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借荆州给刘备,你当是好心吗?那是"放高利贷"式的包藏祸心

——借出鸡肋,收回整鸡!刘备借荆州其实是一场”高利贷“闹剧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1)

刘备借江陵,孙权送妹固好

"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很重要的桥段,刘备、孙权围绕荆州的博弈影响了三国的走势!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读者对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都深表同情,"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反而成了诟病刘备的歇后语。

但翻开正史,你会发现,刘备真是冤大头,刘备借荆州相当于借"高利贷"!孙权愿意借出荆州,并不是什么好心,而是包藏着"放高利贷"的祸心。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刘备借荆州其实只是借江陵

荆州问题和赤壁之战息息相关!

荆州是汉代十三州之一,位于长江中游。东汉末年,荆州下辖七个郡,即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零陵、桂阳、长沙。董卓乱政时,荆州被贼寇占据,刘表单骑入荆州,联合当地豪强一举平定。汉末天下大乱时,刘表与曹操、孙权有过小规模战斗,宛城之战后,南阳郡大部被曹操所占。黄祖被杀后,江夏一部分为东吴占领。在曹操平定北方的时候,刘表佛系治荆州,不与曹孙相争,坐观天下。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2)

刘表在荆州坐观天下

首先,赤壁之战之前的荆州势力比较:曹操大于刘琦(刘备),刘琦大于孙权。

建安13年,曹操平定北方后,准备南下,这时候刘表病死,刘琮继位。曹操采用荀彧之计,间出宛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荆州,刘琮投降,荆州大部分归顺曹操。

官渡之战时,刘备从袁绍处逃出,后被曹操击败,来到荆州刘表处避祸,被刘表安排在新野防守曹操。刘表长子刘琦因为避祸,离开当时的荆州治所襄阳到江夏镇守。

刘琮投降后,刘备弃新野、走樊城,携民渡江,被曹操在当阳击败,最后逃到江夏与刘琦会合。江夏一郡为孙权、刘琦(刘备)共有,刘琦占的地盘比孙权大。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3)

荆州七郡图

因此,赤壁之战前,荆州势力如下:曹操占有荆州六郡,即南阳、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刘琦刘备占有江夏大部,孙权占有江夏少部分。

曹操势力大于刘琦刘备势力,刘琦刘备势力比孙权大一点。

其次,赤壁之战之后的荆州势力比较:刘备大于曹操,曹操大于孙权。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方,但是荆州大部分还在曹操手里。

孙权、刘备都对荆州垂涎三尺,特别是刘备,诸葛亮给他规划的隆中对首要任务就是要拿下荆州。而孙权呢,鲁肃给他的榻下对也是要拿下荆州,再图天下。因此,赤壁之战后,孙刘双方都要从曹操手里抢夺荆州。

荆州七郡,比较富庶的几个郡是南郡、江夏、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相对落后一点。南阳靠近北方,江夏本来就在孙刘的手里,因此,攻打荆州,兵锋首指就是南郡。

周瑜费了好大劲,并且在刘备的帮助下,才打下南郡的治所江陵,南郡南部大部分归属东吴,周瑜把油江口给刘备屯兵,南郡北部的襄阳还在曹操手里。

刘备利用这个空当,麾兵南下,收得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并占据了南郡的油江口,改名公安。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4)

赤壁之战后荆州势力范围划分

因此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势力重新调整如下:

刘琦刘备占有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及江夏一部分、以及南郡一小部分,为当时的最大势力。刘琦不久病死后,这些地盘都属于刘备的。

曹操占有南阳郡及南郡的襄阳。

孙权只占有南郡的治所江陵及江夏一部分、长沙一部分。

赤壁之战后,荆州刘备的势力最大,曹操次之,孙权最小。

并且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表刘琦为荆州牧,刘琦死后,荆州人公推刘备为荆州牧。刘备占有荆州其实是合法的。

其三,孙权借出荆州其实是借出南郡治所江陵,而江陵当时于孙权是"鸡肋"。

孙刘联军费了好大劲,才在赤壁打败曹操。这其中,虽然刘备出力不少,但是出力最多的还是东吴!

