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

【摘要】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作了简单的探讨。浅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呼吁会计人员从自身做起,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职业素养,做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会计人员。

关键词: 会计,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建设

一、引言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体现会计职业的特点和职业责任要求,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由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大准则构成。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做一个合格的会计职业人,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操守,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重要的功能作用。

(一)指导功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职业道德能指导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方向,表现出会计职业道德的指导功能。会计职业道德指导着社会公众和会计人员自愿地选择有利于消除各种矛盾、调整相互关系的会计道德行为,避免相互之间矛盾的产生扩大,缓和与解决已产生的矛盾,改善会计领域内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会计人员协调一致,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会计工作。同时,会计职业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影响和引导会计的科学发展方向。

(二)评价功能:会计职业道德使人们依据会计职业道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行为等进行善恶评价,标明褒贬态度。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能让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对正确的会计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对不当的会计行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于调整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改善会计行业作风。

(三)教化功能:会计职业道德通过造成社会舆论、形成会计道德风尚、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榜样等方式深刻影响、教化人们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培养会计道德习惯和锻炼会计道德品质,促使会计人员人格升华以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导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通过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社会道德,推动社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1)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在会计工作中产生的,正确处理会计实务和调整会计人员职权和职责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其影响因素很多,如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价值标准等。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会计运行的全部领域和过程,如同其他职业道德,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所有会计从业者在其会计岗位都必须恪守准则、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自身承担的全部任务。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有利于塑造从业人员的优良品格,而且有利取得外部信任、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保持会计的生存竞争能力,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新时代经济会计职业人,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立足于市场,社会的有力保障。

三、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发展,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受多元利益主体的驱动,一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往往难以抵挡各种利益的诱惑,做出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监守自盗,甚至做出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低。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所以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甚至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对工作,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用处,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在工作以后,虽然有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但大多流于形式,这就造成了我国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缺乏爱岗敬业等精神。目前我国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左右,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不少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贫乏或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其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存在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挤数的现象。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不注意自己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2)

(二)部分会计人员私欲膨胀,走上职务犯罪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个人私欲,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极易导致利益至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机会主义。会计队伍中一些人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国家、集体观念不强,社会责任感淡薄,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已,会计职业道德沦丧,乱设账、造假账、报假数等“假” 现象较为严重,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三)面对利益的种种诱惑,部分会计人员自律意识不强。部分会计人员不能正确看待物质利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腐朽的质变,在关键时刻,金钱至上,放纵自己的行为,不能“慎独”,趁单位内控监管制度不健全或社会舆论和各种教育方式不到位之机,成为金钱的奴隶,做出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业务素质低,原则性不强,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滥发乱支、偷漏税款时有发生,在会计数据上大做文章。

他们在团体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通过虚开发票报账,虚增或隐瞒收入,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等方法,把会计变为魔技,为偷漏税而设的“逃税账”、应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年检账”、应付财税大检查的“备查账”、虚报浮夸的“业绩账”、私设小金库的“账外账”等多账制,假账真做,真账假做,乱摊成本,隐瞒收入,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漏国家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泛假主义像瘟疫一样蔓延在会计职场,“财务指标注水,会计报表化妆”的拙劣行径污染着会计领域晴朗的天空。

尽管只是在少数会计人员身上存在,不是主流,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高素质会计队伍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国会计行业人数多,分布广,影响大,只要有经济活动,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所以,会计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

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行业风生水起,但是也相继出现了众多的财务问题,继雪梨、林珊珊偷税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另一大头部主播-黄薇(薇娅)又因偷逃税款被正式立案调查。根据杭州市税务稽查局公布调查声明,2019年-2020年间,薇娅通过隐匿真实收入、虚构业务转移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其他各项少缴税款0.6亿,依法对薇娅进行行政处罚。

其中,对隐匿收入且未主动补缴的0.27亿元,处以4倍罚款,共计1.09亿;对虚构业务转移收入少缴税款的1.16亿元,处以1倍罚款;对隐藏收入偷漏税,但补缴的5亿罚款和少缴的0.31亿元,处以0.6倍罚款,共计3.19亿。所有追缴款项、罚款、滞纳金合计13.41亿。这些公司的财务人员以及公司管理人员的失职,对法律的漠视。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3)

