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vs金刚谁的战斗更强(其实是东西方文明在)(1)

文/时间之葬

春节档之后冷清的三四月影市,《哥斯拉大战金刚》成了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不但首周票房突破6亿,而且在上映首日的票房占比更是超过了90%。

这部2021年春节后首部引进的好莱坞分账大片,和重映的《阿凡达》一道,不但一扫好莱坞电影过去一年多来受疫情影响在国内萎靡不振的形势,也再度证明了以顶尖CG技术为依托的大片仍然对国内观众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只不过,人们多少会有点好奇,这样一部完全以两大怪兽肉搏互怼为卖点的怪兽片,为何能让观众热血沸腾?

哥斯拉vs金刚谁的战斗更强(其实是东西方文明在)(2)

“最具票房保障”的类型片

怪兽片票房一般都差不了,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放眼过去十年迅速膨胀的国内电影市场,如果要选择一种“最具票房保障”的类型片,也许就是怪兽片。

与《哥斯拉大战金刚》同根同源的“传奇怪兽电影宇宙”的几部前作《哥斯拉》《金刚:骷髅岛》和《哥斯拉2:怪兽之王》都有相当优异的票房表现。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深入人心的《侏罗纪公园》系列,重启后的两部《侏罗纪世界》也都轻松斩获了14亿以上的票房,甚至就连经过简单3D转制之后重映的老版《侏罗纪公园》,也有3.5亿的票房。至于像《巨齿鲨》和《狂暴巨兽》这样典型的B级制作,也往往能以黑马的姿态卷走10亿左右的票房。可以说,这些年来,引进的好莱坞怪兽片几乎无一失手。

值得玩味的是,与怪兽片在票房上的春风得意相比,这一类型的影片在口碑上却并不尽如人意。以国内相对具有公信力的豆瓣评分为例,以上列举的一系列怪兽片,基本上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鲜有能超过7分者,也很少有跌至5分以下者。在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情况同样如此。

所有的怪兽片如此高密集度地落在相同的评分区间,足以说明它们高度趋同的制作模式和表现风格,而后者正是一种类型片得以扎根市场并深入人心最重要的运转法则。类型片的称呼之所以得来,正是仰赖于重复运用一套百试不爽的叙事模式和制作手段,让喜好相同的那一批观众总是愿意进场买单。

一部像《哥斯拉大战金刚》这样的怪兽片,本身就融合了多种类型片的丰富元素,包括科幻、奇幻、动作、灾难、恐怖等等。而怪兽片这个定位高度精准的类型,正是它在票房上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喜欢这一类型的观众都清楚自己想在一部怪兽片里看到什么,电影只需要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即可。

具体而言,怪兽片的卖点无外乎以下几点:令人骇然的逼真的巨大怪兽,由怪兽的威胁而导致的紧张刺激感,以及怪兽所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场面,其程度往往越大越好。抓住了这几点,一部怪兽片就基本上宣告了自己在票房上的成功。

归根到底,如今这个时代的怪兽片,必然意味着大量CG技术制作的怪兽和动作、爆炸场面,而后者始终是好莱坞大片多年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启蒙和洗礼,但这一套电影制作的硬件指标,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至于人物和故事,反倒是被相对看轻的元素。

就以最新的《哥斯拉大战金刚》为例,其评价最高的部分,恰恰在于大幅精简了由人类角色驱动的文戏,而把大部分重头戏全部交给了两大怪兽的武戏。在大多数其他电影中往往容易被诟病的这一举措,反倒是一部怪兽片更容易被认可的原因。

只要观众依然有享受怪兽带来的爆炸级视听震撼的感官需求,怪兽片就注定会有它牢固的一席之地。

当然,对于很多影迷而言,《哥斯拉大战金刚》的成功又并非那么简单。被誉为影史最著名的两大怪兽的哥斯拉和金刚,背后都有更多的故事。

怪兽之祖:金刚

1933年的最初版《金刚》,被公认为是怪兽片的鼻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运用特技制作的好莱坞大片。

对于80多年前的观众而言,银幕上巨大的金刚俨然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当时的制片方就是这么宣传影片的)。影片动用了真人、模型、动画以及最早的特效,营造出极其震撼的视觉奇观,让当时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影院观看一个如此真实的怪兽。