但战后分享战利品时,东吴相当于只得到以治所江陵为中心的半个南郡。而这个江陵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对孙权来说,却非常尴尬。

因为江陵北面是襄阳,在曹操手里,曹操派大将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在镇守。江陵南面一江之隔,刘备驻军在公安,对江陵虎视眈眈。因此,江陵于孙权形如"鸡肋",放弃太可惜,拿在手里又食之无味。

此时刘备也想得到江陵,因为江陵是西进益州的咽喉,刘备要实现隆中对横跨荆益的目标,必须得到江陵。但因为江陵在孙权手里,孙刘联盟还不是破裂的时候,不宜强攻。因此刘备想到了借江陵。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5)

刘备不仅借到江陵,还娶了孙权妹妹

刘备为了借到江陵,亲自去东吴的都城京口找孙权商谈,周瑜、吕范等人都劝孙权扣留刘备不让回来,只有鲁肃建议借江陵给刘备,让刘备抵抗曹操。孙权不仅同意借江陵,而把妹妹嫁给刘备,进一步巩固孙刘联盟。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因为荆州的治所是在南郡的江陵,因此,江陵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荆州。刘备"借江陵"后来就被东吴有意混淆成"借荆州"。

二、孙权借江陵给刘备的好处

孙权借江陵给刘备,是非常高妙的一招棋,利远远大于弊:

首先,让刘备作盾牌顶在抗曹前线。

江陵本来处于北有曹操、南有刘备的三明治夹心肉的地位,由于江陵战略地位的极端重要,曹操非常想夺回。

刘备因为想使他这个荆州牧名符其实,也想要江陵,以便北伐曹操、西进益州,因此对江陵也是时刻惦记着,甚至不怕被东吴扣留的风险,亲自跑到京口向孙权求取江陵。如果孙权不给,不敢保证,刘备会不会背后下黑手。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6)

周瑜取南郡,为刘备做嫁衣

江陵腹背受敌,尤其是孙权顶在曹操前面,相当于为刘备做挡箭牌,东吴在一线和曹操硬撕,刘备却躲在背后舒舒服服,孙权打心眼里不愿意。

江陵借给刘备后,刘备就在一线和曹操硬杠,东吴就可以退回二线,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孙权的借江陵因此非常明智。

其次,不用在江陵驻军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孙权如果不借江陵给刘备,自己势必要在江陵大量驻军。并且驻军的数量得是正常的1.5-2倍。

因为如果对付曹操,至少要正常驻军,但正常驻军要想不被曹操攻破,必须驻防主力。同时,要提防刘备背后下黑手,还得多驻军以监视刘备,因此至少要比正常时多驻军50%到100%才合适。这么多的驻军让孙权很头疼,因为长江防线很长,除了江陵一线的长江中游,下游的合肥、建业、京口一线都需要驻军。重兵驻防江陵,其它地方驻军就捉襟见肘。

要驻军就要屯积大量的物资给养,这对东吴的经济来说,又是个沉重的负担。要知道三国时代,江南的开发并不充分,真正的江南大开发是在东晋衣冠南渡以后。

江陵借给刘备后,孙权就把主力从江陵撤出,既让刘备替孙权挡枪箭,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孙权心里是乐开花的。

其三,腾出手来经营长江下游和交州

孙权之所以大方地同意把江陵借给刘备,还有更重要的考量,就是他需要腾出手来经营长江下游和交州。

曹操兵败赤壁后,但元气并没有大伤,次年三月,略作休整的曹操就兵发谯郡,也就是今天安徽的亳州,在那里训练水军,这让处于京口也就是今天镇江的孙权提心吊胆。这年七月,曹操又在合肥大规模屯兵,孙权更加害怕。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7)

