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犬七公

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新作《好莱坞往事》里,故事从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展开,其中涉及李小龙出场的片段。然而就是因为这部分情节,让《好莱坞往事》在中国上映的计划流产。

近日,电影资源在网络上流出,中国影迷终于得以一睹“芳容”。毫无疑问,昆汀对李小龙的事迹熟稔于心,电影里也下了不少功夫。只是片中的李小龙狂妄自大并且在挑衅之后被人击败,这在情感上多少有些让中国观众难以接受。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1)

《好莱坞往事》是否丑化李小龙见仁见智,抛开昆汀对李小龙的角色塑造争议,李小龙的成就是无可置疑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好莱坞,李小龙引领了一股关于功夫电影的潮流,在众多影迷心里,李小龙本身就是功夫的化身。

四部半电影开创了一代功夫片潮流

说到李小龙,世界武术变革的先驱、截拳道的创立者、MMA之父……无数个头衔从不同角度定义着他。从来没有一位华裔功夫巨星在欧美如此名声大振、深入人心,凭借自己的努力,李小龙让英语里出现了“Kung Fu”这个单词。

李小龙从小习武,论及其武功来历,不得不先提他的两位恩师。随着近年来《叶问》系列、《一代宗师》等电影的上映,叶问的大名如雷贯耳,李小龙出自叶问门下也变得广为人知,然而叶问之外李小龙的重要恩师还有邵汉生。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2)

李小龙(右)和叶问

邵汉生师从霍元甲之子霍东阁,对于多种北派拳术造诣极高,可谓北拳宗师,后来南下香港谋生。叶问传授给了李小龙咏春拳这样的南拳,而邵汉生则教给了李小龙北拳的诀窍。

节拳的迅捷犀利、罗汉拳的灵活多变、谭腿的气势连贯,都被邵汉生传授给了李小龙。在美国长堤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以一手漂亮的连环飞踢震撼全场,被誉为“致命芭蕾”,这其中的奥妙,多得益于邵汉生的指点。李小龙也由此融汇中国南北拳术,为他日后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李小龙赴美国读书,几年后前往好莱坞闯荡。通过试镜的李小龙先是参演了电视剧《青蜂侠》,不过这部关于超级英雄的电视剧,因为老套的故事和不够讨喜的形象,并没有引起多大轰动。随后他又客串了包括《蝙蝠侠》在内的多部电视剧,然而都是不温不火,这也为后来李小龙返港发展种下根由。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3)

1971年,李小龙加盟香港嘉禾,同年推出的《唐山大兄》以300多万港元的成绩创下了当时的票房纪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唐山大兄》是一个相对陈旧的复仇故事,然而李小龙以精湛的动作表演,让打戏的光芒掩盖了缺点。

1972年是李小龙的爆发之年,在这一年中,他拿出了他最好的两部功夫片——《精武门》和《猛龙过江》。

《精武门》是一部将爱国情结和功夫结合起来的电影。李小龙饰演的陈真,用自己的功夫踢碎了侮辱中国人的招牌,同时还横扫各路不怀好意的外国势力,抒发了一种自立自强的民族情感。

在电影结尾,为了保全精武门,陈真挺身而出,冲出了大门一跃而起,随之而来的密集枪声,将整部电影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颇具沉重气息的电影,近年来却因为一句“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意外翻红。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4)

《猛龙过江》是一部足以载入功夫片史的作品。在这部电影里,李小龙和美国空手道冠军查克•诺里斯在罗马斗兽场里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决。两人你来我往,以斗士的姿态展开了殊死搏杀,可谓“世纪之战”。

《龙争虎斗》则展示了李小龙从香港影坛走向世界的一种尝试。这部影片除了香港的电影公司参与制作外,还有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的参与。电影里英文对白的运用,成龙、洪金宝、元华等演员的加盟,对于007风格的效仿以及东方风情的渲染,都令人印象深刻,该片最后的全球票房达到了9000万美元。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5)

