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镇 | 汉源清溪
来源:巴风蜀韵
清溪镇,位于汉源县北约30公里处。这里在秦时为蜀郡西南丹犁戎地,汉时属于笮都牦牛羌地,为古商道上的驿站。北周天和三年(569年),置黎州与沈黎县。隋仁寿四年(604年),置登州,辖沈黎、汉源二县,登州与汉源县治地均在今清溪处。隋末,沈黎县并入汉源县,治地仍在今清溪处。唐武德八年(626年),废州置沈黎镇,后复设汉源县,属黎州。宋时为黎州汉源郡;元时先后设黎州长官司、宣慰司(注:长官司与宣慰司均为当时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权机构名,长官司又称“蛮夷长官司”,设长官、副长官。宣慰司为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长官职称“宣慰使”,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明时改置黎州长官司,后设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注:明时承担防御任务的地方军事单位)。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合黎州千户所和大渡河千户所为黎大所,隶雅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雅州升为雅州府,改黎大所置清溪县。雍正时期,于清溪场设城厢镇,嘉庆时改设附城乡。民国三年(1914年),改县名复为汉源县,设城区镇。1950年,汉源县治所迁至九襄,此地设清溪镇。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先后设清溪人民公社和清溪乡,1992年,改设为镇。
▲清乾隆年间绘制的清溪县形胜图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
山泉石溪,涓流潺潺、清净明澈,清溪之名因古城东西各有清莹秀澈之溪流而得。清溪场北上可到雅安,南下可至西昌,西去可进康藏,东行可入乐山。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边贸集散的重要道口,巴蜀内地的粮食、茶叶、布匹、铜铁制品等与邛笮地区(注:邛笮,指邛崃山西面广袤区域,包括西昌、凉山等地。邛都即西昌;笮都即汉源)的旄牛、笮马、花椒等在这里进行交换。《太平寰宇记》中对此有记载:“汉人与番人博易,不用金钱,汉以细绢、茶、布,夷以红椒、盐、马。”秦汉时期,旄牛道(蜀地经邛崃、汉源,至西昌及中亚地区的商道)、清嘉道(清溪经峨边至嘉州的商道)、沈黎道(清溪经富林,沿大渡河至康定及藏区的商道)均经过这里,这三条道路即当时的“丝路”、“盐道”和“茶马道”。唐晚至宋元时期,这里一直设有“市马务”,《方舆胜览》载:“王建得蜀之后,于文黎雅茂等州市胡马”,《舆地纪胜》载:“黎州初设茶马买马两务”。这里也是古时的边防军事要地。“南临六诏,西接吐蕃”,汉源清溪一带,为中原地区与“西南夷”所辖地的交界处,也是汉族居住区与邛笮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界处,历朝历代,战事纷争中,这里都是扼控边地之要塞,驻军守卫。至今,这里的一些住民,其先祖就是明代军屯时留下的官兵及其家属。城西冷饭沟石岩上还保留有明天启年间的刻字“山横”和“水远”。
▲清嘉庆《清溪县志·清溪县舆图》
旄牛道翻邛笮山(属邛崃山脉)经严道(今雅安)至汉源清溪的一段,也称邛笮古道。古道盘邛笮山而旋,时作方折,险峻崎岖。邛笮山,山连山,包括大雪包、疙瘩包、背后山、老金顶、团宝山、轿顶山、簑衣岭、大瓦山、尖头山、七星台等山。据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经由此道并驻军于邛笮山上,为纪念诸葛相公,后人在山上修建了武侯祠,并将此山改称“大相公岭”、“相公山”。明代著名文学家、蜀中大才子杨慎当年路过这里,曾做诗《大相公岭》:“九折刺大坂,七擒丞相桥。沈黎汉源古,严道蜀关遥。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遥。”山路之艰险,据此可略知一二。
▲青溪县旧貌
英国自然学家威尔逊拍摄于1908年
清溪场由秦汉时期的驿站发展而来。隋唐时于此设置州县,城邑始具规模。据史料记载,唐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成都尹、御史大夫与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与南诏通好共同抗击吐蕃,韦皋曾率部筑黎州城垣以御强敌。唐太和五年(831年),李德裕出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时曾整顿边防,加固城池。清溪处先后设有三关,分别为黑崖关、清溪关和阳母关。清溪现有城建格局为明代时确立下来的。明洪武时期于清溪设大渡河千户所,原夯土城墙部分改砌为砖墙。当时有李、姜、黄、任、巨、蒋、张各兵部镇守清溪及其周边各寨口,后人称之为“七姓屯军”。传说明将杨泗驻扎于清溪南外大渡河边的富林,至今这里仍存有“杨泗营”的地名。当然,此杨泗非湖广移民崇拜的“水神”杨泗。清溪城南北口外都设有驻军营盘,西门处有大较场,显然,历史上的清溪城,更多的是体现其军事防卫功能。清代时,清溪县辖域包括富庄、泥头驿、汉源街、富林营等地。