借江陵后,孙权全力经营长江下游

如果曹操从合肥顺流而下,很快就能打到镇江,孙权必须在长江下游屯重兵防守曹操。

建安十六年至十七年,孙权又把东吴的治所迁到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并筑石头城。

借江陵给刘备,孙权除了留一部分兵在江夏监视曹操刘备外,主力用于长江下游,为经营长江下游创造了条件。

建安十八年,因为长江下游经营得好,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阵,见孙权军容齐整,留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后退军。

因为长江下游经营得好,曹操与孙权在合肥、濡须对阵几次后,暂时放弃了统一江南的决心,江东转危为安。

孙权在经营长江下游的时候,眼睛却盯着交州。交州与东吴及刘备的荆南四郡接壤,而交州的苍梧太守吴巨与刘备关系交好。孙权让刘备顶前线抵御曹操后,不失时机地经营交州,把刘备的后路抄了。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8)

交跤太守士燮

建安15年,孙权先派步骘担任交州刺史,受到了交州大族士燮的欢迎,愿意接受步骘节制,步骘不久就杀了怀有异心的刘备好友吴巨,交州全部为孙权所掌控。

孙权经营好长江下游,并控制交州后,从东、南两个方向对荆州形成了半包围状态,而刘备、诸葛亮和关羽却浑然不知。

孙权借江陵给刘备,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非常高明的"以退为进"策略,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稳定了长江下游,扩展了交州,所得远大于所失!而刘备通过占据江陵,西进益州,实现了隆中对的第二步,也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因此,借江陵,对孙刘双方来说,是"双嬴"的选择。

三、孙权借江陵包藏的"放高利贷"祸心

孙权借江陵给刘备,刘备集团认为是好心,但其实刘备是被表面现象蒙蔽,孙权表面是好心,背后包藏的是"放高利贷"式的祸心。

首先,借江陵落个顺水人情,送出"鸡肋",意在"整鸡"。

江陵是在刘备的帮助下,周瑜花了一年时间才打下来的。

周瑜打下江陵,本意有二:

孙权也因为这两个战略目标,所以才倾力支持周瑜打下半个南郡。但是打下半个南郡代价巨大,使得孙权认识到夺取襄阳根本不可能,因此,终孙权一世,除了延康元年魏军主动放弃襄阳外,东吴再也没有动过襄阳的念头。

襄阳不可打,江陵的作用就是西进益州,孙权也尝试过,本来派周瑜、孙瑜攻蜀,受到刘备阻挠,加上周瑜病死,攻蜀已不可能,孙权遂放弃西进念头。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9)

周瑜在攻打益州前病死

既不打襄阳、又不打益州,孙权再占江陵,除了给刘备当盾牌外,没有其它好处。因此,当刘备到镇江要求借江陵时,孙权满口答应,无非是做个顺水人情。

江陵虽然是"鸡肋",但也是孙权花大价钱拿下来的,孙权当然不想白送,他要收利息的,这个利息也不是现在的银行利息,而是"高利贷"利息。

孙权送出去的是一根鸡骨头,但他的心思是要收回一只整鸡!这是妥妥的"高利贷"思维,可怜刘备还以为江陵是孙权嫁妹的陪嫁品呢,对孙权"放高利贷"祸心全然不知。

其次,借江陵讨要整个荆州强行收"高利贷"利息

孙权借出江陵,收束兵力经营长江下游和交州,到了建安18年时,曹操让现在安徽境内江北的居民内迁,规避孙权风险,长江下游基本搞定,交州也被孙权收入囊中,孙权终于可以腾出手找刘备来收"高利贷"利息了。

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用的手法和现代人放高利贷"催讨"手法如出一辙,都是"三步走":

建安19年,孙权攻克皖城,正好刘备打下成都,刘备实现了隆中对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孙权乘着刘备高兴,派诸葛瑾长途跋涉去成都向刘备"求荆州诸郡"。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孙权借给刘备的是以江陵为治所的半个南郡,但讨的时候却要求刘备把荆州几个郡给他,根据后文,孙权要的这荆州诸郡应该是南郡、长沙、零陵、桂阳。借出半个,要回3个半,7倍的利息,给谁都肉疼啊。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10)

