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广东省的高校,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原因并不是广东高校的综合实力有多强,而是近些年来的发展非常迅猛。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广东省高校在重量级教授引进方面持续发力,学科排名的进步是看得见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1)

中山大学是广东高校的双子星之一,学科实力应该不用过多介绍。在近几年的各类学术榜单中,中山大学基本是稳居内地高校的前十五位。其中在校友会等发布的高校排行榜中,更是进入了内地高校的Top10。“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中山大学可以说是广东省高校中进步最快的重点院校之一。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2)

6年引进8000博士,院士却无新增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建校于上世纪40年代,21世纪初中山医科大学并入。自建校开始,中山大学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近几年,中山大学在第二梯队中“冒”了出来,经常性地出现在Top10名单中。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3)

进步飞快的背后,是中山大学对高层次青年博士的引入。从15年开始,中山大学每年计划聘用青年博士1300名,6年计划引进博士8000名。不吝重金招揽青年才俊,这是中山大学叫板清北以及华东五校的底气。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学科排名稳步提升,中山大学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4)

然而,在21年度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发布后,中山大学又一次登上了热搜:院士增选颗粒无收,院士名单中没有出现中山大学教授和校友的身影。为此,就有了中山大学外强中干、虚有其名的说法。笔者认为,对此中山大学没有必要回应,也不值得去回应。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5)

中山大学迎来新校长

两院院士名单出炉之后,中山大学迎来了新校长:高松院士。是中山大学院士评选结果不佳,才考虑换的院长吗?当然不是。中山大学原校长罗俊院士的退任是因为任期结束。只是卸任时间撞上了院士评选周期,其实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以上疑问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迎来一位院士校长,对于中山大学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以此来抨击中山大学博士引进计划的话,绝对是有失公允的。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6)

先来说中山大学院士“挂零”。两院院士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中山大学而言,院士的评选是有周期性的,因此一个年度的评选结果根本不能够说明问题。比如在19年两院院士增选中,中山大学同时收获了两位科学院院士。这还不能说明中山大学师资力量的雄厚吗?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7)

其次说青年博士招聘问题。两院院士的年龄普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想获得院士级别的成就,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山大学博士招聘计划从15年才开始,截止到目前也不过才五六年而已,成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8)

中山大学,未来可期

笔者看来,本年度两院院士增选,中山大学的确表现不佳。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中山大学的综合实力,更不能以此来否定中山大学的青年博士引进计划。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山大学发展的后劲很足,未来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最后,也祝愿中山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山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中山大学6年引进8000博士)(9)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芝麻侃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