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梁晓英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一位在河南郑州某汽车连锁企业工作五年的同学,前几天突然打电话说自己降薪了,原来的薪酬是15000 ,现在只发基础薪酬6000元,要么接受,要么自动离职。

我们关系不错但日常也不太联络,这次是因为他隔离在家之后主动联系,沟通的不是业务而是说他的公司可能快撑不下去了,最多还有一个月。

同为汽车行业服务者,深知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

门店关门、人员失业,这是疫情当下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

还记得在学校上选修课的时候,导师给我们讲到了著名的“飞轮效应”,意思就是说做事情,做生意起步的时候很难,但是一旦高利润、高效率的动力源进来,飞轮就会越来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但与此同时这同样也暗示着:一旦飞轮慢下来,我们将很难再度重启,最终极有可能走向生锈、氧化直至灭亡。

在汽车后市场,这个效应十年前我们想象不到,五年前我们感受不到,但是从三年前,2019年至今,我们社会各个行业出现了萧条期,因为黑天鹅疫情,全国的汽车服务门店越来越多的转让和关门。

据统计,全国汽车服务门店转让数量最多的城市长春排第一,郑州排第十。

修理厂的亏损原因(营业额从12万降到4万)(1)

这还不包括因为疫情封控门店或者人员无法正常营业的门店数量。

一旦门店陷入了进店量死海,经营困局,我们将如何度过危机?

先来看一家位于三线城市、只有3个人的汽车维保店,从2021年11月份至2022年4月15日半年的营业数据。

修理厂的亏损原因(营业额从12万降到4万)(2)

门店面积160平,三个举升机工作,主营业务是快修快保,一个月门店盈亏平衡点在5.5万左右。每天我们沟通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

难道我们汽车服务门店和从业人员真的就在疫情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了吗?

最困难的时期,正是人员、门店和修理厂练就一身钢筋铁骨,浑厚内力的最佳时期。

伟大的企业都是熬出来的,同样对于我们经营的修理厂来讲,在疫情时期也需要熬。

一、积极的心态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经营修理厂多年,在经历了时代、年龄和行业的变革以及疫情的冲击,有很多汽修人对汽车行业失去了信心。

员工不好招聘,不好管理,这让很多60、70、80年代起家的修理厂老板很是苦恼,学费也交了,外援也请了,总感觉一地鸡毛。过往的辉煌不在,现实的行情让人无可奈何。

任何一个行业都缺人,与其到处招人不留人,不如自己培养自己用。

为什么留不住人?

大部分修理厂的架构都是这样的:学徒-小工-中工-大工-师傅-老板。真实的工作岗位是老板兼职师傅和大工,小工就算中工,还能干一部分大工的活。

小店希望能像大店一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却没有实力去扩大团队。大店更希望有小店的一个人干三个人的工作拿两个人的薪酬状态。

所以,期望值不一样,疫情当下,没有情怀和远方,只有现实和生存,这也是现阶段从业人员流失的根本原因。

大部分修理厂老板都是当年的维修技术能手,就连现在经营不超过三年的老板都是在某门店或者公司工作过的佼佼者。

所以想想我们当年是怎么离开原单位,就不会抱怨现在的员工没有忠诚度。只要店还在,能交得起房租,与其到处挖墙脚空降甚至被员工行为绑架,还不如自己培养一茬又一茬可用的人员。

怎么培养这是汽修厂老板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习惯和工作技能。

很多修理厂在招聘新员工学徒或者中工的时候都是散养模式,任其自生自灭,等到有一天新员工提出离职,只是象征性的给员工谈谈理想和规划,最后再来一句现在的员工真真不行。

修理厂的亏损原因(营业额从12万降到4万)(3)

修理厂的亏损原因(营业额从12万降到4万)(4)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培训授教他们工作习惯,从上下班考勤,晨会和夕会,再到维修保养施工流程,每周,每月进行考核比拼,给新员工以适当的压力和紧迫感。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以后,员工的行为规范会自觉代表修理厂的元素,有人再想挖走或者自动离职就很难了。

二、全员参与做宣传

规模大,硬件强不如全员都会做宣传。

干一行爱一行,工作是为了生活。在全民做IP的时代,依然有人有门店不愿意发朋友圈,不愿意发抖音,每天只会悄悄的浏览别人的朋友圈,刷别人的抖音。

在修理厂我们有不同的岗位,从技师到接待,从前台到办公室,从学徒到老板。

在疫情时期,所有人的工作内容和想法,都要尽可能的展示给客户,从而才能唤起客户的潜在需求,创造可能成交的机会,直到客户进店成交为止。

从之前的抖音矩阵,到后来的品牌宣传,再到现在的准而告知,越来越多的修理厂都在尽可能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

