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混账的年龄,你心里身体里都是爱,爱浑身满心乱窜,给谁是不重要的。
——摘自《芳华》
摄影丨苏糖
「上下」“日月”系列双面双色羊绒斗篷
「上下」“云起”系列双绉丝质衬衣
「上下」“云起”系列绉丝九分长裤
「上下」“清影”系列胸针
「上下」“竹韵”系列耳坠
今年四月间,严歌苓推出了个人最新的小说作品《芳华》——简约的书封上大片留白,倒是一个被皴染成国防绿颜色舞女的身影分外引人瞩目:看腿姿,那该是芭蕾舞中最经典的“迎风展翅”;而握拳曲肘紧跟式的手姿则又让人联想到文革时代的“忠字舞”。
这一形象就来自严歌苓本人年轻时留下的一张倩影。彼时,舞台上的她腿不是抬到最高的时候,摄影干事抓拍了这张照片。严歌苓穿军装跳舞的照片没留下几张,那时有严格的纪律,除了正式演出,不能随便穿演出服装照相。尽管保存至今的相片像素不高,二八年华严歌苓的青春气息依旧呼之欲出,略显胖嘟嘟的脸上甚至还带着婴儿肥。
艺术与革命的符号统一于一身国防绿,凝练地标识出小说大体的框架与主旨:以文工团舞蹈演员的身份入伍,严歌苓在部队服役一十三载,这期间她跳了整整八年舞,样板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里,她演过喜儿;演出舞蹈节目《边疆女民兵》、《草原女民兵》、《女子牧马班》,她扮过英姿飒爽的女民兵……然后她做了两年编舞,再成为创作员,正式与笔墨打起了交道。可以说军旅生涯记载了她从青春期到成年的生活点滴,更开启了她作为职业作家的华丽转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登文坛,严歌苓的早期乃至晚近作品中有不少便围绕她的从军生涯展开。且不说根据自己亲身参加的那场残酷战争,将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体验写进的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之后的《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等等,一听书名便可以同她的军旅生涯勾连起来。在2005年首版的《穗子物语》里,《灰舞鞋》、《奇才》、《耗子》、《爱犬颗韧》、《白麻雀》等中、短篇小说亦是涉部队生活题材,彼时严歌苓自道“穗子”是“‘少年时代的我’的印象派版本”。
但那些小说多是以一个作家的客观视角来为那个时代的军人塑像——这种间离感并不意味着作家不够投入与真诚,在1987年2月严歌苓为《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所写的后记中,她写到“三十岁的今天,我把‘悄悄话’自胸怀捧出,若有所得又若有所失。荒唐年代的荒唐事,我也庄严的参加进去过,荒唐与庄严就是我们青春的组成部分。但我不小看我的青春,曾经信以为真的东西,也算作信仰了。凡是信仰过的,都应当尊重。我尊重它,写下它,便是对自己青春有了交代。”
但对青春的告白,本也该是阶段性的。三十年后自有不同的况味,此次长篇小说《芳华》具有浓厚的作者本人自传色彩,严歌苓直接化身为萧穗子,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隐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旧红楼里、某部队文工团的内景中发生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在这个团队里面朝夕相处,她们才艺不同、性情各异,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由于出身不好,加之性格倔强孤僻,何小曼成了这个群体中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朵朵绽放的女兵之外,刘峰是这个文工团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以乐于助人、专做好事被他们谑称为“雷——又——锋”……小说于去年4月完成初稿,结尾落款则是“定稿于柏林 2016年11月6日”。
那时书名还叫《你触摸了我》,“所有的心理体验都是非常诚实的,这本书应该说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严歌苓说。
摄影丨苏糖
「上下」× 陈漫
“赤焰黑”系列真丝连衣裙
在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序列中,严歌苓肯定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这不仅在于她作品中包罗万象的全球视野,更在于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因其小说的畅销而被影视圈所瞩目,她也顺其自然获得了个人职业作家以外的另一重身份:专业编剧。
