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体系设定中,“品级”用以区分官员地位高低的等级,基本类似于现今的行政级别。作为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品级”“官职”相互对应,可“一职数官”,也可“一官数职”,但“品级”必须明确,并依据于此给予官员具体俸禄和相关待遇。

除了品级有别外,清朝的官制体系还分为“中央官职”“地方官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级:省、府、县。而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督抚”——总督和巡抚。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1)

清代官员形象

“总督”和“巡抚”

“总督”,执掌一省或者数省行政、军事、经济、监察大权,初制品级为正二品,行政级别为副国级,基本类似于兼任国务委员的地方局书记。鉴于“总督”更侧重于军事,为便于总督能够好地行使职权,乾隆十三年定“总督加衔制”“总督”可加之“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行政级别升级为正国级减。

“巡抚”,执掌一省行政事务,初制品级为从二品,和类似于省长的“布政使”属同一级别。“巡抚”的行政级别为正部级,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委书记。为区别“巡抚”“布政使”,便于“巡抚”更好地行使“一把手”的职权,雍正元年定“巡抚加衔制”“巡抚”可加之“兵部侍郎衔”或者“副都御史衔”高配至正二品,行政级别升级为副国级。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2)

对于“总督”“巡抚”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出特殊说明,两者虽然在级别上有明确差别,但却并不属于上下级,没有明确的统属关系,均直接向皇帝负责。比如“湖广总督”监管湖北、湖南两省,但“湖北巡抚”“湖南巡抚”原则上并不听命于“湖广总督”

“山东巡抚”有何特殊

清朝入关统一中原地区以后,在明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基础上划定18个行省,并逐步设置“总督”,具体执掌一省或者数省军政大权,并于光绪末期正式形成“九大总督”的管理模式。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3)

但需要注意的是“九大总督”的辖区并未将所有行省都覆盖,河南、山东、山西三省就被排除在了“总督”管辖范围之外。(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曾为田文镜专门设置过“河南山东总督”,但并未形成定例。)

在这三个特殊的省份中,山东省又成为最为特殊的所在。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山东巡抚”的初制品级即为“正二品”,要高于其余省份“巡抚”的初制品级——“从二品”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4)

山东巡抚衙门旧址

那么,山东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山东巡抚”的行政级别为何要高于其余行省的“巡抚”呢?

其实,我们从“山东巡抚”的全称中就能得出答案: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三》的记载,清朝“山东巡抚”的初制全称为“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理营田”。康熙四十四年,“山东巡抚”兼管山东河道;康熙五十三年,“山东巡抚”兼管临清关务;乾隆八年,“山东巡抚”加提督衔。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5)

也就是说,“山东巡抚”的官职全称应为“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临清关务兼理营田、河道”。也就是说,“山东巡抚”执掌山东一省的军事、行政、钱粮、河道和营田,并具体负责户部关税之一的“临清关税务”。再加上其兼领的“提督衔”“山东巡抚”的品级实际应为从一品,让其领正二品品级已属低配。所以,“山东巡抚”名为“巡抚”,却是实际意义上的“总督”,甚至还执掌着“总督”都无权干涉的“临清关税务”

清朝后期山东巡抚是谁(清朝的山东究竟有何特殊)(6)

后记

因为黄河经山东入海,有多泛滥于山东境内,所以“山东巡抚”兼理河道;因为山东临海,负责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进行征税的“临清关”又设置于山东境内,所以“山东巡抚”监管这一户部税关,也份属应当。又因为山东临近京畿地区,乃系皇家“不动产”——营田的重要所在地,“山东巡抚”又成为省内“营田”的负责人。

再加上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着拱卫京畿地区安危的关键作用,更使得“山东巡抚”要高于其余行省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三》、《山东通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