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茶的非凡生命力(传统藏茶与黑茶)(1)

传统藏茶的非凡生命力(传统藏茶与黑茶)(2)

智识讲根据

因果究原由

传统藏茶(史称南路边茶)比黑茶历史更久远,也常被尊称为“黑茶的鼻祖”。从当前的收藏角度讲,二者同属黑茶类,收藏均按年份(越陈越好)与品质确定价值。但传统意义的藏茶与黑茶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我们集中在十个关键方面来讲述两者的不同。

一、原料产地:藏茶原料产地为四川雅安境内的蒙顶山脉和周公山脉,属典型的强调地标性高山茶园,黑茶是普通广泛概念上的茶园。

二、原料种类:藏茶为典型的地标性高山小叶种茶树,原料稀少产量低;黑茶的原料多是黑毛茶,为中大叶种茶树,原料较多产量高。

三、取材特征:传统的藏茶基本采摘于谷雨前后的一芽三叶、四叶、五叶,夏秋季成熟茶叶以及秋季的红苔,以前历朝历代均受中央集权控制;黑茶以粗制老叶为主,有的黑茶又称为茯茶,是因为采于伏天,以前产量主要以消费市场为主导。

四、制作工艺:藏茶制作工艺极其繁杂,耗时极长(传统优质藏茶制作技艺流程长达三年左右),五大工序下30多道工艺;黑茶加工制作工艺始于四川,后传入湖南及其他制作黑茶的产地,相比简单得多。

五、杀青工艺:藏茶是蒸青,黑茶主要是炒青。

六、发酵工艺:藏茶是全发酵(前发酵期最短6个月),先发酵后成型,再陈化发酵;黑茶是后发酵茶,先成型(成型前渥堆只约60天,各地各厂均有不同),后陈化发酵。

七、汤色口感:藏茶“红浓陈醇净”,茶红素含量较高,茶汤晶莹剔透、泡沫更加丰富持久,口感圆润醇和;黑茶颜色相对偏暗,茶汤颜色偏橙色,口感偏硬略显清生。

八、包容性:藏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茶汤可以完美融和酥油、牛奶、盐等食材,长时间熬煮后叶片不糜烂、可原型分拣。黑茶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相对较差,茶汤不能与酥油、牛奶、盐完美融和,不适宜长时间熬煮。

九、茶性:藏茶更为温和,茶碱和生物碱略低,藏茶中有益健康的主流菌群是大量的酵素,相当于现代生物工程学所指的维生素B族,分解葡萄糖的葡萄糖酶也很丰富,人体需具备的七大酶系,藏茶中就有六类,对人体的健康功效比较全面;品质优良的传统藏茶是极少有的适合老少妇孺、孕妇和幼儿都可以全天候饮用的一种生态茶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和鲜奶、酥油完美融合的原生态茶汤。黑茶由于大叶种和后发酵的原因,茶碱和生物碱相对较高,有益健康的主流菌群种比较少而简单;老少妇孺、孕妇和幼儿等饮用禁忌较多。

十、诞生时间:早在唐朝就有对藏茶的文史记载,时称“火蕃饼”,黑茶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晚了整整一千多年。据记载,十五世纪中后期,安化依照四川藏茶(时称乌茶)制法,加以改造,制成黑茶,才始有“黑茶”之说。而据目前最新的考古发现,茶叶至少在1800年前就已经到达青藏高原西北部的阿里地区:在公元前1500年象雄都城附近(现阿里地区)的古墓中,出土了绣有汉字的“王侯铭文锦”、黄金面具、茶叶残块和青铜器皿等文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以当时的运输、饮用条件来看,阿里地区挖掘出土的茶叶残块,就是一种具有发酵特性的、紧压型的茶品,充分的证据说明,这与我们现今所说的“传统藏茶”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地大物博认知讲道

物各特性取舍究理

了解“传统优质藏茶”的更多知识,敬请关注【品藏茶坊】的相关内容,欢迎留言进一步交流。

天地上下有横纵

草木大小分细粗

传统藏茶的非凡生命力(传统藏茶与黑茶)(3)

传统藏茶的非凡生命力(传统藏茶与黑茶)(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