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总以为把子女养大、结婚成家,自己就可以松口气了,哪知道一切都是新的刚刚开始家有千金,就会更多一种独特的心有千千结从小美女出生开始一生呵护,从入学起步一路提防不良,小心翼翼,如同掌上明珠听一位老兄讲过嫁女儿的婚礼场面,自己养育二十多年的宝贝,亲手交给别人,娶媳妇的男方喜悦自得、快乐溢出,嫁闺女的自己欲语哽咽、泪水强忍,那一刻心情要多复杂有多复杂,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行到岚深云寂处自有幽然别洞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行到岚深云寂处自有幽然别洞天(品悟情怀何处是归程)

行到岚深云寂处自有幽然别洞天

□李密

总以为把子女养大、结婚成家,自己就可以松口气了,哪知道一切都是新的刚刚开始。家有千金,就会更多一种独特的心有千千结。从小美女出生开始一生呵护,从入学起步一路提防不良,小心翼翼,如同掌上明珠。听一位老兄讲过嫁女儿的婚礼场面,自己养育二十多年的宝贝,亲手交给别人,娶媳妇的男方喜悦自得、快乐溢出,嫁闺女的自己欲语哽咽、泪水强忍,那一刻心情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回首有女长成的历程,丈母娘不牛都不行。作为招商银行,结婚谈对象,丈母娘要小心翼翼地把关,甚至孩子的孩子谈对象,还要请孩子姥娘把关,毕竟女怕嫁错郎,这关系到她们一生的幸福。不仅如此,下一代也需要丈母娘悉心照顾照料。从怀孕临产直接接手,开始跨代的亲情延续;你当爷当奶的也不行,一边去,排队去。理由很足,啥叫理由,孩子他姥姥我就是理由。什么时候本姥娘伺候烦了,你再来。

其实,她姥姥有时也很无奈。本来退休很从容,准备在家呆到某个假期节点,不料女儿突然来电,自己只好离家再出发,匆忙来到北京上海或者广东海南,一人独闯陌生的环境,还有疫情常态下的更多不确定。也有一种情况,本来他姥姥带的正欢,爷爷奶奶难得清闲。某天,爷奶突然接到子女通知,娘家兄弟媳妇生了,他姥娘需要回去照看,马上赶来接力吧。这个时候角色互换,孙男娣女自己不领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不然凭啥享受喊爷喊奶的自在与荣耀。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志存高远,年轻时去远方闯荡,让他的人生像水一样漫延,越大越远越好。但是这种决定本身就是矛盾的选择,从子女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后半生已经不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当今时代,子女找个稳定工作已经不易,结婚成家更是变数很大,父母需要随时等候异地召唤。婚姻模式和乡土传统早已改变,以前在农村,男方女方多说十里八里,二十里开外就是稀罕远亲,娘家帮忙带孩子如同走亲戚。现在全乱了,广州女嫁个北方汉,中原男娶个南国女,甚至出国找个非洲黑珍珠、欧美蓝眼睛,一切皆有可能,不仅地域改变、习惯改变,人种也改变了!小区院内住着几位曾经背井离乡、在国外帮着女儿养育下一代的母亲,老人直言:如果不是心疼闺女,谁愿意管个洋鬼子!还有的父母,为了去照顾出外的子女,自己领导干部也不当了,申请提前退休。生有多个子女的父母更为不易,忙了东家忙西家,像个陀螺转个不停,还不能保证一碗水端平。有时需要厮守一辈子的老头子老太婆两地分居,比如大的在新疆、小的在云南,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平息厉害了一辈子的个性脾气,藏起孤独寂寞,老了老了为了子女再出发,开始新的适应。

有些时候传统保守也许就是幸福。本地一位领导干部,强令要求女儿大学期间不准谈外地朋友、毕业必须回来,哪怕工作稍微差点,日常守望图个心安。咋一听感觉不近人情,时间会证明什么才是着眼长远。假如遇上生病住院,即便儿子几个,也有可能相互推诿轮流,多日伺候床前的还是闺女,一切毫无怨言。曾经有人对子女出国、独自留居的老人感叹,这辈子跟没有子女好像区别不大,等于给别的国家生了个孩子,自己只落个虚名。前不久,一位省级主要领导的夫人在家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现实又一次证明子女在身边有多么重要。

中秋国庆或是春节过年,本是团圆团聚的日子,但子女有需求,身为父母只能整理行装再出发;只能人在异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每这个时候,老人会不由自主心生感叹:何处是归程。本地有好几位领导干部,本来在外地交流任职,还可以进一步发展,越是临近退休,越是悟出真谛:灵魂归处是吾乡。不愿再去省城任职,甚至职务也不要了,一再向组织申请:我要回原籍。我来这里任职时是领导干部,老了退休留在这里算什么?我的根、我的魂还在家乡,叶落要归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故乡的高原,籍贯不只是记录在履历表上,从出生那一刻起,家乡印记一生伴随,家乡情结是一辈子的情结。从1921年鲁迅发表《故乡》起,流传百年,依然说不尽的是故乡。在鲁迅所有的作品中,《故乡》是影响最为广泛持久、评价最为确定的作品之一,是百年间入选中小学教材最稳定的鲁迅作品。那个戴着银项圈、西瓜地里、月夜持叉的少年闰土从儿时一直留在记忆。不仅鲁迅,无论是谁,提起家乡都是油然而生亲切,对在家乡任职的干部都会真诚地高看一眼、尊敬有加。在节日酒桌上为了劝酒,老家人对在外的大官也可以直言:老家就没有个事儿,让我们跑跑腿吗?

家乡不只是挂在嘴上,需要体现在行动上,个人再风光只是你个人的荣光,不为家乡做事就不宜对家乡的事情过多指手画脚。某地曾经有一位领导干部,级别很高,在位不为家乡做事,逢年过节回来无人理会,在村里修路时,群众强烈要求撇下他家门口。其实,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走出人才较多的地方,更应该感谢那些留在家乡的人。走出的人一走了之,是留下的他们,在青春的岁月、艰苦的条件,用汗水坚守、支撑着老家的接续发展,推动着乡村振兴。

何处是归程,也许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无法回避的叩问与渴望。为人父母时刻准备着再出发,主人也好、客人也罢、仆人也行,在子女那里不求什么,只有满满的疼爱。行走职场,家乡渐行渐远,在哪里以什么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干了什么事情,可以荣光、可以平常、可以什么都不是。无论你身在何方,何时启程归航,家乡都会以温暖博大等你回来。既然年轻时已经出走家乡,连带父母还要人老再出发,就更应珍惜今天的在位在岗。视驻地如故乡、把他乡当家乡,趁着时光未老干点什么,创造每一天,用今天的努力,留下明天的回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无论你在哪里,无论谁在家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都能在三五月明之夜,都能在佳节来临之际,道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吾心安处即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