这样一来,门店的所有员工扩大了客户群体,也同样熟悉了业务流程,为了让车主进店,每个人都需要主动独立的思考。

汽车服务本身是个技术专业高度集中的行业,本质是把技术出售给有需求的车主,如果不能通过技术来销售产品或者产生价值,在现如今只能让一些不入流的外行钻了空子,坏了风气,自己只能抱怨客户变了。

在疫情期间,让员工懂得车主有多重要,修理厂经营有多难,这种经历和体验是很重要的。

三、学习汽车维修技术

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值钱。

我们把汽修厂的员工分为两类:汽车护士和汽车医生。

汽车护士是可以做常见的维护和保养,能够熟练拆装车辆易损件;汽车医生则是在汽车护士的基础上能够独立通过故障现象,电脑数据进行车辆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这几年全国的行业连锁风让汽车后市场饱受热议。很多做养护的门店客户评价是服务好,对于技术几乎没有提及;很多个体汽修厂有技术但是却被评价脏乱差。

汽车服务从简单的拆装到复杂的诊断,这里面包含的是丰富的熟练度和专一的技术能力。

疫情期间修理厂如果能够将常见的车辆异响、抖动、费油、电路功能失效等故障学习和分享出来,一方面,提高了自身技能熟练度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客户在仔细看完听完你的分享以后,他们也会对照自己的车况进行需求反馈。

抖音视频上有这么一条评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全网的修理厂都在讲清洗发动机积碳。

原因是之前的发动机积碳看不见摸不着,这几年有了内窥镜,而积碳又是导致发动机油耗高,噪音大,甚至拉缸烧机油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家都在清洗积碳降低油耗的时候,车主不可能不想检查一下自己汽车的积碳。

如果你没有清洗积碳的设备和技术,那么你曾经的忠实客户无意间就会流失成为他人的客户。再比如发动机故障灯,读取数据流,车型通病等技术,这都是吸引客户进店的法宝,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技术,凭什么车主的生意让你做。

四、从头到尾控制成本

接触过很多修理厂老板,从来不喜欢算账,更不愿意去对账。

银行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门店经营同样。

盈亏平衡的因素有可控和不可控,在疫情期间,当收入小于支出的时候,进店量和客单价逐渐减少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控制各方面的成本。

除了人工成本不随便降低以外,我们常用的易损件:清洗剂,防冻液,玻璃水,毛巾,手套,办公用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等的日常措施都必须要杜绝浪费。

门店的配件包装盒,空油桶,更换下来的刹车片,减震器,火花塞等可回收的部件都要进行管理,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的控制开支。只有这样才是提高门店收益最切实有效的行为。

五、提高生产效率

汽车服务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目前来看有以下因素可以改变:

零配件查询速度,报价时间和送货时间;

故障诊断和确认时间(技术提高方面);

零部件拆装时间;

质检交车办手续时间。

这些因素组成了汽车服务的内容,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把这些因素提炼成流程,靠人人会跑,只有靠流程才能形成专业和口碑。

当进店量不足以让门店进行全负荷生产时就会有闲暇的人员出现,我们的做法是要不断的营造门店热销的氛围。

手头没有施工车辆的人员可以进行设备维护,可以进行门店布局规划,可以清洁美化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以进行统一的思想培训,尽可能的统一全员的价值观,使大家有统一工作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应对危机。

六、构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工作期间是同事,工作之余有的是朋友有的是路人,尤其是现在90和00后为主的员工群体,下班以后大多数以手机电子产品为伴,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如果门店能够不断的使用向心力的活动让大家在一起共同参与,那么工作的氛围就会少一些隔阂,多一些配合。

修理厂的亏损原因(营业额从12万降到4万)(5)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年轻人需要的是表现机会,趁着春暖花开,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甚至集体王者吃鸡都是很好的拉进员工之间的举措。

有些人觉得打游戏是不务正业,有些人觉得团建必须是集体聚餐大吃一顿,殊不知团队的打造是需要一个有共同爱好和深刻记忆的追求来支撑。

七、每日全员总结工作日志

总结成文,就像我们上学时候要复习一样,有些人擅长表达,有些人不善于表达,但是通过写,几乎所有人都会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

每天下班打卡以后,每个人把今日的工作在钉钉软件里做一个总结:今日完成的事项,今日未完成的事项,今日做的好和不好的事情,以及需要支援和协调的问题等等。

多一些互动,少一些追责,每一名员工都知道今天厂里面发生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出现上传下不达,晨会夕会仅靠一人讲。

如果能够发现善于总结和想法的人,这未尝不是我们选人的一种方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几年因为疫情,我们汽车服务门店的经营和个人一样,要把逆境作为动力,实现更大的飞跃。

等而不靠,做最大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