彼时,大萧条的阴影持续笼罩在美国的上空,电影中巨大的金刚代替观众完成了砸烂那个令人失意的现代都市、毁灭无望生活的心理愿望。这一怪兽闯入现代都市大肆毁灭破坏的叙事模式,就此奠定了此后怪兽片的基本套路。

影片的最后一幕,也是史上最经典的电影镜头之一:金刚带着女主角安爬上了当时的第一高楼帝国大厦,站在大厦的顶端一面保护着安,一面与数架飞机搏斗。当它最终寡不敌众从帝国大厦摔落下去的时候,无数的观众在惊叹之余更发出长长的嘘叹。

作为一只凶猛的怪兽,金刚原本理应遭到人们的嫌恶,但是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却都对它给予了同情。那是因为,“金刚”所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和其自身的悲剧结局,都是由于人性的贪婪作祟。正如影片所说,“在它的世界它是绝对的君王,但在文明的世界里它只是一个囚犯”。金刚的英文原名其实叫“Kong”,因为它是骷髅岛上绝对的统治者,所以岛上居民才给它冠以“King”的头衔。

这一点在《哥斯拉大战金刚》里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金刚的家园地心世界,甚至还有属于他的王座。整部《哥斯拉大战金刚》的故事驱动力,也依然是贪婪的人类在背后作祟。可以说,《金刚》在很早就为此类怪兽片及大量科幻片定下了“人类自食其果”这样一个主题基调。

至于原版《金刚》里的“美女与野兽”的设定,同样也成了后来无数人模仿的一个经典模式。美女是怪兽钟情的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让怪兽也能滋长出爱意,而爱的存在则让怪兽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哥斯拉大战金刚》里,传统的美女这个角色被替换成了一个去掉“性色彩”的小女孩吉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吉雅依然是金刚“爱”的人,也是人类与金刚唯一的沟通与交流的纽带。

不少影评人和学者还认为,《金刚》具有超越于其时代的反种族主义色彩。片中金刚被人类绑带到美国的剧情,可以视作对美国从非洲贩卖黑奴的隐喻。金刚作为一只大猩猩的设定,其实就是在暗指黑人。

当年电影上映时,人们都在谈论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当有人得知这个“奇迹”就是一只大猩猩时,竟脱口而出,“难道纽约的猩猩还不够多吗?”可见当时的美国,许多人就是把黑人视作猩猩。种族歧视在当年的美国还大行其道,直到近年来依然是核心社会问题之一。此外,也有社会学家将金刚视作大自然的化身,其所遭受的境遇,正是人类在开拓文明时对大自然肆意破坏的生动写照。

原版《金刚》因其划时代的视觉效果和丰富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视为这一类型的标杆,不但在电影圈拥有无数拥趸,而且也被多次翻拍。好莱坞先后于1976年和2005年翻拍了《金刚》,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更加熟悉的无疑是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后者。杰克逊的这个版本在极大程度上还原了1933年版的故事,只不过在细节上做了更多铺垫,而且利用最先进的CG技术来表现栩栩如生的金刚及其战斗的过程。

更多的电影人受到《金刚》的影响,拍摄出了各式各样的经典怪兽电影,其中就包括曾经让全世界都一度陷入“恐龙热”的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里骇人的霸王龙形象,就深受原版《金刚》里金刚大战霸王龙场面的影响。在杰克逊翻拍的新版里,也浓墨重彩地重现了这场戏。

当然,受到《金刚》影响最重要的后来者,还是大洋彼岸的《哥斯拉》。

怪兽之王:哥斯拉

二战战后,著名特摄片导演本多猪四郎在广岛目睹了原子弹轰炸过后的地狱般的惨状,整座城市被夷为废墟的场面,让他联想起了自己此前观看过的电影《金刚》里的类似场景。拍摄一部类似的怪兽电影的念头就此在本多猪四郎的脑海里滋生,人类的核恐慌和末日危机感,也成为了这部电影必须承载的主题。1954年,《哥斯拉》问世。

