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记者 蔡宇丹

疫情管控之下,如何让物流这个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重新畅通起来,保障制造业复工复产?如何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措施确保供应链不受大的影响?在这场正在进行的供应链保卫战中,数字化成了不可或缺的手段,而让数字化技术充分发挥效能,背后是一场政府治理能力的比拼。

1. 跨省物流的艰难行程

山东省供应链试点 山东浙江在行动(1)

4月14日上午,永昌物流在济南桑梓店4.5万平方米的货场上,7辆装满货物,装载量达30吨的大货车,正在等待发运。

作为山东省零担物流的龙头企业,永昌物流最繁忙的货运线路,通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济南-杭州这条货运专线,正常情况下15小时抵达,现在需要两三天,路上随时会堵。按照现在的物流速度,临工重机的货物将面临滞留和积压。

对接临工重机物流运输的项目经理现在正到处找司机。跑一趟杭州原来运价8000元,现在涨到15000元都没人愿去。

临工重机的矿车销量全球第一,产品从高空作业机械到矿山挖掘机、矿车,仅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厂商就有上千家。因为就近布局,原材料端供应问题不大,问题卡在怎么把产品运出山东。

临工重机的产品销往长三角的不少。现在,司机去一趟江浙沪行程码就带“星”了,回来得隔离7天或者14天,成了“一次性消耗品”,隔离期间没有任何收入。

现在,跨省长途运输充满了不确定性,各地防疫政策都不一样,并且随时在变,对零担运输影响很大。由于浙江嘉兴封闭了高速路口,目前永昌物流的济南-嘉兴这条货运专线已经暂停。

沿途高速路口和服务区封闭,带给司机一大问题,就是无法正常补给、休息,无法执行开车4小时休息20分钟的规定。几天前,一名从济南到张家港的送货司机就在路上憋了3天。

目前,江苏采用设备拍摄车辆车牌,调取行驶轨迹,而不仅仅看行程码,有的地方查15天内的行驶轨迹,有的地方查30天的,即便途中过境上海,不超过4小时,行驶轨迹也会体现出来,这时即便核酸检测报告正常,也无法下高速。

在江苏,货车下高速时要办各种手续,车辆要有通行证,行驶轨迹要符合,下了高速要做抗原检测,如果提前不了解情况,一旦被劝返,车辆在附近转一圈补上手续后重新排队,这就需要一天时间,这种情况下,常常造成货车沿高速路口排一二十公里长队,堵六七个小时。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就面临丢单子的风险。客户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很可能就近选择周边厂商的产品,就近布局供应链。长三角在工程机械领域实力雄厚,江苏有徐工,杭州有鼎力,都有可能趁这个空隙和临工重机抢市场。

同样的情况,对于山东的企业也是如此。

疫情之下,来自供应链的变动成了企业关注的头号大事。

2. 最先受影响的是长链条生产供应链

临工重机销往海外的产品,一般通过青岛发往海外。现在,青岛港和董家口也面临“拥堵”状况。

疫情在全球各地不间断反弹,港口物流供应链持续受到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海运B2B电商平台海运在线援引专业数据显示,4月11日,有222艘干散货船舶在上海附近海域等待,较一个月前上升了大约15%。宁波舟山附近海域等待的干散货船舶数量为134艘,较上月上涨0.8%;在上海和宁波舟山附近海域等待的集装箱船舶较上月增长了17%至197艘;日照、青岛附近海域的船舶大幅上涨了33%至121艘,这些数据意味着上海、宁波积压的货船被分流到了山东。

蝴蝶的翅膀在扇动。在全国布局了102条货运专线,以服务制造业为主的永昌物流,深切感受到这张供应链“大网”上的每一处细微变化。

4月13日,滨州“摘星”,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对于滨州这样刚刚解禁的城市,各地防疫政策不一样,零担很难走货,地处邹平的全国大型玉米油生产商三星集团的生产和运输受到一定影响。

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发往江苏的13米车型的大货车,以前一车运费6000元,现在涨到10000元。

按照多个省市的防疫政策,比如跨省运输的大货车到了江苏后,由当地客户办好各种手续带车来指定地点接货后,必须原路返回,这样鲁A的大货车就无法在当地配货,空车返回导致成本大增运价大涨。

