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确诊2例鼠疫病例”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人担心疫情扩散,危及自己。
不过事情很快迎来反转。2019年11月14日晚,北京市卫健委通报称,网传在北京宣武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北京市组织专家力量对两名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就诊患者进行了综合判断,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病原检查,患者不符合鼠疫诊断标准,排除鼠疫,解除隔离观察。
虽然鼠疫在历史上留给人类惨痛的记忆,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非不治之症,绝大部分为散发病例,人群大规模感染几无可能。因此,在疾控严密防控下,公众不必再闻鼠疫色变。
图片来源:网络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历年卫生统计,中国近年来偶有鼠疫发病,2014年、2016年、2017年、2019年感染并死亡的数量分别为3、1、1、1例,感染原因及传播途径并未披露。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的《2019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今年9月,全国报告1例鼠疫发病,1例死亡。
尽管“鼠疫”病情排除,不过人们仍然对于各种“疫症”疾病谈之色变,归根结底还在于人们内心底里缺乏安全感,这么多年过去了,2003年“非典”所带来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
如何消除人们对于各种疫情的恐惧?《药闻社》小编对国内疫苗专家、沃森生物正高级工程师黄镇进行了访谈,对于如何让人们不再“闻疫色变”,他认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国家信誉作保障,引导国民接种各类疫苗。
疫苗是防治瘟疫最佳途径
虽然现在两位病人的诊断结果已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瘟疫防治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国家防疫部门应该居安思危,即便是对过去已经消亡的瘟疫,也不能松懈。
黄镇解释说,许多瘟疫都是由细菌、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过去我们消灭的一些细菌、病毒传染源,不排除它们又找到了新的宿主;过去我们依靠药物可以防治的疾病,也不排除这些细菌病毒产生了新的变种,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比如治疗鼠疫的药品为抗生素类,如四环素片、盐酸美他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然而四环素因为副作用大已被停产,其主要副作用会导致耳聋等等,其他几种药也有相当大的副作用。如果等到鼠疫治疗阶段,患者基本上也会留下药物不良反应后遗症。
他表示,只有疫苗才是控制各类瘟疫群体感染的最佳预防手段。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兰州所拥有一定量的战略储备来应对鼠疫疫情,如果鼠疫出现大面积爆发,兰州所两三个月就能够生产出满足全民防疫的鼠疫疫苗。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当前国内老百姓疫苗接种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疾病的疫苗相当昂贵,完全依靠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是不现实的。目前国际上,像盖茨基金会这样的公益组织,用公益基金和慈善捐款,向疫苗企业低价采购大量疫苗,为国际上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疫苗注射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发达地区疫病高发的态势,然而仅仅依靠这一家基金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应用疫苗不仅对控制、根除疾病卓有成效,同时疫苗还是最具经济效益的健康投资。2011年发表的北京市一项研究数据指出:接种肺炎疫苗组发生肺炎相关疾病7例,合计发生医疗及相关费用22660.88元;相比较而言,未接种组同期发生肺炎相关疾病37例,合计发生医疗及相关费用481096.20元;接种肺炎疫苗,每投入1 元人民币可产出6.49元的效益。
国内应该有更多的企业或者公益组织,采购疫苗向国内贫困地区或者贫困人口免费注射疫苗,否则未来人类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经济战,也有可能是生物战、心理战,一旦发生大面积新型传染疾病,造成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疫症”消亡史
无论是鼠疫,还是甲流,亦或者H1N1禽流感,每年几乎都有不同的疫情在全球流行,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各类细菌、病毒的袭扰当中,任何外界的预防都不可能做到杜绝细菌和病毒的蔓延和感染,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人类自身的免疫能力,而疫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自建国以来,国内除了2003年非典,其他大面积“疫症”已基本被消除,这要归功于建国初政府在全国布局的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 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兰州),外加一个昆明所,正是因为这几大研究所的功劳,使得过去不断在国内反复上演的“瘟疫”灾害,在建国后基本上被消灭,尤其是像“鼠疫”、“霍乱”、“天花”等曾经席卷全球数亿人生命的疫症,已在国内被扑灭。
尤其是“天花”这种全球都闻之色变的疾病,当年清朝顺治帝就曾因感染“天花”而去世,但是在建国后,我国用疫苗的方式从中国历史上消除了“天花”病毒。
图片来源:网络
1949~1952年共种痘5亿多人次,每年使用1亿多痘苗,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区普遍种痘,种痘率达到90%。到1950年11月,全国已有4000万人种了牛痘,到1951年10月,全国已有2亿人普种牛痘。6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3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2次接种行动,5亿多人口共发放了18亿剂牛痘疫苗。而从1963年之后,中国每隔6年仍然要普种一次天花疫苗,直到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1958年制订扑灭天花计划,1967年开始全球扑灭天花活动,1977年天花才被根治,中国在60年代基本消灭天花,比亚非流行国家提前16年,此后天花发病人数逐年下降。
此外,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和死亡。2000年,我国通过无脊灰的证实;2002年,将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型肝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15种疾病。1988年、1990年、1996年我国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分别达到以省、以县、以乡为单位接种率85%的目标。目前,以乡为单位的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已达90%以上。
疫苗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来,我国儿童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降幅达97%。疫苗接种使3000多万人避免了乙肝病毒感染。201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3.11/10万,降到历史较低水平;流行性乙型脑炎报告发病率降至0.046/10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报告发病率降至0.01/10万以下,百日咳报告发病率为0.49/10万。
以甲肝为例,2015年全国报告22667例,发病率为1.66/10万,与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的5.98/10万相比,下降72.2%。大部分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有效保障了儿童生命安全与健康。这些数字正说明了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成果显著。
亟待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
由上述内容可见,第一类疫苗大大降低了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健康。然而,人们在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认知上产生了误区。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相比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仍然很低,比如据原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
目前已研制成功并上市的有46种疫苗,我国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其中14种为第一类疫苗,其接种率较高,其余第二类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问题大多出在对疫苗的认知误区上。
很多人以为第一类疫苗比第二类疫苗更有效、更安全。其实,一类和二类的区分并不是以疾病的危害性作为标准,更不是以疫苗的接种效果或者安全性来区分。其中有的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也更大。例如,流感因其病毒基因易变异,年年季节流行,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监测的唯一传染病。再如,肺炎球菌性疾病及疟疾是世卫组织极高度优先推荐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从日常的临床和过去多年的疫苗不良事件看,疫苗信息传播存在不科学、片面、甚至误导的情况。这不仅让公众感到恐慌,更大的危害是让很多本该接种疫苗的儿童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一些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隐患。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传播科学的疫苗知识,引导公众规范接种疫苗,从而保护儿童的健康,为国家减轻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