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邓稼先》一课篇幅较长,而且不同于一般的写人记叙文,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散”,并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内容上没有一条明晰的主线,还插入了背景、诗歌、古文、电报等内容。
但是课文的主旨是集中而鲜明的。在学习课文时除了把握好课文的“人文性”之外,就要着力挖掘课文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精读,细读,以提升学生相应的语文能力。
我个人认为,课文中的三处引用值得揣摩品味,学习模仿。
01
《吊古战场文》的引用。
课文引用的文字如下: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此处引用,描绘出大漠广阔荒芜的景象,烘托出凄凉惨淡的气氛,从侧面衬托出邓稼先无私爱国、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
02歌词的引用
课文引用的文字如下: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此处引用,正面衬托出邓稼先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可贵精神。
03
电报和书信内容的引用。
课文最后一个部分,作者引用了自己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与书信中的几段话,起到了深化中心、收束全文的作用。
这三处引用,角度不同,作用各异。值得孩子们揣摩学习。而且这种插入一笔的写法,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运用。这种宕开一笔的写法,让文章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之美。也是值得学生学习模仿的。
2020年4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