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八年(1085)夏天,苏轼刚刚在常州安顿下来,朝廷一纸诏书,命他出知登州。得到这一消息,他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他要“述怀”,抒发对这个突变而产生的感概。

苏轼《蝶恋花》述怀

云水萦回溪上路。

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

月白沙清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

溪叟相看私自语。

底事区区,若要为官去。

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简评:傍晚时分,诗人在荆溪旁小路上独自漫步。开篇就写走在暮霭中的小路上,抬眼望去,青山重重叠叠,环护着荆溪东流入海。月光下,沙洲上歇宿的白鹭警觉地翘首张望,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静谧。“更无一点尘”,语涉双关。既说此地山清水秀,清净无尘,又说自己厌倦世俗,远离尘嚣,心无杂念,洁身自好。

下阕则借一位溪边闲步的老叟之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纠结:刚刚静下心来,准备在这儿逍遥度日,安享天年。谁知席不暇暖,又面临着新的抉择。是继续隐居于此地,还是重新进了已经厌倦的官场中去?

苏轼此时还真的拿不定主意了!

首先是读书做官天经地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在他脑子里回荡,此前的遭遇已使自己“穷”了多年,如今显然是“否极泰来”的好征兆,失去这个机会,以后再想“达”就很难了。况且如今是贤人司马光主政,再也不是王安石等人

人生苦闷时读苏轼 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1)

人生苦闷时读苏轼 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2)

人生苦闷时读苏轼 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3)

横行的时期了。一个读了大半辈子圣贤书的人,面对能夠施展才干的机会,真的应该放弃么?

他那颗灰懒数年的心开始激荡了。

就在此时,他仿佛又听到另一个声音的呼唤:何必为区区小利便心生觊觎?这儿有良田百亩,美酒不空,无纤尘之染,无喧嚣之侵,你要三思再三思,一步跨入泥潭再想抽身,恐怕要比你前半生付出的代价还要更惨重啊!

在这样的纠结中,苏轼最终还是经不住功名的诱惑,决定再次走上官场。他竟天真地认为,他采取了一个两全方案:既然王命如天,又有贤宰相青眼相看,暂且把这青山绿水寄存一时,待到功成身退,总归还是要归来的。

有人说此词恬然旷达,淡泊名利,显然是一种误读,并未读出精髓。因为苏轼虽然已经遭受过巨大挫折,但他仍未能把“进”与“退”真正参透,遇到合适的土壤,彰显自我冲动又会萌发。

清代王文诰《苏诗总案》曰:“自后入掌诰命,出典雄藩,以及南迁海外,请老毗陵,未克践“归来”之语。读公述怀词,为之怃然也。"王氏可谓得其精髓!他的“怃然”,就是深深遗憾苏轼这次出仕完全失去了自我,日后再想回宜兴也没有机会了,惜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