物流成本暴涨,生产企业根本无力承受,短时间内,非重要客户延缓发货,重要客户减少发货量,生产企业可以自行消化成本上涨。但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就会导致生产企业减产或部分停工。

物流断流,运价高涨,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长链条的生产供应链。

目前,济南发往福建石狮、宁德的运费一车由1.2万元涨到1.8万元,从上周开始,邹平裕航合金发往比亚迪在福建宁德的装配工厂的货运量出现了下跌。

一般而言,汽车厂商为保证供应链稳定,一般采用AB双供应商制,灵活调整库存,但目前情势下,即便AB方案都很难正常实施。

从山东邹平到福建宁德,正常情况下,比亚迪下单后,交货期为2天,否则会影响到比亚迪的生产线。但目前情况下,长距离供应链受到不可控因素影响太多,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将会深度影响国内供应链格局,带来供应链重构。

3.精准滴灌:青岛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突击队

供应链的变化,已经对高度敏感的汽车产业造成影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处于停产状态,上汽集团部分工厂也被迫停产。为稳住经济正常运行,避免对供应链造成进一步损害,很多工业大市已经紧急行动起来。

从4月11日起,青岛市工信局组织了连续5天的工业互联网复工复产“场景周”活动,52.1万人次线上参会,线上线下同步对接。当地政府部门希望这能成为一场助推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的“及时雨”,“让供需两侧在‘云端’相见,让工厂设备活起来,在春日的青岛‘精准滴灌’”。

山东省供应链试点 山东浙江在行动(2)

山东省供应链试点 山东浙江在行动(3)

山东省供应链试点 山东浙江在行动(4)

一部电梯至少20多个组件,上千零部件,每个部件都是定制的,涉及70余家上游供应厂商、16家下游物流承运商。这家电梯制造商华东物流中心能够有序运作,背后一整套数智化物流供应链系统极大增强了供应链韧性。

但技术平台要发挥作用,首先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治理水平。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的防疫政策都不一样,除了出示绿码、行程码,24小时或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等,各地发的码不互认。

这种情况下,首先是区域间信息要打通,能够开放共享;其次是各地区治理能力要与数字化技术配套,和现实场景结合,和各地差异化相匹配。

16日,传化货运网接到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在传化货运网上开发一个实时发布各地政府最新防疫政策的窗口,让司机能够及时了解各地最新防疫政策,走到哪就知道哪个高速路口开了哪里封了,哪里需要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哪里需要48小时的,提前做准备。现在,传化货运网已经在加紧对接浙江、四川等多地政府防疫部门,链接政府防疫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动态发布各地防疫和物流相关防控举措。

这次现场调研中,袁家军特别强调要抓好省级协调,建立跨省协调机制。他表示,跨省机制要做好,中转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

目前,在浙江、江苏、湖北、江西、山东、福建、吉林、内蒙古等多个省市,10余个传化公路港被指定为防疫应急物资和生产生活基础物资的集中转运点,成为疫情期间城市的重要物流中心。政府给这些场站配套专项政策,比如办理通行证,防疫资源充分投放,以保证基础服务。山东淄博市依托淄博传化公路港建立了3.5万平方米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配备了持有省内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的各型车辆40余台,有发货需求的工业企业在淄博市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注册并发布信息后,中转站里的物流公司再根据平台货源匹配货运车辆。

一场与疫情赛跑的供应链保卫战已经打响。

4月11日晚,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等。

4月12日24时,杭州、义乌等地恢复部分已关闭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

4月13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最新通知要求,13日24时前,对目前关停的高速路口进行适当调整,恢复其中40%,即52个道口正常通行。

4月15日,在吉林省抗疫阶段性总结大会上,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提出将传化长春公路港列入全省首批复工复产企业,研究政府联动传化公路港审批发放物流通行证举措,充分发挥公路港等公共性物流基础服务设施作用,打通物流堵点。

4月16日,上海经信委已经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在白名单上,290多家停产企业中,有上汽、上海大众、上汽通用等诸多整车制造商和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被列为了“必须复工的停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