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春节是为了庆祝一年的开始。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庆祝新年的习俗。中国人想吃饺子和年糕。西班牙人新年吃葡萄;丹麦人会扔盘子;厄瓜多尔人要烧稻草人。可见,新年到来,辞旧迎新是所有人的共识。
只有中国人发明了中秋节。想起来,这个节日有点奇怪。农历八月十五既不是一年的开始,也不是一年的中间。为什么中国人在这一天庆祝节日?
节日离不开仪式,尤其是在古代。节日的核心往往是某种仪式,比如祭祀太阳、月亮、山川、祖先等等。举办仪式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所以很多仪式一开始都是垄断的,这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中秋节也是这样。
拜月在古代之前非常流行,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自然无能为力,缺乏科学知识来解释,所以人们才会有“万物有灵”的观念,对自然充满敬畏。这种敬畏很简单。我祈祷对方不要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原始人崇拜月亮,并不偶像化。祭拜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向月亮跪拜。比如晚上走路看到月亮升起,就不再磕头鞠躬,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复杂的手续。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秋节就像一本账,我们会把各种美好的想象存入这个账户。
接下来,我们打开这个账户,看看中国人在这个“意义账户”里都存了些什么。
最能代表中秋节的一定是月饼。今天中秋节,其他习俗可以省略,但总要吃一口月饼。
月饼是怎么来的?关于月饼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把号召起义的纸条藏在面点里,约定八月十五日联合起义。后来,为了纪念起义的成功,人们开始吃月饼。还有一种说法是,芝麻、核桃从西域传入后,人们把核桃塞到面饼里做成胡饼。唐玄宗和杨贵妃觉得“胡兵”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在月圆之夜把它改名为“月饼”。
唐代中秋节的主题是赏月饮酒,是文人和市民的闲情雅致。明代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社会各阶层都忙着庆祝中秋节。这样的节日气氛投射在时令食品上,月饼是最合适的。作为拜月的贡品,月饼小巧精致。月饼作为时令小吃,好吃又不贵,家家户户都买得起。作为互赠,有各种不同档次和风格,完全满足送礼需求。作为节日象征,月饼的形状像一轮满月,符合中国文化中大团圆的形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正因为如此,月饼在明代就形成了,直到今天,也总能保持基本特征不变。600年来,中国人在满足共识的前提下,各显神通,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现在的月饼按地域风格可分为京味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云南式月饼、台式月饼等类别;按馅料可分为五仁、豆沙、火腿、海鲜月饼等。按皮分,有糕点、果肉皮、混合糖皮;按口味分,有甜口、咸甜口、辣口;按外观可分为蕾丝月饼、光面月饼、图画月饼、儿童喜欢的动物月饼。中国人聚集在月饼的大标志下,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
除了吃月饼,中秋节还有一大习俗,互赠礼物。这种习俗也是在明代形成的。朋友和亲戚会互赠月饼和水果。这是中国人亲近对方,表达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
中秋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特别的“账”。几千年来,中国人在这个账户里储存了很多含义。起初,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只是单纯的敬畏。后来,向月亮献祭成了一种特权。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促进了中秋节。600多年前的明朝,中秋节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此时,重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凸显,月饼成为标志性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的习俗已经遍布全国。
它是中秋节的代表,其他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冬至节……还有许多古老的民间节日,它们的起源都与土地、农耕时代的生活和祖先的纯朴梦想有关。......如果说岁月的积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参与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建设。当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逐渐积累成一种大众记忆的时候,它们也在铸造着某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们有一种集体的认同感和共同的归属感。这是一种无声的浸润,润物细无声。在我们懵懂的童年,它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血脉,影响着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