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伯元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大连)轻工商品博览会昨日在星海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到26日,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轻工企业参展展会现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杜同和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轻工产品通过外贸出口“卖出去”,而现在国内产能过剩,需要推动优质轻工产能“走出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轻工业发展前景小项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轻工业发展前景小项目(以前需轻工产品)

轻工业发展前景小项目

本报记者徐伯元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大连)轻工商品博览会昨日在星海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到26日,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轻工企业参展。展会现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杜同和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轻工产品通过外贸出口“卖出去”,而现在国内产能过剩,需要推动优质轻工产能“走出去”。

轻工业过剩产能“不落后” 可通过“走出去”释放

杜同和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尽管比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0.7个百分点,但与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国内轻工业企业多、产量大、市场竞争激烈,已出现了产能过剩。不过,轻工业的这些过剩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而是优质产能。

就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杜同和认为,目前来看,通过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从而释放产能的效果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市场产生新的需求点,另一方面要让有条件的轻工企业“走出去”。

他说,以往是轻工产品通过外贸出口“卖出去”,而由于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轻工产品贸易产生的摩擦最多,诉讼成本也很大。现在需要轻工产能“走出去”,而对外投资也往往更受欢迎。

服装加工企业成“领头羊” 大连轻工开始“走出去”

大连轻工业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在国家统计局轻工行业分类目录中列出的22大类行业中,我市轻工行业涉及其中的20个,形成了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及饮料制造、塑料制品、家具、工艺美术品等10多个专业行业体系。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传统轻工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轻工企业焕发活力,此次博览会,我市有百余家轻工名牌企业集中参会。

轻工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较多,杜同和认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获得更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轻工业中率先“走出去”的,主要就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企业,一些企业将加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以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据统计,在缅甸就有11家大连服装企业设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