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获得19.9元充值100元话费券”......不少消费者近日投诉称,不良商家故意在话费充值中给消费者挖坑?商家以插件方式,将话费充值套路寄生在一些网页或App旁边的插栏、支付结果页、跳转出的页面等位置,甚至劫持系统后以垃圾广告形式出现,让消费者掉入充话费陷阱;本来是充话费,但消费者充值后要么什么也没收到,要么收到的是门槛极高的消费券。律师认为:这类广告纯属虚假广告,商家受到处罚的同时,监管不能缺位。

充话费套路,充19.9元返100元话费多人被骗

“恭喜你获得19.9元充值100元话费券”,近日,刘女士在某知名小程序平台充话费后,在一抽奖活动中,跳出一优惠活动链接,称充值19.9元话费可立返100元话费。想到是大平台,应该没问题,就付了款。没想到,付款后链接就不知哪里进去了,充的钱也没到账。

69.9元充200话费的骗局(充话费骗局套路深)(1)

有同样遭遇的王先生说,之前也遇到过这种充话费骗局:正要充话费,某宝的广告就来了,点开页面,拆开红包后,马上弹出一个消息,获得了100元话费券,而话费券只需要19.9元就可以获得。

点击页面,左边是49.9买50元话费,按钮是暗色的;右边是199.9元买200元话费,按钮同样是暗色的;只有中间的选项是亮的,而且还是19.9买100元话费;三选一对比选中间选项。点了充值后,发现是买他们的优惠券。下载App使用100元话费抵用券。而100元话费券则是15张话费优惠券,包括10张“满100减5”和5张“满200减10”,100元话费券需要15个月才能用完。每个月只能使用1张,且首个月只能使用“满100减5”的话费券。限定至少15个月才能用完的优惠券,有效期仅有1年。各种套路给套进去,有种上当受骗感觉。

69.9元充200话费的骗局(充话费骗局套路深)(2)

多以抽奖形式出现,70%的人被骗后不愿深究

类似“19.9元或29.9元充值100元话费券”的促销信息,除了在小程序发帖引流外,多在各种大平台以“抽奖中奖”形式出现。

有网友透露:在这种套路话费充值中,大部分人下单以后,都会将页面关闭,然后等待充值到账,粗心的网友估计就当时就忘了这个订单。

69.9元充200话费的骗局(充话费骗局套路深)(3)

如果你发现你的100元话费一直没到账,想找到当时的页面查询情况,根本找不到这个活动的入口,因为这个是第三方的广告投放,不是官方活动。想要退款,去找客服,然后在一堆无效沟通以后,要么耐心耗光,要么找到解决方法,客服会告诉你要去广告页面中指定的APP中登陆,然后才能申请退款;但是,估计起码有70%以上的用户因嫌麻烦不愿深究;大多数人要么没意识到问题,要么没有耐心走到这一步。

69.9元充200话费的骗局(充话费骗局套路深)(4)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充话费广告大都是利用技术手段,以插件方式寄生在一些平台网页或App旁边的插栏、支付结果页、跳转出的页面等位置,甚至是在劫持系统后以垃圾广告形式出现。

充话费多依附大平台,忽悠消费者交“智商税”

通过媒体报道发现:不少“话费充值”套路广告,是发布在知名度较高的平台上。有网友质疑,这些形形色色的App之间极有可能互有关联,或者不断改换名称和图标后重新出现。但一些平台为其引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背书。正因如此,出于对平台的信任,不少消费者放松了警惕,最后掉进了提前挖好的消费陷阱里。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量网友投诉称,从最初的缤纷礼App,到奇迹拆拆乐、易惠购、美易添等App都是用的送话费的套路。

这些App大多只是个壳子,普通的应用商店无法下载到,且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运营无法登陆。网友看似领到了百元话费券,但实则最多能用掉1张“满100减5”话费券。而随着App下线不能登录,尚不能使用的其他话费券自然也就打了水漂。支付了19.9元或29.9元话费后,实际只能享受到5元的优惠,不断如此套取会员费,是这些App的唯一目的。

网友认为:充值平台为提高营收,准许商家在自家地盘发布充话费营销广告,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不良商家发布虚假话费充值广告熟视无睹,则有违诚信守法经营商业伦理。

故意给消费者挖坑,平台和监管部门不能任其妄为

这种行为涉嫌以提供隐藏优惠券和返利的方式吸引用户下单,存在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挖坑式充话费广告其违法侵权属性非常明显,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充值平台在这方面没完全尽到守土有责义务。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充值平台允许商家在自己地盘上发布此类广告,实际上充当了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在明知此类广告含有虚假或误导成分的情况下,充值平台仍然为商家发布此类广告,理应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而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则需依法约谈相关充值平台,及时查处其虚假宣传、消费欺诈行为,加大曝光典型案件的力度。也以此来警示消费者,倒逼平台经营者恪守法律底线,规范广告营销行为,为消费者营造诚信、安全、公平的话费消费环境。不良商家故意在话费充值中给消费者设坑,于情于法都不符,不能任由其恣意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