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戏,可以说有很多男主角,却没有女主角。但在《三国演义》里,却也有几个女性角色曾经登上某些回目的标题,比如小说第33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里的甄氏。而这个甄氏在小说里可以说连配角都算不上,但她能以一个出众的美女形象登上《三国演义》的回目标题,应该说跟她本人在真实历史上所扮演的独特角色还是有些关系的。甄氏这个人不但曾以二婚的身份嫁入曹家,而且在后来与曹丕和曹植都曾经发生过瓜葛。而在她死去多年之后,还曾经使一位曹魏的太后因她而死。那么这个甄氏究竟有过什么奇特的人生经历?她又曾经如何影响过曹魏的历史呢?


袁曹两家共同的儿媳

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后来的许多传说里甄氏有不止一个名字,但在严肃正史的记载里,是没有提到过甄氏的名字的。所以在本文里,我们还是只会称呼他为甄氏。那么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甄氏最早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而在《三国演义》里曾经多次强调,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是汉朝的名士家族。所以能够在那个非常强调门第的时代成为袁绍家族的媳妇,甄氏家族也自然应该是和袁氏家族“门当户对”的了。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1)

东汉末年形势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个甄氏是两汉之交时的著名人物甄邯的后代,这个甄邯曾任汉朝的太保,其后代在东汉曾经长期世袭两千石俸禄的官职,可以说确实是一个可以和袁绍家族匹配的家族。

而甄氏的父亲也曾担任过上蔡县令,但在甄氏只有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还不太懂事的甄氏在知道父亲去世之后竟然哭得非常伤心,让家里人都比较惊讶,当时就感觉她与众不同。

而在她8、9岁时,她就更加显示出了与其它人不同的特点。首先是她非常喜欢读书,经常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当她哥哥说她应该去学女工时,她却回答说古代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的成败的经验,不然也无法给自己借鉴。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2)

袁绍家族的儿媳也“出身名门”

就这样,在长到十几岁之后,甄氏就已经非常懂事,不但会照顾家人,还在乱世来临时促使自己的家族去接济邻里,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再加上她“姿貌绝伦”,所以能够嫁入袁绍家族也就毫不奇怪了。

而在嫁入袁家之后,公元199年,袁绍打败了当时盘踞在幽州周边的公孙瓒,之后把甄氏的夫君袁熙任命为幽州刺史。袁熙很快就前往幽州上任,而甄氏则被留在了袁氏的大本营邺城,照顾袁绍的妻子刘氏。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3)

甄氏画像

公元202年袁绍死去之后,袁氏家族在与曹操的争斗中很快败下阵来。公元204年,曹军攻破邺城,甄氏和刘氏一同成了曹军的俘虏。而关于曹丕如何看中了甄氏,当时的史料里留下了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当时曹丕进入袁府之后,看到有一位少妇披头散发,脸上很脏,躲在袁绍的妻子刘氏身后哭泣,曹丕问刘氏这少女是谁,刘氏回答说是袁熙的妻子,之后曹丕似乎立即产生了很大兴趣,马上拿毛巾去擦拭甄氏的脸庞,发现她确实貌美绝伦,所以动了娶她的心思。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4)

甄氏的美貌使曹丕对她一见钟情

而另外一种说法说曹丕进入袁府之后,发现甄氏因为害怕把头伏在刘氏的膝盖上,所以感到好奇,所以很快让刘氏把甄氏的头捧起来,结果在看到结果在看到甄氏的容颜之后也立即就动了心。而无论是按照哪种说法,曹丕都是对甄氏一见钟情。之后很快征得了曹操的同意,迎娶了甄氏。这样甄氏就先后成为了袁曹两家的儿媳。

甄氏一生的麻烦

但是这种举动在当时也是争议很大的,比如当时的名士孔融(就是典故里四岁就会让梨的孔融)就曾经激烈反对曹丕纳甄氏。为此他甚至“引经据典”说:武王伐纣之后,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看见纣王宠妃妲已貌美,所以把她纳为侍妾,使她后来享受了终身的荣华。以此讽刺曹家无德。

