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

唐颖中

棉籽油哪里产的最好(棉籽油图)(1)

秋天,摘完地里的棉花,挑到镇上扎花厂扎成白云朵儿似的棉花,黑褐的棉籽担回大队油坊榨油,然后生产队给大家分棉籽油。身为知青的我能分6斤,我好高兴,用洗净的农药玻璃瓶装着,稳当当地搁在床底下。

棉籽油炒菜,白菜萝卜炒得泛黑,不经看,但吃起来口感香香中略有些麻麻的味道,棉籽油炒米饭也好吃,但有点儿奢侈,费油舍不得。平日里,我得省着吃,回城探亲时带一二斤给家里,母亲很高兴。

那时花生油较少,但因为生产队种棉花很多,所以一般吃的是棉籽油。傍晚村子里腾起袅袅炊烟,行走在农家的房前屋后,微风里时不时嗅到棉籽油炒菜的清香。偶尔来了在别的村子里插队的知青同学,最好的款待就是从农家买几个鸡蛋,用棉籽油炒鸡蛋饭。吃着香喷喷的炒饭,心里感觉非常满足。

春天,时有挎相机的人穿行在田里替人照相。那时我们知青每月从大队定额领取2块3毛钱补助,这钱需要买米和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所以每月所剩无几。见到照相的,心里痒痒,可是没钱。照相的说,没现钱也行,用棉籽油抵。于是拎半斤棉籽油照了一张田园风景像,照片现在还留着。

那个票证年代,日用品一概凭票供应,喜欢看书的我,每月的煤油尽管省了再省还是不够夜里点灯用,于是用墨水瓶装点棉籽油,再放入一根棉花绳搓成的灯捻,就成了一只油灯。春去秋来,棉籽油灯下,我读了《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等好书。我无意知识改变命运,但那些书让我那迷茫的心灵得到些许的承载与依托。而今我依然坚守着对文学的爱恋,得感谢棉籽油一点一滴燃烧发出的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