然而可惜的是,就在《龙争虎斗》上映之前,李小龙就突然去世,年仅33岁,其死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李小龙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死亡游戏》,该片后来由韩国演员唐龙(本名金泰中)补拍了部分戏份,加上李小龙生前的片段连缀而成,于1978年上映。

仔细算来,李小龙完成的功夫电影,仅有这四部半而已,然而就是这四部半功夫片,开创了世界范围内的功夫电影潮流,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从漫威的超级英雄“上气”到游戏“街霸”系列里的“飞龙”,李小龙的痕迹处处可见。

他是功夫巨星,也是多面王者

李小龙能打、会打,但是在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背后,是一个被遮蔽的多面王者。李小龙,远远不是一个功夫巨星之类的标签可以定义的。

李小龙是开宗立派的武学宗师。

能被称为武学宗师的,一定是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人物。肌肉发达的李小龙,并非头脑简单之辈。在李小龙生前,他就完成并出版了《基本中国拳法》。在他离世之后,后人根据其手稿又整理出《截拳道之道》等多部作品。由他创立的截拳道这一现代武术体系,更是风靡一时。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6)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并非偶然,这既有自己的主观思考,又有时代的风云际会。当年在美国求学时,李小龙主修哲学,对于“形而上”有着相当的探索。截拳道的纲领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正是其哲学思想在武学体系中的体现。

赴美之前,李小龙已经身兼中国南北拳法之长,到美国之后,又和世界范围内的武术高手相互切磋学习,“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柔术之父”肯尼·拉贝尔、“美国跆拳道之父”李峻九……都是李小龙的良师益友。

20世纪下半叶,正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新武学体系纷纷建立的时候,截拳道作为其中一种,可以说李小龙赶上了时代的机遇。

对自己,对时代,李小龙有着清醒的认识。在1971年李小龙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假如我出生在四十年以前,如果我冒出这样的念头,我要在美国的电影电视剧里当主角,那恐怕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我想现在有可能了。”

李小龙接受采访视频:

提到李小龙的电影,总离不开标志性的怪异叫声和出神入化的双截棍,但是李小龙其实也拍过不动拳脚和兵刃的文艺片,比如1960年的电影《人海孤鸿》。

《人海孤鸿》由李晨风担任导演,在香港导演界,李晨风以善于改编文学名著而备受瞩目。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地》,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啼笑因缘》等当时名噪一时的电影,皆出自李晨风之手。此外他还将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搬上过大银幕。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7)

在《人海孤鸿》里,李小龙饰演了一个孤儿。面对和他搭戏的吴楚帆等戏骨演员,他活泼自然的表演十分出彩,对比后来精彩纷呈的打戏,简直判若两人。

李小龙不仅是武林高手,同样还是“舞”林高手。在当年的“全港恰恰舞大赛”中,李小龙获得了少年组的冠军,在拜入邵汉生门下之后,还教邵汉生学习“恰恰舞”,其以“舞”换“武”之举一度成为美谈。

在影视行业,李小龙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做演员,贡献了诸多的影视经典;他能创作,有编剧的本事;他还是导演,自己掌镜的作品同样口碑不俗。自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暂且不提,单是其留下的手稿,就足以遗泽后人。

2019年,由执导了《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华裔导演林诣彬担任导演的美剧《战士》上映,该剧来源于李小龙潜心多年的一个项目。李小龙留下了大量相关手稿,这些资料由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发现,并最终运作为电视剧,李小龙若泉下有知,不知是否会生出圆满之感。

打进好莱坞的功夫明星(好莱坞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8)

在李小龙去世20年后,其子李国豪在拍摄电影《乌鸦》时,道具枪里的假子弹意外变成了真子弹,腹部中弹的李国豪身亡。这样的结局给本就迷雾重重的李小龙猝死事件更添诸多疑问,也让李小龙家族的传奇人生变得充满悲剧色彩。

可以想象,围绕李小龙的诸多争议和传说仍将延续,也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功夫电影的领域,李小龙已经不朽,而且李小龙的伟大,远远不是一部电影能够撼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