从早期的《少女小渔》、《天浴》到近年的《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皆有不俗的反响。尽管八十年代的文学热早已不复,凭借一篇小说而洛阳纸贵的时代业已过去,但凭借同一文本上结出的“小说”与“剧作”,还是让严歌苓在小众独叨与大众议题间找到了舒适的位置,小说《芳华》第一版印数十万便可见一斑。
与先前多部同名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不同,这部《芳华》其实可以被视作导演冯小刚的“委约”作品。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一次聚会上,冯小刚找到严歌苓,希望能把文工团的青春记忆搬上银幕给现在的年轻人看,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在部队,身边都是十六七岁身怀绝技的文艺兵,小提琴、长笛、大提琴都水平超高,我想搬上银幕给现在的年轻人看。那是我们的青春。咱们都是部队文工团出来的,能不能也做个很有激情的电影。我现在好像很多片子都懒得弄了,有激情的就是这个。”
《芳华》电影海报
其实,冯小刚的文工团情结早在他那本《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便有显现,“她的长相我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脖子十分的光洁。因为是在8 月里,天很热,她没有穿白衬衫,空膛穿着的确良夏装,光洁的颈部优美地立在军装的小翻领中,使脖子看上去更白,领章看上去更红……”以致于现如今一提到“性感”二字,冯导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一画面。
而在禁欲年代,多情的少男又何止冯小刚一个?青春靓丽的文工团员是他们合理且合法“窥视”的对象。
小说家刘震云也不掩饰自己的这一倾慕,在彼时的他看来,女兵简直就是另一个物种般的存在,“女兵,我头一次见到,太阳光照在她们脸上,脸上的绒毛是那么的纤细。部队的招待所有洗漱间,洗漱间有一排龙头,旁边是烧水的锅炉。女兵爱洗头,夜里在那里洗头,我去锅炉房打开水。她们洗头的洗发膏、乌黑的长头发,而且她们在说话,说的是文工团内部的事。她们说的是鸡毛蒜皮,我听的是天堂里的声音。我打了水回到宿舍,哐的就倒掉了,再去打。所长说,小刘,你真能喝!”
起初,冯小刚想让严歌苓写五个女兵和一个男兵的故事,“在一次雪崩中,五个女兵都牺牲了,他想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写。”但严歌苓直接怼了回去,“我只能写我自己的故事,写那些让我感动的、让我有兴趣去研究和探索的人物,要不然我写不出来的,一个字儿都写不出来。”
她说自己构思了很长时间,“我想到了两个人物,也就是小说里的刘峰和何小曼,都是有真人依据的,但是怎么组合这个故事,怎样才能最最深层、又很鲜活地表现我们当时的状态,我想了好久。”待到构思成熟,从开始动笔到作品完成只花了两个多月的光景——坊间有不少评论家揣测严歌苓写作纯粹是一种技巧性写作,甚至是西方创意写作的产物,但在严歌苓看来细活未必慢工,“李敬泽嘱我写得慢一点,你看我还是写得太快!尽管还穿插着影视创作。我不知道国内作家六七年写一本书是怎么写的,大概各种应酬会议太多吧?”她撇撇嘴。
摄影丨苏糖
「上下」“云起”系列双绉丝质衬衣
「上下」“云起”系列绉丝九分长裤
「上下」× 陈漫 “赤焰黑”系列 羊绒毡围巾
「上下」“竹韵”系列耳坠
小说交到冯小刚手上后,便获得首肯,后者决定马上启动电影的拍摄。只是小说名原本叫做《You Touched Me》,他建议她重起名字,严歌苓想了几个名字:《好儿好女》、《青春作伴》、《芳华》。
冯小刚觉得就叫《芳华》好,“‘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除了字面的解释,另一层原因则是改编成军旅题材电影后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你触摸了我》这样的名字未必通得过。”
在冯小刚看来文工团生活之于公众一直是个私密的存在,“非有亲身经历者不能写就。”而严歌苓则不负所托,比如小说中写到“我”对刘峰的观察,“穿着两只不同的鞋,右脚穿军队统一发放的战士黑布鞋,式样是老解放区大嫂大娘的设计;左脚穿的是一只肮脏的白色软底练功鞋。后来知道他左腿单腿旋转不灵,一起范儿人就歪,所以他有空就练几圈,练功鞋都现成。”
则足以见得作家对那段生活质感的熟稔,而像这样的细节叙述小说中可谓俯拾皆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细节全是真实的,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我脑子马上能还原当时的生活环境,这是非常自然的写作。”
