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问题一直困扰日本,由于超低的生育率,导致日本步入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阶段,加上如今的日本年轻人宅文化,不断拉低结婚率,单身文化盛行,让日本的出生率“雪上加霜”。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

最近一部重口味日本新片《来了》,通过一个家庭的生育经历,展现了整个日本社会在生养问题的上所遭遇的困境。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2)

首先必须提及的《来了》的导演和编剧中岛哲也。日本作者型导演中岛哲也产量不算高,但部部经典,而且还有振聋发聩的杰作。拍出女性苍凉人生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至今被众多影迷奉为不朽杰作,网络得分保持在8.9分,入选“百佳”行列。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3)

中岛哲也的影片风格突出,喜欢用浓烈的色彩作为底色,人物服装也极为夸张,他非常强调视觉和听觉上的表达,他认为:“影片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演员们的情绪,情感无法表达的地方,才会以动画来补强。”

欣赏中岛哲也的影片时,大量的CG特效,还有类似广告式的叙事节奏,让影片的情绪流动往往高于故事本身,这是中岛哲也讲故事的策略,即先征服你的感官,麻痹其理性防御,再把故事的毒药注入观众体内,令你看完全片后完全被导演的意图和想要传达的观念所控制。

比如2010年,中岛哲也的《告白》就是这样一部“毁三观”的佳作。观众起初无法认同故事人物的行为,但在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被影片传递的情绪牢牢控制后,最终不得不叹服导演刁钻又残忍的道德前提,承认角色的行为逻辑。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4)

另外,中岛还指导了电视剧《私家侦探》和闻名全球的《世界奇妙物语》,这让脑洞打开的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声誉。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5)

继2014年与役所广司和小松菜奈合作刻画变态父女情的《渴望》后,他终于拿出了新作——《来了》。同《渴望》一样,《来了》遭遇了两极评价,目前网络上只有6.8分。中岛哲也极度自我风格化的作品让喜爱这种类型的粉丝爱的死去活来,又会屏蔽掉部分对此不感冒的影迷,所以这个得分并不能完全衡量出影片的成色,更为公允的评判,《来了》的得分完全能在7分以上。

首先,影片依然保持了中岛哲也对于现实“凝视”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6)

影片分为三段。第一段讲述了普通职员秀树和妻子香奈的婚姻与生育经历。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7)

原本看上去美妙的新人婚姻,却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急转直下。秀树外强中干,每天只会在网络上公布自己的育儿经,掩盖自己现实中对于照顾孩子的不用心。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8)

就算孩子发烧住院,他也只是拼命发文,塑造自己好父亲的形象,而从来不在现实中伸手帮忙。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9)

秀树的冷漠让妻子香奈“病入膏肓”,对孩子新生恐惧和厌烦,从一个温柔的女子变为暴躁焦虑的母亲。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0)

她常常把自己锁在卧室中一声不吭,只为逃避照顾孩子的艰辛以及做家务时的孤独。在秀树的博客中,孩子是天使,是最美的馈赠;而在现实中,香奈却感叹孩子是魔鬼,是拖累她一生的顽疾。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1)

但秀树和香奈并不认为他们的育儿方式出了问题,而是怀疑种种不顺是因为孩子被邪魔附体。影片很快进入诡秘的第二阶段。调查员野崎和能够通灵的女友真琴介入了夫妻两人的生活中。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2)

第一部分的悬疑元素与第二部分的惊悚元素很快合力推进,把故事引入了高潮。随着调查的进行,野崎和真琴发现了恶灵的所在,他们虽然极力阻止,但仍旧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3)

救子心切的秀树回到家中,被恶灵逮个正着,命丧当场,死状恐怖。整个影片在第二幕完成了视角的转移,从丈夫秀树的身上转移到了妻子香奈一边,从女性视角出发,让观众看到了两人在育儿和婚姻关系中的另一面。

原来,香奈早就不满秀树的虚伪和懦弱,她认为是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宿命的悲剧,她甚至一度希望自己的丈夫早点死去,她更希望没有生出自己的孩子,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4)

影片在这对年轻夫妻的身上完成了对日本当下生育问题的部分总结。丈夫无法分担妻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家务时的压力与辛劳;全职太太因为长期焦虑而与社会脱节,导致抑郁而影响孩子和家庭;

到了影片的第二幕中段,叙事视角再次转移,直接移除了原本的夫妻主角上,来到了一开始作为旁观者的调查者身上。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5)

野崎是了解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关键人物,他从开始的介入,到最后发现谜底,接纳一切,然后还改变了自己。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6)

野崎也是带有原罪的人,他因为“害怕失去,所以选择不去拥有”,他的女友曾经怀上了他的孩子,他却选择了放弃,用手术终结了自己孩子的生命,也葬送了自己的 爱情。他的女友真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生育,这是她心底永久的痛,也是横在两人感情面前的最大难题。一方面他们对秀树夫妻的死亡负有责任,另一方面,他们也因为“孩子”而不得解脱。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7)

他们也一再认为,是邪灵附体毁了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影片第三幕,真琴的姐姐琴子登场,她以驱魔师的身份召集全国法师集合,目的就是驱赶走附体孩子身上的恶魔。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8)

影片用了长达30分钟时间来呈现这场盛大的驱魔仪式,堪比韩国经典影片《哭声》的气势。通过三幕戏的逐步抬升,观众终于明白,中岛哲也不过是用驱魔仪式包裹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悲剧故事。那些恐怖元素负责营造不安的氛围,象征化的表现育儿时的种种困境,已经父母内心的惶恐与失常;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19)

惊悚元素同样为故事服务,通过视角的转换,从各个方面展现育儿悲剧的完整成因。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20)

电影片名为“来了”,那么究竟是“谁”来了?片中,中岛哲也继续送出了大尺度的血腥场面,突然而来的肢体断裂,猝不及防的鲜血飞溅,还有类似《咒怨》一般,压迫的人踹不过气的惊恐桥段。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21)

对于这些“驱魔”和“附体”的乱力怪神,完全可以看做是失格父母在精神崩溃边缘的“幻觉”与恶梦。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22)

全片最为恐怖的地方还是在第三幕的大型驱魔仪式结束后的凄凉,无论是养育孩子失败的年轻父母,还是未有尽到养育孩子义务的中年男女,或者前来驱赶邪魔的老者,统统死于非命。

中岛哲也对所有在生育问题上没有尽责的人给出了惩罚。没有养育好的父母;没有去养育的成年人;没有给予他人养育支持的老人,统统成为了影片中的“反面角色”。片尾,带有原罪的野崎,失去生育能力的真琴接纳了被看作恶魔的秀树一家的孩子。

不想给孩子看的四部电影(养不好的孩子等于被附体的恶魔)(23)

孩子是恶魔,还是天使,归根结底还要看养育他们的“父母”。而“父母”也能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去赎罪,洗脱自己曾经的罪孽,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要小看《来了》,影片融会贯通了多种类型片元素,重视视觉和听觉娱乐性,而且用层次丰富的文本隐喻了社会问题,能够做到如此复杂的结构,没有大师级的调度和平衡能力,估计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另外,该片的社会学意义完全可以跨出日本,对中国当下的父母提供指导意义,同时也传递出令人不寒而栗的高级恐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