虽然后世史学家都认为孔融的这种说法只是孔融为了讽刺曹家编出来的,但当时这种说法能被写入史书,也说明当时曹丕这样做确实曾经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了。而孔融在这件事以及其它一些事件上公开与曹家唱反调,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他和曹家的关系,为他几年之后被曹操杀死埋下了伏笔。从这个角度上说,孔融之死也跟甄氏有些间接的关系了。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5)

曹操似乎也非常认可甄氏

但无论外人怎么说,甄氏嫁给曹丕之后,似乎确实很受曹丕宠爱,不但很快为他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两个孩子,而且在史书中留下了非常大度贤惠的记载。而且甄氏不但受到了曹丕的宠爱,似乎曹操和夫人卞氏对她也非常认可,以至于在公元208年曹操的幼子,神童曹冲去世之后,曹操在为曹冲操办冥婚时,也专门从甄氏的家族中选了一位之前过世的女子为曹冲的冥妻,等于在名义上和甄氏家族又结了一次亲。而史书里还留下了甄氏在卞氏生病时服侍她尽心尽责,两人感情深厚的记载。

但是大家知道,古代的帝王都是妻妾成群,真正对某位配偶从一而终的帝王可谓是凤毛麟角。所以古代帝王的宠妃里,一时间风光无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有很多,但最后要想善始善终却也着实是个技术活。而甄氏倍受曹家宠爱的情况也在公元220年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在当年3月,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在当年十月成功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魏国。而这时的曹丕地位和之前有了质的改变,他后宫的形势也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6)

曹丕称帝之后,事情很快起了变化

首先,汉献帝在被逼退位之后为了保命,很快对曹丕献起了殷勤,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曹丕(虽然他的三个妻妾其实是曹丕的姐妹)。而在此前后,曹丕皇宫的贵嫔郭女王(姓郭字女王)和李、阴两位贵人先后得宠。此时已经37岁的甄氏虽然仍旧美貌(史书里有3年前卞氏仍然称赞她的美貌的记载),却很快受到了曹丕的冷落。

这样在不到一年之后,甄氏就奇怪地去世了。而她的死也可以说成为了一个迷。根据曹魏年间的政客王忱所写的《魏书》记载,其实曹丕对甄氏一直很够意思,在自己当上皇帝之后就打算立甄氏为皇后。但甄氏却过于贤惠,连续三次都非常诚恳地辞让。但即使这样,曹丕仍然想立她为后,只是因为当时正值酷暑,所以就先把这事放了一下,准备等到秋后再立她为后。但没想到甄氏就在这段时间得了重病,在当年六月去世了。而她死后,曹丕还悲痛不已,给她追绶了皇后玺绶。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7)

清朝人所画甄氏画像

但是我们刚才已经说了,《魏书》这本是在曹魏时期写成的,其中对很多曹魏时代的坏事都做了粉饰。所以后世的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段记载是不是史实。而在西晋时代由陈寿所撰写的《三国志》里就对这段历史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记载,其中明确说明:在曹丕登基之后,因为纳了汉献帝的女儿,又宠幸刚才提到的几位妃嫔,导致甄氏产生了怨言,最终曹丕知道之后大怒,将她赐死。而一些史书更是明确说把甄氏的怨言告诉曹丕的是曹丕的新宠郭女王。

在《三国志·方技传》里,陈寿还讲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赐死过程:当时曹丕已经给甄氏下了赐死的召书,却又对臣子说自己做了两个奇怪的梦。其中第二个梦是梦见有一股青烟所拔地升起。然后臣子周宣说这说明天下会有王位高贵的女子被冤死。曹丕听了这话立即后悔了,赶快让人去追赶使者,想撤回赐死甄氏的召书,但却为时已晚……

与曹植有绯闻?一名太后因她而死?

