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方永磊 实习记者王红霞) 11月24日,“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本次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
(图为春秋鸟兽纹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央广网发。)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图为东汉“田氏作竟”七乳四神羽人瑞兽纹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央广网发。)
(图为唐代羽人花鸟金银平脱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央广网发。)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为“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湅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七个单元。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
(图为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央广网发。)
铜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照面的用具,与铜镜有关的奁盒、妆具等各类用品随处可见。墓葬中也常见作为日用随葬品或被赋予宗教含义的铜镜,道家认为可以照物的铜镜或许有特殊的法力。不同时期吉祥寓意镜铭折射出当时民众的美好愿望与寄托。
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铜镜镜背装饰呈现出迥然不同时代艺术特征,这不仅与铜镜的材质、尺寸、技术和功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更是各个时代文化风尚的真实反映,形成丰富多彩的古代铜镜艺术。从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到西周晚期,铜镜的铜、锡、铅含量多不稳定,且含锡量呈升高趋势;从战国至唐五代,铜镜基本上是含铅的高锡青铜;宋至明清时期,铜镜含锡量明显降低,含铅、锌和铜的比例明显升高。铜镜使用背范和面范扣合进行浇铸,其中泥质范通常只能使用一次,陶范和石范可多次使用,铸造完成后再对镜面进行加工。为追求形制的新奇,工匠们在不同时期创造出使用特殊技术和材料的透雕镜、彩绘镜、螺钿镜、平脱镜等特种工艺镜,提高了铜镜的观赏价值和受欢迎程度。
据策展人介绍,“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以馆藏文物举办的这一主题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自1958年沈从文先生出版《唐宋铜镜》以来,对古代铜镜的整理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举办“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