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器运行在网络层,主要任务转发分组,实现网络互连。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1)

典型的路由器的结构

可划分为两大部分:路由选择部分和分组转发部分

路由选择部分主要任务根据所选择的路由选择协议构造路由表,并对其更新维护。

分组转发部分由交换结构,输入,输出端口三部分组成。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合适的端口发出去。

路由表一般含有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

转发表由路由表得出,还必须包含完成转发功能的信息。包含要到达目的网络的输出端口信息,和一些MAC地址信息。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2)

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外部网关协议EGP:B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

RIP路由信息协议(距离向量算法)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每个路由器与相邻的几个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通过若干次更新后就可以知道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RIP特点:

1.仅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

2.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主要路由信息(到某个网络的最短距离,经过的下一跳地址)

路由表更新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3)

路由表更新的原则是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这种更新算法被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下面就是RIP协议使用的距离向量算法

R1路由表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4)

R1

路由器R1对地址为X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主要信息有(目的网络N,下一跳路由x,距离d)

1.修改此报文。将下一跳路由改为X(下面以R2为例),再将距离的值加1.

R2发送的路由信息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5)

R2

R2发送来的信息修改后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6)

R2h

2.修改后的R2路由信息表与R1本身的路由表进行比较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7)

R1-2

1.先看目的网络,若原来R1路由表中没有的目的网络,这把该项目更新添加到R1路由表中

2.路由表中有相同的目的网络,比较下一跳地址,若下一跳地址相同则替换该项(保持最新的信息),更新R1路由表。

下一跳地址不同则比较距离。若修改路由表的距离小于原R1路由表的距离,则替换。否则什么也不做。

根据上面的规则得到更新后的R1路由表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8)

R1h

若3分钟没收到相邻路由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路由记为不可达的路由器,即把距离设为16.

什么是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RIP)(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