《芳华》电影海报
在严歌苓看来关于中国的故事,当在海外反复咀嚼、反复回顾后,“往往比亲临事件后就立即动笔写,会处理得更厚重、扎实。”
电影《芳华》9月17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首场点映,北大的学子们早早地就将礼堂撑得满满当当。片中当刘峰对林丁丁说出我喜欢你,“以前怕影响你进步,等你入党再跟你提”时,黢黑的影院中爆发出第一次笑声。
在映后交流会上,95甚至00后的学子们显然不大明白彼时青年男女间以革命语调起兴的爱情宣言,更无法理解刘峰因为“触摸事件”后个人命运的遽转,这让严歌苓在好一通解释后有些着急,“刘峰是那个时代的标兵、英雄、榜样,是被大家奉若神一般的人物。这么说吧,你能想象耶稣从十字架上走下来拥抱你吗?对,就是那样的感觉。”
《芳华》电影海报:黄轩饰刘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有人问严歌苓:“如果你是林丁丁,面对刘峰的触摸和追求,你会喊出那声救命吗?”现场,她很快地作答:“我想我是不会喊出救命的。”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我会很诧异的,会惊得像触电一样跳起来,因为你没有想到这个人身上会有这样一个动作,突兀地发生肉体接触,会让人有一种断片儿的感觉,可能所有女兵都想象不到。”
摄影丨苏糖
「上下」× 陈漫 “赤焰黑”系列旗袍连衣裙
「上下」× 陈漫 “赤焰黑”系列羊绒毡围巾
「上下」“竹韵”系列耳坠
「上下」“花窗”系列戒指
对话严歌苓
------------------
“我更喜欢英文书名,《You Touched Me》”
《芳华》出来后,我马上就想到了你的《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后者是1987年出版的,《芳华》今年问世,两者间隔正好三十年,冥冥中似有巧合。看你近几年推出的作品,有就社会热点进行再开掘的,有就历史的抒写,但很少再次反躬自身,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小说?
严歌苓:随着人的阅历越来越丰富,对人的反观和自己青春经历,以及与周围一些紧密相处过的人经历的这样一种反观和反思,就会产生不同的诠释,不同的认识,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在发现。
其实在当初的时候我更多是展现,再现一种生活。现在我更多的是表现,表现那段生活。因为阅历的积淀加上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对比性越来越强,其它国家怎样对待青春,怎样对待荷尔蒙,产生很多大量的研究,还有心里行为学的推断,很多是关于青少年这段时间的。
而我们是在最最懵懂的时候,就让自己的青春像个小猛兽一样瞎碰乱撞。现在有很多东西再反思的话,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所以我觉得同一个故事,在人的不同阶段,随着阅历越来越增加和丰富,写出来的如果是同一个故事都会完全不一样,就会很有意思。记得我在大学读艺术硕士的时候,老师说,“从来别问你故事写的是什么,全都要看你怎么写。怎么写是文学的一切”。现在包括我对文字的把控和掌握,文字这样一个语言的载体,能在我的思想各个方面,和30年前相比,可以说已经产生了质变。
《芳华》电影海报
《芳华》中的故事与当下间隔了四十年,中国社会语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现在的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再读这样的故事恐怕会有很大的陌生感,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歌苓:我觉得没有陌生感,我觉得他们会很容易接受这本小说。因为我写的也是一段青春嘛,爱错了就是青春对吧(笑)。还有就是一个人的青春的某一个非常偶然的,当时看起来很小的一种偶然的变数,往往会改变生命的走向。这是现在很多时候遗憾不及的一些东西。
我觉得这本小说是我探讨人性最直接地、最深地触到人性最痛的痛点的一个探索。我也在很多采访里讲了,女性是多么的直觉,多么的不可动摇,她的遗传密码里就告诉她,一个老好人、善良的人是不足以她们去爱的。甭管社会把一个人推到怎样的高度。女性最秘密的这种忠告是从她几千年、几万年、上百万年来的这种雌性的遗传密码来的,一个强大的人才能保护你和所有的后代。
小说的英文名字是《You TouchedMe》,我看了小说,我觉得既是指小说中刘峰与林丁丁的“触摸事件”,也指涉了刘峰不计众人嫌弃托举何小曼的那个“触摸”。可以说在“touch”里,那个年代人性的阴暗和性的懵懂都反映到了,从这个角度看英文名和中文名,你更喜欢哪个?
