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相对于古人来说,生于1892年,并活跃到1978年的郭沫若,大家知道的应该不少。郭沫若在近代文坛上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他在文学诗歌、考古历史方面成就非凡,中国新华社赞他“为民族独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看法和思索,郭沫若的才学和贡献依旧为大部分人所尊崇,但在一些人的眼里,郭沫若的人品貌似更受他们关注。

有许多人不喜欢郭沫若先生,大概是觉得他的人品和生活作风有问题,按现在的说法讲,就是“渣男”。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1)

郭沫若先生一生有三次正式婚姻,也就是有三位夫人,另外,还有几个红颜知己。其原配张琼华——属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对于这种包办手段,郭沫若是不悦的。

在那个自由主义和个性主义刚觉醒的年代,一些知识分子走在潮流前端,他们思想进步,渴望走出被封建控制的人生,好比徐志摩,也被父母强塞了一个包办婚姻的妻子,对此他浑身上下都在拒绝。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包办婚姻基本是没有好下场的。

郭沫若对这段包办婚姻表示拒绝,并在结婚后第五天,远离家乡,从此对他这位无辜的原配妻子不闻不问,让她守了66年活寡,而张琼华,因为这几天的夫妻关系,一直侍奉着公婆。或许郭沫若不喜欢,来一封休书或离婚书才是对张琼华的最好交代。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2)

离家去日本期间,郭沫若娶了日本妻子佐藤富子,后改名郭安娜。安娜是名护士,起初她家里人也是要给她安排结婚人选的,但安娜不喜欢,离家出走了。这期间就遇见了郭沫若,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走到了一起。

郭沫若1916年结识安娜,1937年回国,这期间,安娜给他生了五个子女,郭沫若回国后,仿佛人间蒸发,直到1948年,安娜才偶然得知了他的消息,带着子女万里寻夫,结果人家又有妻子了。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3)

第三位夫人于立群,在这之前,郭沫若先追求的是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这里要说一下,于立忱1934年到日本养病,当记者,和郭沫若认识,1937年于立忱自杀,也就是说,当时有着日本妻子安娜的郭沫若,还去招惹了于立忱。

于立忱的自杀是比较有争议的,有说她是患病绝望自杀,然而女作家郭冰莹揭露出的真相,却是郭沫若致对方怀孕,要她拿掉孩子,因这样的始乱终弃,于立忱才含恨自杀的。

从日本回到中国后,郭沫若遇到了年轻美丽的于立群,只能说,当时文人的圈子是真小啊!郭沫若当然知道于立群是于立忱的妹妹,“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就这样,于立群成了郭沫若最后一任妻子,只是,于立群当时并不知道他和自己姐姐的事情。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4)

直到70年代,于立群无意中得知姐姐于立忱早年竟和郭沫若是情人关系,甚至于立忱当年自杀很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和郭沫若有关的,于是,1979年,于立群在北京故宫自缢而死。

在郭沫若的子女中,安娜的子女并不喜欢郭沫若,对他几乎没有感情。二儿子郭博曾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

不得不说,郭沫若在个人感情上确实有很大问题,这也是一部分不喜欢他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他在考古上的问题。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5)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其实郭沫若还有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称谓,既然如此,他对考古挖墓自然是很有兴趣的。新中国成立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以郭沫若为首的大文人和一些史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要求对明十三陵中的长陵进行考古发掘。

因长陵的墓道口很难找到,他们就选了规模相对较小的定陵,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不成熟,定陵墓中许多珍贵的丝帛品在遇到空气后迅速氧化变质,据说刚打开墓室时,龙袍的精致让史学家感叹,可是没过几秒钟龙袍便开始变黑碳化,这次的开墓,损失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

后来全国各地开始了发掘帝王墓的势头,幸亏周恩来总理紧急发文叫停,此后的发掘只能是抢救性发掘。

因为这件事,郭沫若受到了很大的诟病,有人指责他们一行人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心而去发掘的。这件事简直是考古史上一桩听者流泪、闻者伤心的事。不知道有多少考古学家们为此扼腕痛惜啊!

郭沫若挖过的坟(郭沫若挖陵墓遭周总理叫停)(6)

​然而定陵的失败并没有让郭沫若‘灰心’,由于猜想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很可能就在唐乾陵之中,郭沫若十分激动而期待地提交了发掘计划书。又是幸亏周总理明白人,说了句“此事留作后人来完成。”

由此种种,也难怪郭沫若先生一直受到争议,不过我们也不应只看到郭沫若受人诟病的一面,他在学术上的贡献也无法抹灭。只能说,人有千面,这世上还真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人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