根据《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是同样有些单位为了偷税漏税,有些会计从业人员缺少一定的正义,积极配合公司做两套账本,这些都是缺少职业道德的表现。

例如某公司会计员许某总经理黄某某和财务总监张某某指使设立真假两套公司财务账,三年间,隐藏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元,偷逃增值税税款合计共50万余元。法院认为,许某某伙同他人采取隐瞒、伪造记账凭证少列主营业务收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其行为已构成逃税罪。虽然已补缴税款,但也无法免除责任,而其中作为普通会计员的许某某,因犯逃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社会中种种偷税漏税,做假账的问题层出不穷,已经隐射出财会人员,以及公司的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正在被腐蚀着,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刻不容缓。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4)

四、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良莠不齐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会计工作提出来新的要求,然而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会计人员就能自然而然的达到和适应这些要求。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部分会计人员做出了一些有失会计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然而这些问题不是单一的因素影响的,而是多维的,主要原因是。

(一)单位内部的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也是单位的应聘者,工作的主动性受制于人,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因而有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地做假账。

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有些单位管理人员向会计人员施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会计人员往往外干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服从加面临着被辞退的下场,因而对一些会计人员来说,即使会计造假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在经过思想斗争后,往往还是选择“服从”领导“安排”。当然,多数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仰,信念的则不会同流合污。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5)

(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大多只是走走形式,但实际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部分会计人员本身素质较低,缺乏责任心,工作中墨守陈规,不求上进,对现代会计所需具备的电算化知识缺乏,不能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影响了企业财务水平和经济效益。还有一些缺乏必备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遵守会计道德的基本规范,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地办理经济业务,为了自身利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金钱观和道德观产生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职业道德,不如实的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完整、及时的提供财务报告,或是很多企业为了小群体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四)、缺少有力的政府监督,法律监管。会计监管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恶性循环。现实的监管活动中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违法成本降低,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加上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在有些问题上推诿扯皮,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无法实施有力的政府监督。无形中助长了歪风邪气的势头。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6)

四、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操守,也是每位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不同利益主体有着较大的影响。各级政府及其财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实施的制度和机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育,各级管理人员更要以身作则。根据上述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对加强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几项对策。

(一)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不仅需要能够准确的提供所综合全面的会计信息,并且还有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服务。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大会计人员就是一面镜子,一个个移动的宣传大使。

第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使命感。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诚实守信,越要有强有力的道德规范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和培训,坚持不懈地在会计人员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法制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地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之中,使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严加处理,还要对道德榜样进行表扬、奖励。奖罚分明,为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标榜。

第三,各级相关单位要主动运用新时代的媒体功能,多角度,多深度,多高度的进行职业道德宣讲,利用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宣传,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不再是一句空口号,从而达到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7)

(二)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例如《会计法》《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这些法规制度都对推动我国会计工作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递进,越来越提醒我们:现有的会计法规和法律制度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原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一是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加以规范,为会计监督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尤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加大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大违法成本,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当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影响职业道德犯罪的因素,因此,要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就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会计人员制造假账、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要依法严惩,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充分发挥法律威慑作用,可以遏制和减少会计人员经济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

许多源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导致违法犯罪的案例告诉我们,仅仅靠自觉来维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不够的,还要去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监督约束。法律要紧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变化,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完善法律法规,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监督和支持。 同时,还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格处理,做到违法必究,不能放纵任何违法行为,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8)

(三)强化社会,行政监督检举机制

(一)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群众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会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责任人员要积极检举。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部门要及时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发现违法行为的个人,组织要及时核实,适当奖励,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共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而对于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和各级财务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工作,引导广大会计人员自己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形成抑邪扬正的社会舆论。

加强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不良会计事务所和不良注册会计师的惩治力度,促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解决。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独立性,推进会计事务所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系统的监督介入等。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9)

(四)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一)各级单位要积极建立健全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是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会计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保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相应的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所学专业、学历因素在“考评”中起的作用,从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三)加大会计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时代在变,新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会计管理制度和核算体系也处于转型和完善的过程中,许多的新方法和知识需要学习。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理念。倡导所有人“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

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