严歌苓:我更喜欢英文的,《You TouchedMe》,“你触碰了我”。觉得它更私密,也更点题,其实这个故事虽然说它的跨度很大,年代跨度很大。但实际上是很多人的一个秘密。
------------------
“电影看起来还是让我非常豪情激荡的”
我们知道你很多小说都改编成了电影的文本,如果从电影这个门类来说,西方电影喜欢用一个象征性的词汇或者干脆一个人名就把故事概而括之,中国电影名字往往是拉拉杂杂的,有个形容词。我发现你的小说英文名称更指向实旨,反而中文名称更飘逸一些。比如《老师好美》,我看英文是《To my teacher, withlove》,这种变化你怎么看?
严歌苓:其实我在写《芳华》的时候,本来名字在发表时也是叫《你触碰了我》,冯小刚觉得名字不够大气,不够能装得下我们这样一代人的青春,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当过兵,后来退伍,走到今天。有得意的、有极不得意的一代军人,共和国特殊时期的一代年轻军人。他认为这样一个容纳是不够的,他不想做成一个私密的故事。想唤起整个一代军人的这种集体记忆。后来我们起了几个名字,他觉得《芳华》最好。
冯小刚导演也当过兵,穿过军装。当你们把这段经历一起去聊的时候,有没有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和我们分享?
严歌苓:有的。小刚给我提供了很多细节。比如原来我们放在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在毛泽东追悼会上,有个女兵掉了一边领章,当时有一个男兵看到了,因为那个男兵一直暗恋她,就着急地不行。就想和她说,这么肃穆的场合,你怎么掉了一边领章?会遭到非议的,有后果的。所以就非常着急,就紧张地帮她找,甚至摘下自己的领章给她。这个情节我们在电影的初稿里用了,后来电影的长度太长,就又剪掉了。但通过交流,你会发现我们两个人对那个时候的感觉,那个质感、分寸的把握是一致的。
《芳华》电影海报
你既是小说家,又是电影文本的编剧,你觉得电影和小说从文本的角度上来说变化在哪里呢?或者有什么要去遮蔽或者放亮的内容吗?
严歌苓:我觉得从电影的容量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但基本是做到了把一代人的命运,一代军人的命运写出来了。现在看起来电影也还是不短,两个多小时吧,看起来还是让我非常豪情激荡的。
我注意到一些小细节。比如电影中为何要把何小曼改名为何小萍呢?
严歌苓:何小曼这个名字之前我就用过两次,第一次是小说《绿血》,还有一个短篇叫《耗子》。改成何小萍,因为电影中没有规定这个父亲一定要是一个知识分子。小萍更像当年普通女孩子的名字,更朴实,不会暗示他爸爸一定是一个文人。
小说中的刘峰相貌平平,这一次用黄轩演刘峰是不是帅了一些? 在演员挑选过程中,你会给出什么意见吗?
严歌苓:都是导演选演员,谁是流量明星?我也不知道谁特别火啊。选黄轩可能是因为他本身是舞蹈演员出身。他那张脸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鲜肉,他是好看的,但不是让人感觉到特别夺目的英俊,这就够了。当然了电影里面年轻人的头发都不大像,我们那个时候男团员都没有留那么长头发的,都剃得比较短。
对女演员的择选你有什么看法,这一次冯小刚全部启用新人,而且在选角时特别强调“整容的不要”。
严歌苓:他的这个决定是对的,一有整容就感觉时代不对,时代的真实性没了。那个时候确实没有整容。从电影呈现的质感而言,基本上还是挺像的。第一个她们没有整过容,第二她们在小刚导演的调教下,也都是挺天真烂漫的。还有她们基本上都是舞蹈演员,都是真正的有过形体训练的。比如女主角就是总政的一个舞蹈尖子,她就是军人出身,基本上就是自己演自己吧。
《芳华》电影海报
------------------
“那一仗,之于我是个猛然转折”
小说封面包括电影海报上都有一位芭蕾舞女的形象在显著位置,那是源于你当年的一张照片吧?
