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是意识到成果,而且也是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马卡连柯

86版《西游记》是中国观众公认的经典之作,也是很多翻拍版本无法超越的传奇。由于当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特效都不能做到完美。

但剧组还是竭力还原了许多小说中的奇幻场景,令观众大呼过瘾,然而,你以为这就是最早登上荧幕的西游记了吗?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1)

其实,《西游记》作为中国的经典名著,一直以来都在荧幕上经久不衰。早在民国时期,电影刚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有中国导演做出了将西游记搬上荧幕的努力

这部电影制作精良,但却因为部分设计太过前卫,不能被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所以才被迫下架。当现代网友将再读挖出时,才发现,原来,早在民国时期,电影的拍摄技术就那么成熟了。

一、民国电影

民国时期,由于挣脱了封建帝制的束缚,许多国外的先进思想流传到国内,引发了许多思想革命,然而,由于民国革命的不彻底,封建余孽仍然荼毒着百姓。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2)

当时《西游记》的导演是出国到海外留学的留学生,当时的国外,盛行将古典神话搬上大荧幕,受到国外导演的影响,他立志,要把属于中国人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也搬上荧幕。

回国后,他开始积极的筹备此事。当时的民国社会,虽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底层百姓还是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能看的起电影的,多是封建时期的地主贵族,他们的思想中还保有大量的封建余孽。

其中祸害最深的理学,无非就是对于着装的苛求。腐儒们认为,人们必须随时衣装端庄,不能够露出肚子,不然就是不检点,需要遭到严厉的惩罚。这是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民国版《西游记》选取唐僧被蜘蛛精带入盘丝洞的故事。为了贴合原著形象,这位外国留学归来的导演为演员们准备了比较暴露的衣服。在那个时代,自然不能够为封建腐儒所接受。于是,这部电影受到了他们的普遍抨击。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3)

其实,这部电影的尺度并不大,不过只是露出来了演员的腰罢了。而且,为了还原影片,也只是保留了一些比较香艳的场景,但远算不上是难以接受。

然而,封建愚昧的基因却根植在他们的大脑中,容不得任何先进解放思想的冲击。影院的观众们不仅高呼“受不了”,甚至还要求导演“滚出中国”。

由于当时看的了电影的都是大户人家,其中不少人还是政府的高官,因此,尽管当时一些文艺工作者对这部电影表示了肯定,但是为了大局的稳定,民国政府决定下架这部电影。

这部优秀的电影,在上架几天后,就因为“有伤风化”,被下架了。然而讽刺的是,这部电影却在国外大获成功,甚至获得了当年的金奖。世界人民第一次从荧幕上领略了东方文学的奇幻色彩。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4)

二、被埋没的金子

其实,那些反对这部电影的人,不过是衣冠禽兽罢了。在公开场合,他们大呼受不了演员的暴露衣裳,抨击导演思想龌龊,甚至把怒火撒到了演员身上,批评她们行为不检点。

然而私下里,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哪一个不是妻妾成群,夜夜笙歌呢?在吃人的封建礼教下,这些达官贵人们,他们在白天装出一副衣冠楚楚的模样,夜晚里却都是色心泛滥的老油条,如此的社会氛围,怎能容得下解放的思想?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5)

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就在那个荒诞的时代被埋没了,电影的导演也经不住压力,移民到了国外,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届的重大损失。

被尘封已久的民国版《西游记》终究还是发了光。当时,有文艺工作者惋惜如此精良的电影被腐儒的口水淹没,便偷偷保留了原片,一直保留到社会风气解放后,才敢再拿出来。

现在,这部电影的原片被数字化过后,又通过技术的手段被接受,上传到网络上,使广大网友可以一睹民国电影的风采。现代网友们惊讶的发现,这部电影的题材和立意,不但没有任何的问题,在当时还算得上十分的新颖。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6)

为了还原原著中的经典场面,导演反复推敲台词的安排和场景的设计,而且结合民国时期的新思想,删除了部分原著中不合时宜的台词。只是那个时代的观众跟不上导演的思维,完全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了这部电影。

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拍摄技术并不发达。导演便亲自和场景设计师交流,并且安排演员们的服装,由于西游记是一部奇幻小说,在那个没有电影特效的时代,导演甚至想到了用乳胶绳去做蛛网,使得电影里的奇幻场景栩栩如生,如果导演没有被埋没的话,一定可以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7)

三、电影的一次探索

此外,这部剧的演员也十分的值得褒奖,作为民国时期的女子,她们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挑战封建余孽的权威,敢于面对娱乐的压力,让世界第一次在荧幕上见识到了东方奇幻文学的魅力。她们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为此后中国女性的解放做出了榜样。

而且,这部民国版《西游记》和86版《西游记》一样,都没有照本宣科的搬运原著,而是立足在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创编。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8)

融入了更加符合大众认知的通俗元素和部分先进的思想,多方面、多层次的改动了原著,使之更符合影视剧的审美,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佳作。

所以,放眼过去,民国版《西游记》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次可贵探索,他在黑暗中摸黑前行,尽管没有冲破当时笼罩在中国文化上的封建阴云,却为后来者指引了方向。

无论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演员,都在当时重重的社会压力下做到了最好,他们是可敬的先驱者,是中华文化可贵的传承者,对于这些敢为人先的人,我们应该怀有敬意。

是金子终究不会被埋没,它的价值也终于在当今的开明社会中被发掘,如此,也算得上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9)

结语

当今,让世界认识到开放多元的中华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任务。只有让世界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国才能进一步在国际上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

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铺平道路,文化软实力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打好文化牌,是中国复兴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10)

然而,文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开明的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部分人士反对进步思想的言论存在,甚至也有诸如《娘道》这种宣扬封建思想的电视剧流出。

然而,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个社会容得下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封建的阴暗面,已经无法阻碍中华文化的做大做强了。

包容并兼才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那些封建的吃人礼教,终究是打着中华文化的大旗,为了自己的利益服务罢了

85年版西游记电影(最早的西游记电影)(11)

当今,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宽松的创作范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也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民国版《西游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