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运城市工商局在公开征集工商历史资料活动中,意外收集到一张"中华民国36年(1947年)的营业执照"和一张"1950年的营业执照"据悉,这是是目前有物为证的,建国前后人民政府颁发的最早的营业执照珍版,为研究建国前后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运城老板名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运城老板名单(运城惊现两张建国前后营业执照)

运城老板名单

  原运城市工商局在公开征集工商历史资料活动中,意外收集到一张"中华民国36年(1947年)的营业执照"和一张"1950年的营业执照。"据悉,这是是目前有物为证的,建国前后人民政府颁发的最早的营业执照珍版,为研究建国前后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中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的营业执照研究观察,发现这张营业执照为颁发单位存根,26.2cm见方,颜色泛黄,年代久远;通篇印制文字为黑色,竖排版;人民政府印戳和签发人职务(局长、副局长)直接打印;但与如今不同的是印章上刻的不是姓名,而是职务名称,即“局长印章”、“副局长章”,印油为红色,虽已74年之久,依然鲜红如初;营业执照分为右给、左给两部分。右给为申请人持有,左给为存根,中间有骑缝序号,“岳联商字第4164号”,数字为钢笔所填,字迹有点水浸模糊,盖有政府印章;营业执照名称为:“太岳区工商税务联合局,担挑业商营业许可证”,(“担挑业”为钢笔填写)据专家分析,这是一张流动商贩营业执照。

  “担挑业商营业许可证”正文:“兹经核查该商号认为合法之经营事业并已履行登记注册手续准予发给岳联商字第四一六四号营业许可证一纸以资证明并得有下列权利与义务。甲权利:提请解释工商业之法令政策,要求介绍贷款,提请解决困难,不受非法侵害。乙义务:不贩卖违禁物品,不捣乱金融货币,不走私漏税,不投机取巧囤积居奇。右给丁靖泰收执(申请人)。局长:李友三;副局长:任慈征;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给”。

  细看“担挑业商营业许可证”背面印制有“《太岳区工商营业许可证领取法》,共14条” ,详细列举出甲乙双方权利及义务,颁布实施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一日。从这张营业执照中间骑缝“岳联商字第4164号”看出,太岳区工商税务联合局当时颁发营业许可证已达4164张以上,可见运城地区1947年早于全国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快速。这对研究我国工商法律法规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有力佐证;同时对研究刚刚建立的人民政权,依法规范甲乙双方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工商业发展,支援全国解放事业提供重要物资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据查证:这张营业执照的颁发机构“太岳区工商税务联合局”归属太岳区政府领导。太岳区政府组建1941年,管辖4个专区34个县。1949年撤销,归山西省人民政府。绛县归属太岳区第二专区管辖,现为运城市辖区。

  1950年颁发的营业执照与1947年营业许可证即有相同之处,也有改进地方,体现了建国前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这两张经商证照除了名称不同,1950年的营业执照在设计上,最为明显改进的有两面相互交叉的红色五星国旗。它纸张泛黄,长37.2厘米,宽26.5厘米,是份固定门店营业执照。右侧骑缝序号为:“ 工商字第212号”;营业执照名称与如今的相近,“山西省绛县人民政府工商营业证”,位于右侧。名称和正文均为竖排版,其内容:“兹据孙志秀申请在横水镇街门牌号(门牌号未填写)开设义聚兴字号经营碎货业经审查合格准予营业此证,右给孙志秀收执;县长:陈文明;公元一九五0年五月二十二日”。左下角贴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4张蓝色的100元,5张红色的200元;盖有政府大红印戳;其中绛县“孙志秀”、“横水镇”、“义聚兴”、“碎货”、“年月日”均为手工填写,县长:“陈文明”为红色的印制草字体。通过分析看出:这张营业执照为政府存根,当时营业执照印制已经较为规范,纸张坚硬,统一印制;同时反映到1950年绛县固定经商业主已发展212户以上,工商贸易业显现发达活跃,市场繁荣昌盛,空口无凭,有“证”为证。(运城市市场监管局 焦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