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不光是因为美国给日本投下的极具震慑力两颗原子弹,还有起决定作用与日本有一纸中立条约苏联的突然毁约与宣战。日本一开始期望对自己还保持中立的苏联从中斡旋,来应付进逼的英美联军,以保全日本在东亚的利益,但苏联的突然翻脸让日本再无转圜的机会,所以只好选择投降。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1)

其实,早在雅尔塔会议时,在英美许给苏联好处的情况

下,苏联答应解决纳粹德国后对日宣战。所以,苏联八月风暴行动就是履行当时的承诺,当然斯大林也有其它的图谋。

苏联出兵地点除了中国东北地区,就是苏日一直扯皮、一本糊涂账的勘察加半岛到北海道之间的一片区域。这里的归属早就搞不清楚,当时俄国向东扩张,日本向北扩张,而清朝根本不闻不理这的事儿,两国的扩张行动在这里交汇,所以,就免不了争执不休。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2)

直到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最终在千岛群岛方面双方达成协议,约定以择捉岛和齿舞岛之间的择捉水道为界,南属日本,北属俄国。

但是正北的库页岛归属还悬着,说是清朝的,但清朝基本不管,日俄又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于是日俄双方又达成搁置争议、维持现状的一致。到1867年,日俄再次磋商决定,日本承认库页岛归俄国,但俄国要把千岛群岛中择抚、齿舞等四岛割让与日本,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俄国又将南库页岛割给日本,日本北部领土达到了最大。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3)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为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伤亡,答应把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划归苏联,以换取苏联出兵。

“八月风暴”苏军攻势凌厉,干净利落,南萨哈林行动,直接席卷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1946年2月2日,苏联宣布占领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这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定好了的事情,英美承认,日本也不敢说啥。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因为四个岛在1855年就划归了日本,日本人咬定这是它的固有领土,不是二战侵略得来的,所以强烈要求俄国人归还,这就是“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4)

不过,除了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占领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以外,苏联还试图要登陆北海道。早在1945年6月26日,苏联就研究过苏军是否要占领北海道的问题。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占领,以保证对宗谷海峡和千岛群岛的控制权,当时的中央政治局代表赫鲁晓夫就支持这个意见。另一种反对占领,认为雅尔塔会议没有赋予苏联这个权利,而且北海道属于日本,没有任何争议。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5)

而斯大林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只是确认登陆北海道四个师就足够了。其实是支持占领的。在苏联解体前爆出的苏联国防部文件显示,斯大林在对日宣战前已经命令“远东司令部”,要占领北海道北部地区。

1945年8月16日,斯大林向杜鲁门提出要单独占领北海北部区域的要求。理由是,在1919至1921年日本曾占领苏联整个远东地区。如果苏联军队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国内舆论和民众将会哗然。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6)

然而,这个时候美苏对峙争霸的端倪已经显现,而且美国不想像分区占领德国那样对待日本,而是想自己独家占领日本。根据苏联解体后爆出的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杜鲁门就拒绝了斯大林的要求,但是斯大林仍向前线苏军发出了登陆北海道的命令。

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此命令最终并没有实行?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可能是怕日军抵抗,因为当时北海道的日军已经乱作一团,不仅士气低落,而且因为美军的海上封锁物资相当匮乏,甚至发生了部队几乎全员溃逃的事件。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7)

由于风闻苏联就要打过来,整个北海道一片混乱,火车挤满了逃难的难民,政府有关部门急于把每年配发给老百姓的米酒提早下发,省得到时留给苏军。

当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放弃抵抗,但是日军依旧在当天向正在南萨哈林岛作战的部队下达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战后据知情人透露,日军下达此命令是为了保卫北海道,为美军的进驻赢得时间。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8)

日本人知道,单方面向美军投降对自己有利,如若向美苏两国投降的话,那么日本将面对悲惨的结局。

应该说,苏军绝对有意占领北海道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可是,斯大林心里总是犯嘀咕,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

苏联的最深洞为什么不挖了(当年苏联究竟为啥最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北海道)(9)

关于斯大林为什么最终放弃了?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和证据爆出,但据权威人士分析,或许斯大林是慑于美国的原子弹和为了不使已经濒临破裂的美苏关系那么快走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