严歌苓:那个芭蕾动作法语里的术语叫“Arabesque”, 翻译过来就叫“迎风展翅”。这个手要伸出去的,军队不是一天到晚要“向前进向前进”,表决心,所以就变成拳头了。我当时的舞台造型是白衣天使,小护士都是个子比较小一点的,技巧比较好的,所以选中了我。
退伍之后这么多年,你同当年的战友聚会过吗?
严歌苓:我上次和张艺谋去成都宣传《陆犯焉识》,和她们有个集体聚会。谈到我们当时跳舞,然后她们叫我“小米”,你又忘了什么动作,你又丢三落四。对了,我当时的绰号叫,“米糊涂”。
当时那一拨里你是年龄最小的吧?刚到文工团会不会受欺负,就像是何小曼?
严歌苓:呵呵,难免不被欺负。第一天到新兵连就有几个人把我抬起来一扔一扔的,“砰”地一下,抬着胳膊的这只不知道怎么就先撒手了,我的脑袋就一下子撞到地下。还好那时候戴着棉帽子,后来还是恶心了好几天,到医院看了一下,可能是轻微的脑震荡吧。
其实大家刚开始相处挺融洽的,她们都带着我玩儿,帮我洗澡洗头。后来就慢慢发现我爱说刻薄的俏皮话,比如管一个牙齿带缝的叫“西班牙女歌手”。人家长得又瘦又高,我就说是“长筒袜子”。还有她们讲错别字的时候,我说肯定不这么念,然后打赌查字典,赢了我也不说话,就蔫儿不声地走了。人家说“这TM小怪物”。我就不明白怎么老是被她们整啊,也不给我入团。其实那种玩笑如果是和我哥哥开就没事儿,但在部队里人家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尖酸刻薄,所以就开始对我不怎么喜欢了。
电影里出现最多的舞蹈桥段是《草原女民兵》?是你们当年最有名的节目吗?
严歌苓:对,那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北京军区的节目。太好玩儿了。所以我后来做噩梦,常常是穿错衣服,梳错了头,“哎呀小米,你怎么把衣服换错了,换!”这件“事故”大概出了有七八次。你想那个时候都是有假辫子,接错了辫子得多长时间才能拆下来。所以每次梦醒都把我急出一身汗。
你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跳下去?我注意到和何小曼的经历相似,你也参加了当年南疆的战争。
严歌苓:一打仗我就跑到前线,我就发现跳舞是个太轻浮的活儿了,没有思想。我当时来到野战医院,受伤的战士们没有绝望,他们大都还是挺英勇的。一些不被截肢的伤员也挺活跃。但是对截了肢的人呢,感觉就是木讷,他们很木讷。也不爱讲话,好像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一下子被炸得血肉横飞了。小刚还给我讲他了解到一个上前线的人,大概十五六岁吧,走在前面的司号员。一个子弹正好打在他背上背着的手榴弹上,就开始冒烟。大家都让他赶紧摘下来,后来怎么也摘不下来,最后就看着他爆炸了。现在想来那时候就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我当时随身配发一把五四式手枪,可我之前打靶从来就挨不着靶心,那就是背着吓唬人,壮胆的,也许敌人真的走到我面前才能够打死。后来我又去了一次野战医院,很多伤员都去世了。其中有一个是自杀的,男兵,受的伤相当于阉割,他实在受不了这个打击就自杀了。
所以其实可以说对南疆那一仗对你个人是个转折,从此你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严歌苓:是个猛然的转折。但我也不会跳下去了,我条件不是特别好,跳舞有点吃力。但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也不会给我那么有力的一推,推到那边去了(写作的路上),做起文人来了。
以上摘自《严歌苓:那场战争让我猛然转身》
完整文章和更多精彩大片详见
2017年10月5日上市的《北京青年》周刊
文 / 王诤 编辑 / 韩哈哈
摄影 / 苏糖 时装编辑 / 罗颖卓
造型 / 森森(东田造型) 化妆 / 王奕为(ON TIME)
场地提供 / 建国饭店 美编 / 林莽 校对 / 张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