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孔子的论语诚信在交友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孔子的论语诚信在交友中的重要性(论语学习笔记361孔子的交友原则)

孔子的论语诚信在交友中的重要性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孔子发挥他特别善于总结的优势,本章开始连续几章高水平提炼总结出交友的三好三坏;个人爱好的三好三坏;侍奉君子时说话三个注意事项;修行者三个年龄阶段的注意事项;躬行君子应该敬畏的三件事情;不同人的学习层次以及君子要思考的九大问题等等。有没有发现中国人在做总结时最爱用的数字就是“三”。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不多不少说三条。少了显得敷衍,不够正式;多了别人记不住,也没有抓住重点。

孔子的交友原则

本章孔子讲交友的原则。孔子说朋友可以分为益友和损友两大类,每类各有三种,三种益友和三种损友。三种益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正直。谅:我们前面讲过,是诚信的意思。多闻:见闻广博,见多识广。三种损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便辟:惯于走邪道。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便侫:惯于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朱子注:“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论语集注》)朱子把两组概念对应着来理解,便辟之人喜欢显出威仪而不够正直;善柔之人善于媚悦他人而不诚信;便佞之人惯于花言巧语而没有真实的处事经验。

未有不须友以成者

《诗经·小雅·伐木》中的诗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说,鸟嘤嘤地叫着在寻找自已的伙伴,比喻人们在仔细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毛诗序》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程颐弟子尹焞,字彦明,著有《论语解》。他引用了《毛诗序》的句子来说明交友是如此的重要。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论语集注》)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不需要朋友的帮助而取得成功的。而交友好坏如此,怎能不慎重呢!现代社会尤其需要朋友的相互协助,没有朋友就难以发现自己的过失。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就很难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就是成功之路上的大患。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荀子·修身》篇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指出我的缺点且批评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人生道路上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并且还能中肯地给予批评意见和建议的人,是非常难得的畏友。他们往往是师长、兄长之辈,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人。他们以其人生经验为蓝本,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不仅仅是友,可以称之为“师”。成长中的人很多时候并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一样,身在事中的人很多时候也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所以能够看到并肯定我们的成绩,还能给予恰当赞赏的人就是我的朋友。相反,那些只说好听的,发现了我们的过错也不讲,甚至故意为我们的错误找借口,帮助掩藏,阿谀奉承让我高兴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

各种朋友并不会在脸上贴上标签,现实中要去判断益友或是损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交友的原则问题上,我们要记住孔子说的话:“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道客村曰:

友需正直与诚信,见多识广互助行;

便辟善柔与便侫,闻之绕行不同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