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安市全力构建“协会 中心 驿站”组织体系,在市、县、乡三个层级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扬帆启航,重塑新生,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自强自立,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培训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培训会(搭平台创品牌促发展)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培训会

近年来,吉安市全力构建“协会 中心 驿站”组织体系,在市、县、乡三个层级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扬帆启航,重塑新生,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自强自立,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搭建平台 构筑体系

打造市级平台,凸显枢纽作用。2018年5月,吉安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协会在全省率先成立。为了打造专业性、枢纽型的社会组织,协会着力建设两支专业志愿者队伍——道德法律教育志愿者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专业化教育帮扶。协会法律教育志愿者以优秀律师为主体,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优秀法官、检察官参与,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吉州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执行局长王国勇和全国模范检察官、吉州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尹向鹏就在其中。协会吸纳了公安系统一批优秀心理咨询师,包括青原区公安局政委颜峭芸,江西省公安厅心理教官、吉州区公安分局信访科科长周招娣等,以及井冈山大学、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院校等从事教学和临床的教师、医师。专业的力量带来专业的成果。协会实施的项目服务对象无一重新违法犯罪,且帮助解决了各类诉求36件。

设立启航中心,发挥辐射作用。在全市13个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设立了启航服务中心,作为市级协会在县(市、区)会员的活动阵地,并吸引县(市、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对当地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主题教育和社会帮扶活动。截止目前,全市13个启航中心已吸纳各类志愿者260余人。2021年,各地启航中心协助司法局在全市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学党史、悟初心、促文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反思过去的不足,开启新的人生。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红色资源教学活动1793人次,观看红色影片1803人次,开展红色队列训练1650人次,学习《吉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1707人次,分享学习心得1645人次。

创建扬帆驿站,延伸服务触角。2018年底,市司法局在吉州区北门街道螺湖社区打造了全市第一个社区扬帆驿站,并于2019年协同市级协会开展了系列教育帮扶活动。2021年以来,各县(市、区)启航中心在中心乡镇(街道)打造1-2个社区扬帆驿站,打通村(居)委会和社会力量协助教育帮扶的“最后一公里”。市司法局指导吉州、青原两区司法局在中心城区打造了2个示范性社区扬帆驿站——尚义扬帆驿站和天宝扬帆驿站,联动社区干部、“五老”人员和居住或工作在社区范围内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入驻驿站,对乡镇(街道)或村(社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多对一”或“一对一”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扬帆驿站14个。

做实项目 创优品牌

能动力、多领域、找路径。2019年初,协会实施了第一个项目——吉安“能动力”扬帆启航项目,项目内容涵盖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的道德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推介和帮困扶助等多个领域,成为协会开展项目建设的“试验田”。同年下半年,协会又实施了江西省福利公益创投项目,在永新县开展红色教育帮扶活动,在遂川县开展特殊人群就业帮扶活动,在中心城区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活动,受益人次超过500人次。通过试水与磨合,进一步明确了协会项目实施的路径和流程。

七彩伞、阳光花、乐童年。2019年起,协会组织志愿者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教育帮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2019年11月30日上午,在市司法局和监狱的支持下,协会志愿者陪同服刑人员的亲属及未成年子女共20余人,到江西省吉安监狱参加了一场高墙亲情见面会。志愿者通过“亲子谈话”、“风雨同舟”及“两人三腿”等活动环节,让服刑人员与亲属及子女亲情互动。在座谈会上,服刑人员的子女、配偶、父母发表感言,对活动的举办表示感谢,对志愿者对孩子们的付出表示感谢,服刑人员也纷纷表示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2020年至2021年,协会的吉安“七彩伞·阳光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帮扶项目连续两年被市关工委列入全市“手拉手、心连心”结对帮扶资金项目。

心力量、共成长、正能量。2020年6月,吉安“心力量”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点亮行动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吉州区、青原区共60余名女性矫正对象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主题教育、家风家教等主题活动,让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初心;通过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性地对心理评估风险较高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以及一对一个案心理辅导,及时有效治疗和干预有心理危机的社区矫正对象,帮助服务对象明确人生目标,点亮心灯,温暖前行,使其适应社会,重建社交网络,顺利回归社会。项目组组织了《幸福的力量》《女性沟通技巧》《遇见更好的自己》《克服焦虑构建积极心态》《相约三月分享佳片》(你好李焕英)《温馨红五月感恩母亲节》《做幸福女人建和谐家庭》等10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并结合实际解读了《社区矫正法》《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吉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课程,深受服务对象欢迎。2020年底,吉安“心力量”项目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列为全省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

专业引领 规范发展

积极孵化,加速成型。协会成立之初,就在市民政局的建议下入驻吉安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得到了江西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吉安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姚春妹主任的悉心指导。几年来,吉安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指导协会在团队建设、项目管理、财务报审等规范运作,协会也积极参与培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更新发展理念。

加强培训,促进交流。2020年初,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收集了近年来理论界、实务界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志愿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评选了优秀论文并请专家点评。协会邀请了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仰和芝就如何做好一名社区矫正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2020年9月,协会举办了吉安市第一届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志愿者培训会,邀请姚春妹主任进行专业指导,并组织各项目志愿者进行深入交流。2021年5月和6月,协会组织项目志愿者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研讨,确定制作相关领域志愿服务的业务指引,以便全市推广。

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协会成立后,按照章程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了协会内部管理。2019年10月,协会就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了专门培训,要求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资助项目规范的指引规范项目管理。2021年12月,新一届协会理事会选举产生后,市司法局指导协会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印章、票据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协会负责人分片联系县(市、区),指导协调推进启航中心建设的职责,细化了协会内设机构的职责,协会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吉安市司法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进一步树品牌、创特色,作示范、勇争先,努力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吉安市司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