诸葛瑾是文讨荆州大使

刘备既不想还江陵,更不愿给把荆南三郡给孙权,就假意说要打凉州,凉州打下就把整个荆州给孙权。

因为江陵是连接西川和荆南四郡的咽喉,还了江陵,刘备的荆南四郡就变成了"飞地",迟早还要被孙权夺走。荆南四郡是刘备的钱粮源泉,是刘备自己辛苦打下的,刘备当然不想放手。因此就用打凉州来糊弄诸葛瑾、搪塞孙权。

孙权一见"文明催讨"达不到目的,就实施第二步"无赖催讨"。就像现代放高利贷者收不回暴利,就上门到你家吃住一样,孙权直接派三个太守去荆南三郡上任。如果遇到实力一般的人,这些太守上任就可能呆着不走了,但是孙权这会遇到比他还横的关羽,结果上门"催讨"的人都被关羽打跑了。

现代放高利贷前两招如果不行,那就会来第三招——"暴力"催收,纠集一帮打手上门硬抢硬夺,甚至绑架要胁。这一招孙权也会!

孙权一看,"文讨"不行、"赖讨"也不行,那就"暴力"催讨。直接命令"催讨队长"吕蒙带二万兵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鲁肃带一万兵屯巴丘阻击关羽,孙权自己坐镇陆口策应。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相继失陷。刘备听说荆南三郡丢失,立即从益州起兵五万,顺流而下驻扎在公安,命令关羽起兵三万至益阳,摆开架势准备开撕。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11)

”暴力催讨“队长吕蒙

结果仗还没打,曹操占领汉中的消息传到刘备这里,刘备担心曹操从汉中进攻成都,准备与孙权言和,孙权得了大便宜,再次卖刘备一个顺水人情,与刘备缔结条约,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属于孙权,半个南郡加零陵、武陵两郡属于刘备,双方签字画押后各自退兵。刘备回成都起兵攻打汉中,结果打跑曹操,斩了夏侯渊,夺得汉中。孙权也回到长江下游欺负曹操,结果在逍遥津被张辽打得大败。

其三,孙权惦记"本金"再次暴力催讨,刘备血本无亏

刘备和孙权签订条约,把长汉、桂阳、还有半个江夏给了孙权,以为和孙权"本息两清",因此放心地在汉中折腾,关羽因为想策反南阳爆发了襄樊大战,以为孙刘联盟还在,荆州欠帐已了,因此放心调兵北上,导致荆州防守空虚。

但是在孙权的心里,还惦记着高利贷"本金"没还!以江陵为治所的半个南郡确确实实是孙权当年借给刘备的,孙权认为:南郡是高利贷"本金",江夏、长沙、桂阳不过是高利贷"利息",利息还了,"本金"还没还。孙权时时刻刻想讨回"本金",由于"本金"又被使用了五年,"本金"加上"利息",刘备的半个南郡和零陵、武陵两郡作为"本息",孙权都要收回。

刘备借荆州是什么行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12)

关羽大意失荆州

于是乘关羽北上、南郡及零陵、武陵空虚的时机,孙权派"催讨"队长吕蒙再次出击,白衣渡江,一举夺回南郡、零陵和武陵,并与曹操的军队前后夹击,大败关羽,逼得一代武圣走麦城,身首异处。

这一次"暴力"催讨,刘备血本无归,还搭上关羽,隆中对第三步战略目标破产。不久,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关羽报仇,又被"催讨"帮凶陆逊一把火烧得全军覆没,刘备恢复汉室的梦想至此破灭。

综上,"借荆州"事件看起来刘备是个"老赖",但孙权才是放"高利贷者",孙权借给刘备一根鸡骨头,收回来的是一只整鸡。"老赖"刘备因为大意,被孙权两次"暴力催收"成功,最终鸡飞蛋打、血本无归!

孙权"放高利贷"事件也警示我们:高利贷碰不得,除非你准备倾家荡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