《哥斯拉》的故事受到《金刚》的影响,但是其形象却与《金刚》无关,是设计师圆谷英二参考了多种恐龙的形象糅合而成。大体上,哥斯拉是以下几种恐龙姿态的综合:暴龙的直立身躯,禽龙的上肢,剑龙的尾刺与背后骨板,以及鳄鱼般的鳞甲。为了强调哥斯拉与核弹的联系,它皮肤上刮痕般的纹理,正是源于核爆幸存者身上的伤痕。

《哥斯拉》在日本公映的场面极其火爆,一方面是因为其与《金刚》异曲同工的在城市大肆破坏的震撼场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哥斯拉被核辐射污染的出身,极易引起当年日本民众的认同。

第一部大获成功之后,东宝公司迅速启动了《哥斯拉》的续集,从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前前后后共拍摄了十多部。哥斯拉的身形不但愈发巨大,其面临的对手也愈发强大。到后来,哥斯拉不但要与其他重量级的怪兽PK,甚至还要对抗外星怪兽守卫人类和地球。在1962年的《金刚大战哥斯拉》中,金刚就曾和哥斯拉有过一次正面PK,两大经典怪兽的对决也是几十年来整个系列里人气最高的一部,这一点恐怕也正是传奇影业在新世纪后把金刚和哥斯拉悉数纳入“怪兽宇宙”的重要原因。

在大量续集的拍摄过程中,哥斯拉也渐渐摆脱了其最初的核威胁色彩,成为一个中性的存在。哥斯拉在更多时候象征的是大自然,每当人类做出危害自然的尝试又或是地球遭受外星敌人的入侵,哥斯拉就会挺身而出,消灭邪恶的力量,让地球再度恢复和谐与平衡。哥斯拉的这一设定,也被沿用到了如今传奇的《哥斯拉》系列当中。

《哥斯拉》系列电影的巨大成功不但让特摄片成为日本电影界最重要的一股风潮,而且也让以哥斯拉为代表的怪兽,渐渐成为了传播甚广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的特摄片,是日本电影界独有的概念,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运用实景拍摄微缩模型技术的特效片。《哥斯拉》之后,联手创造出这一经典形象的本多猪四郎和圆谷英二两人,又接连制作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特摄怪兽片,前者陆续拍摄了《蘑菇人玛坦戈》(1963)和《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1965),后者则推出了电视剧《奥特Q》(1965)和《奥特曼》(1966)。仅仅一部《奥特曼》的影响力,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随着大量《哥斯拉》电影和其他特摄片的推出,各式各样的怪兽形象也接连问世。包括会变身的摩斯拉、会飞的拉顿、三头巨龙基多拉、机械哥斯拉、来自外星的机械怪兽摩杰拉等等,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的摩斯拉、拉顿、基多拉、机械哥斯拉等怪兽,也都在传奇“怪兽宇宙”中有亮相。

数量巨大的怪兽,俨然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流行文化,这阵风潮不但在日本深入人心,而且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发芽。如今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多位大导,包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吉尔莫·德尔·托罗等人,都是怪兽文化和特摄片的忠实粉丝。斯皮尔伯格收藏了大量特摄片的怪兽和宇宙飞船的模型;卢卡斯更是把特摄技术发扬光大,在自己的《星球大战》系列里让电影特效从此实现了质的飞跃;而新世代的宅男德尔·托罗则在自己有机会时,义不容辞地执导了深受日本怪兽和机甲文化影响的《环太平洋》。《环太平洋》上映时,在全球都把怪兽和机甲文化推上了一波新的高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奇影业开始致力于打造以哥斯拉为核心的“怪兽宇宙”,日本本土也在2016年推出了《新哥斯拉》,并且请到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导演庵野秀明来执导,让最初的东宝哥斯拉形象重回日本主流视野。此后,一系列哥斯拉动画电影陆续推出,哥斯拉大有夺回流行文化王位的架势。

从1933年到2021年,金刚和哥斯拉这两个分别属于西方和东方的经典怪兽,震撼并娱乐了一代又一代银幕前的观众。如今,让这两个身形巨大的家伙在最新CG技术的加持下重新干上一架,的确有理由让全世界的影迷热血沸腾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