扼守古道要冲,清溪必然是一个多种文化汇集与融合地。历朝历代,各地来人或走或留,特别是明清时期,先后有湖广、江西、贵州等省,以及四川内地移民迁徙而来,汉、羌、彝等各族各地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清溪一地特有的民风民俗。这里有为数不少的“原住民”,文化融合中也形成了其特有的方言语音,“邛笮”古风会给来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镇北处的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乾隆时期重修,即为当地明清两朝先后来此的江西籍移民所建的同乡会馆。
自隋唐时期建制设州县以后,历朝历代都对清溪城邑进行了增修扩修,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古时建筑遗存或遗址。唐代韦皋始筑土城,明洪武年间垒石包墙。北门外的崇宁寺,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明清时期还进行了培修,曾经“殿庑宽宏”。东门内的永兴寺,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后经多处重修,曾经“殿宇巍峨”。清雍正、乾隆时期,清溪县城得到了扩展和修缮,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形成了护城河相围、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城门、城内有“九街十八巷”的城建规模。四个城门,东门称“省耕门”,南门称“通化门”,西门称“阜财门”,北门称“武安门”,由北至南的街为主街,现称“正街”。清末时,清溪具有了完整的县城形态,设有文武衙署、学署、考棚,以及各类宫观寺庙、牌坊、亭楼等公共建筑。当时的各类寺观包括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文昌祠、诸葛祠、刘珽祠、崇林寺、永兴寺、五谷寺、蟠龙寺等。
文庙,古称学宫,位于场东,为清溪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清溪文庙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光绪九年(1884年)建成,前后达80余年。文庙建筑群包括宫墙、棂星门、泮水河桥、正殿、厢房、过厅、后堂,以及其他各类附属构筑物,为三进式殿堂类建筑,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斗拱重檐、雕梁画栋、文庙内各建筑工造精美,大小多个院井中,绿树成荫,前院中一株千年紫薇,虬枝盘曲、绿叶如盖;“四柱三间三叠檐”的棂星门,浮雕满布,顶部四龙,镂空雕刻,甚为精美;多种雕法于一体的孔子神位碑,古风尚存,古韵依在。富丽堂皇、庄重大气,清溪文庙实为古建筑之精华。
▲清嘉庆《清溪县志·孔庙图》
学风浓厚,杰秀辈出,清溪一地先后涌现出众多仁人义士。黄绍宗,曾为旧时清溪县衙门书吏,也是当地哥老会首领。辛亥保路运动中,黄绍宗等人组织同志军固守大相岭,阻止清军过关东进成都援助四川总督赵尔丰,功若丘山。张春涛,清光绪年间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四川军政府秘书、四川省内务司司长,以及成都志成法政专门学校与四川省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校长等职。致力于培养和遴选优秀学生,宣扬教育救国,张春涛时领潮流,做出非凡贡献。
清溪场还保留有不少古旧民居,其中以二层木构建筑为多,也能见到一些房屋的基层或外墙用石块垒砌,民居房屋大多破败。不过仍能多少看到一些门窗、梁柱、雀替上留存的一些精美的雕饰。正街为老街,由石板铺砌,过去这条街为清溪的场市。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晚民国时期,这条街的商业气氛甚是浓厚。南来北往各种农商物资,包括丝绸、布匹、粮食、茶叶、烟叶、食盐、红糖、药材、木材、山货、皮货等,都汇于这里,交易或集散,远至中亚地区的珠宝玉器也在这里买卖。四邻乡人也在这里赶场,交易蔬菜、瓜果、粮食、家禽、牲畜,以及各类手工制品等。赶场或赶会天里,城东的横街、城西的珠市街,也是非常热闹。各街巷开有很多商铺,有米店、盐店、布庄、酱铺、裁缝铺、剃头铺、铁匠铺等,茶馆、饭馆更是随眼可见。清溪是商贾、客人经常来往与逗留之地,客栈、旅店自然也多。当时名号“永发”的旅店就有“上永发店”、“下永发店”和“老永发官店”三家。
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风景迷人。清嘉庆《清溪县志》中记录有旧清溪县的“八景”。这“八景”分别为:“邛崃霁雪”“玉渊灵泉”“鸡冠朝艳”“海棠书灯”“大渡晴波”“汉源春色”“龙池夜月”和“风洞涛声”,其中“邛崃霁雪”“玉渊灵泉”“海棠书灯”就是清溪镇旁的景象。《清溪县志》所载内容:“县北邛崃山,秋冬积雪盛夏方解,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如瑶圃。”“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方广丈许。泉自石罅中流出,四时不竭,清洁异常。”分别描述了“邛崃霁雪”和“玉渊灵泉”的景象。清溪一地还有两处名胜值得探访,一处是“梵音水”,另一处是“紫霞洞”。“梵音水”是因“唐三藏取经至此,持念梵音而地涌甘泉”。“梵音水”后改名为“灿玉泉”。“紫霞洞”则是梓潼帝君修炼之处。“紫霞洞”原名“灵应洞”,《神君张亚子紫府飞霞洞记》中记载有:“其地襟带岩峦,如泰华之磅礴,岷峨之嶙峋,吾尝爱而居焉。近奉帝命,往来全蜀,至则寓之,以行化。”
清溪古来为花椒盛产地,这里海拔高、阳光充足、空气干燥,适于花椒种植。清溪花椒色泽丹红、粒大油重、醇麻脂香,历来作为贡品运至中原内地,被誉称为“贡椒”。大片的山地中,红红的花椒挂满树丛,亦是当地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