所以后世人们普遍认为甄氏是被曹丕给赐死的。但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问,桃花石杂谈你在文章开头说甄氏不单和曹丕有故事,和曹丕的弟弟曹植之间也有故事,那怎么说到她都去世了还只字未提呢?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8)

曹植的画像

这是因为,甄氏和曹植之间的瓜葛名气非常大,却也是非常有争议的。根据后世流行的一些说法,在甄氏嫁给曹丕之时,曹植年纪还小,而且他也不善长军事,所以在曹丕随曹操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他很多时候留在了后方,得到了很多和甄氏相处的机会。而在此期间,曹植就爱上了自己这位美丽绝伦的嫂子。

但当时甄氏已经嫁给了曹丕,曹植也只能接受现实了。但在甄氏去世的当年,曹植去洛阳朝见已经是皇帝的曹丕时,和曹丕以及甄氏的儿子曹叡一起吃了顿饭,结果看见曹叡又让曹植想起了甄氏,心中非常酸楚。而在饭后,曹丕不知道哪根弦搭错,居然还把甄氏的一件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使得曹植更加思念甄氏,所以在回到自己的封地鄄城之后,写成了千古名篇《感鄄赋》,在其中他把甄氏(当时鄄字通甄字)化身为洛神,通过文字倾诉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9)

名画《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形象

而在曹丕死后,甄氏的儿子曹叡继承皇位。之后不久,他下令将《感鄄赋》的名字改为《洛神赋》,以避讳自己母亲的名讳。要说这么做在当时其实并不过分,但曹叡的这个做法却反而让民间认定:《感鄄赋》就是曹植为了纪念甄氏而写,曹叡把《感鄄赋》改名为《洛神赋》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这种说法传播的作用。

但近代的大量学者认为,曹植爱恋甄氏并为纪念她创作《感鄄赋》的说法不太可能是史实。因为他写《感鄄赋》的时候曹丕仍然在世,曹植即使真爱甄氏,也不可能有那么大胆子明目张胆地将其公之于众。而后世流传了两人之间的爱恋,可能主要是来自于唐朝的传奇故事《感甄记》的情节,属于文学创作,其实跟史实相差甚远,《感鄄赋》的背后其实倒也未必真的藏有如此感人的爱情故事了。

不过虽然曹植和甄氏之间的恋情很可能是后人附会出来的,但曹叡始终非常怀念自己的母亲却无疑是史实。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所以按照当时的礼法,正常情况下他是应该在曹丕身后继承皇位的。而且在甄氏死后,被立为皇后的郭女王一直没有儿子,所以曹丕还把曹叡过继给了郭女王。

袁绍曹操童年关系(袁绍曹操共同的儿媳)(10)

另一幅关于洛神的知名画作

而曹叡此后对郭女王也一直非常恭敬,每天早晚都会前去问候起居。郭女王因为自己没孩子,对曹叡也比较疼爱。但曹丕却始终认为,虽然曹叡表面上对郭女王非常恭敬,但他内心仍然对自己生母的死耿耿于怀,所以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其间还曾一度想另立他人,但也没有成功。直到他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曹叡才最终被立为太子。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曹丕的判断确实是准确的,曹叡对于生母的死确实始终没有释怀。在登基之后不久,他就开始多次逼问当时已经是太后的养母郭女王自己生母死时的惨状,使得郭女王倍感恐惧。而史书《汉晋春秋》里甚至记载说,郭女王在逼问之下,对曹叡说你生母是先帝(曹丕)所杀,你要怪也该去怪先帝,怎么能为了生母而杀害后母?但曹叡听了这话更加愤恨,很快把郭女王逼杀了。至此,跟甄氏嫁入曹家相关的各种事件才算告一段落,但经历奇特的甄氏形象还是很快深入民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极具话题感的女性人物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