生墓志》。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早年:幼年丧父(/幼年失怙)

唐天宝十年(751年,盛唐的尾巴,4年后发生安史之乱),孟郊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县),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家中清贫。

孟郊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孟郊性格愈加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但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感情深厚。

青年时代据说隐居于河南嵩山。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30岁至40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茶圣)新开的山舍题过诗 ,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 。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中年丧妻 46岁进士及第 仕途不顺

关于孟郊中年丧妻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孟郊在自己奋斗的几年当中娶了一个妻子,虽然历史当中并没有记录下孟郊妻子的名字,但是可以查考到的就是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好几个儿子。

贞元七年(791年),41岁的孟郊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42岁的孟郊下第。《落第》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25岁)。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17岁,但后来反倒是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

贞元九年(793年),43岁的孟郊再下第。

《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贞元十二年(796年),46岁的孟郊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可及第之后只是具有任职资格,可目前尚无官职空缺,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

贞元十六年(800年),50岁的孟郊终于等到了溧阳县尉(浙江德清县)的空缺。

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孟郊也很不尽职。溧阳城外有个地方叫投金濑,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溧阳秋霁》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星星满衰鬓,耿耿入秋怀。旧识半零落,前心骤相乖。饱泉亦恐醉,惕宦肃如斋。上客处华池,下寮宅枯崖。叩高占生物,龃龉回难谐。

官做的不称心,却好在收入稳定,衣食无忧,孟郊便回到老家,准备将年迈的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安度晚年。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贞元二十年(804年),54岁的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晚年丧子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56岁的孟郊被河南尹郑馀庆任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58岁的孟郊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幼子。接下来的几年,孟郊痛失三个孩子。

《悼幼子》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64岁的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64岁。

【孟郊的作品及特点】

一、作品题材

(1)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的诗歌:《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

(2)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3)表现骨肉深情的诗歌:《游子吟》(母子情)、《结爱》(夫妻情)、《杏殇》(父子情)等;

(4)刻画山水风景的诗歌:《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

(5)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的诗歌:《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

(6)自诉穷愁,叹老嗟病的诗歌:《秋怀》、《叹命》、《老恨》等。

二、艺术风格

(1)古朴凝重,避熟避俗。与当时盛行的浅俗流易不同,孟郊诗歌具有古朴凝重的特点,他惯用白描,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为人称颂;《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境界开阔。

(2)险奇艰涩,精思苦吟。孟郊诗歌硬语盘空,他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狠字、硬语,营造奇崛的艺术感受。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3)情深致婉,气势磅礴。孟郊并非终身苦吟,其诗也并非全是硬语,韩愈看到他“敷柔肆纡余”的一面,苏拭喜爱他“鄙俚颇近古”的诗歌。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平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如《游子吟》以平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以心理细节打动人心。当然,孟诗还具有气势雄健的特点。他以“荡”、“振”、“锁”等硬语体现出山峰、建筑的阔大气象,“地脊亚为崖, 出冥冥中。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描绘出雄健飞动的气势,反衬出一己的敝小。

三、名人评价

宋·欧阳修: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韩孟”是指韩愈和孟郊)

宋·苏轼: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

宋代苏轼评价孟郊:““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金·元好问:诗囚。

明·胡震亨: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以名场事入诗,自孟东野始。

清代宋长白《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近代·闻一多:从中国诗歌的整体发展过程着眼,认为“最能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继承发扬杜甫写实精神,为写实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开出一条新路的,似乎应该是终身苦吟的孟东野。”

现代·钱钟书: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孟襄阳:孟浩然

李翰林:李白;

王右丞:王维;

杜少陵:杜甫;

孟东野:孟郊

韩昌黎:韩愈;

白香山:白居易;

李义山:李商隐;

四、对后世的影响

孟郊诗歌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唐李肇说:“元和已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汀所谓“矫激”,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指诗歌语言朴质瘦硬,其二指诗歌抒情激切刚直,孟郊对唐以后诗坛的影响,主要就在这两方面。比如:

宋梅尧臣主“诗穷而后工”,以孟郊相诩,创作了独具风格的“老硬不可截”的诗歌。

以翻新求奇著称的黄庭坚,不仅十分推崇孟郊的创作才能,而且在诗歌创新的尝试中也吸取孟郊的成果,开创了以瘦硬为主要特征的江西诗派。

所以清刘熙载说:“孟东野诗好处,黄山谷(黄庭坚)得之无一软熟句,梅圣俞(梅饶臣)得之,无一热俗句。”足见孟郊对二人影响之深。

五、奇闻趣事

(1)巧挫钦差

一年冬天,有个钦差大臣来到武康县了解民情。县太爷大摆宴席,为钦差大人接风。正当县太爷举杯说“请”,钦差大人点头应酬的辰光,身穿破烂绿色衣衫的小孟郊走了进来。县太爷一见很不高兴,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来了小叫花子,真扫雅兴。”孟郊气愤地顶了一句:“家贫人不平,离地三 尺有神仙。”钦差大臣觉得孟郊很大口气,要出对联考他。“请吧。”小孟郊一点也不害怕。这钦差大人自恃才高,又见对方是个小孩,便摇头晃脑地说:“小小青蛙穿绿衣”。小孟郊见这位钦差大臣身穿大红蟒袍,又见席桌上有一道烧螃蟹,略一沉思,对道:“大大螃蟹着红袍”。钦差一听,气得浑身象筛糠,但有话说在先,又不好发作,便对县官说:“给这小儿一个偏席,赏他口饭,看我再和他对。”这老钦差三杯老酒落肚,又神气活现开了,他斜了一眼小孟郊,说:“小小猫儿寻食吃”。小孟郊看着像馋狗啃骨头似的钦差大臣,又看着拍马溜须的县太爷,心想,你们这帮贪官污吏,便怒气冲冲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粮”。钦差大臣、县太爷一听吓得目瞪口呆,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们吃得正是救灾的银粮。

(2)郊岛情结

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但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孟郊“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送卢郎中汀》);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相传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们又都是韩愈的诗友。韩愈对他们的诗也都很赞赏,说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荐士》),贾岛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但重视郊较过于岛。郊、岛二人偶有诗相投赠,在当时并不齐名。宋代欧阳修始以两人并举,谓“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yù yīn)之气”(《书梅圣俞稿后》),苏轼有“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之论。

六、后世纪念

故里

孟郊故里位于浙江德清县城武康,孟郊故里有东野古井和孟郊祠;

德清博物馆内,有“东野古井”碑和古井井圈;

河滨公园内,有孟郊像;

春晖公园内,有“慈母春晖”长幅浮雕,镌刻了冰心书写的《游子吟》。

孟郊祠

孟郊辞世后不久邑人即立孟郊祠,它位于德清县武康镇。后经过毁坏和修复,现在的孟祠,是在1998年经过第四次重建的。祠堂内有孟郊塑像,高达3.2米。塑像上方的横联是“贞曜千秋”,竖联是“名诗一首抒尽人间母子情,巨篇五百咏遍天下平民心”。

孟郊七夕诗 诗囚孟郊(3)

浙江德清县武康孟郊祠(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