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

9月1日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课程,走进中小学课表,每周一节劳动课。你知道学校的劳动课怎么上吗?日前,华商报记者帮同学们打听了一番,一些原本就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纷纷将劳动课做了升级。有的给学生开出劳动任务清单,有的增加了劳动实践教室或基地,把烹饪教室搬到了学校,有的与多学科融合,进行项目式综合实践等等。西安中小学劳动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接地气。

跨学科融合带来“劳动 ”新体验

西安高新第二中学课程研发管理中心老师路白钰介绍,新学期,学校计划在已出版多种学科与劳动融合教材的基础上,开设“劳动 ”校本社团课程,把学校的特色课程与劳动融合在一起,将课程与劳动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将劳动与信息课程融合:“谷雨•松土机的设计与制作”,“农场美术写真”,“音乐农耕开耕仪式”。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2)

西安高新二中“舌尖上的二中”教室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3)

高新二中学生在上“舌尖上的二中”这门课

“我们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多元的,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分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初中和高中生在修满特色课程学分后,会颁发结业证书,当然也包括劳动课程结业证书”,路老师说,早在2019年初,学校便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劳动课,将劳动课纳入校本必修课程,并相继设置了劳动教室,有烹饪教室,生活技能教室等。学生必会技能是:做饭,以及一些生活技能,如穿针引线、缝扣子,修拉链、修水管、换灯泡……同时学校还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幸福农场”。学生在农场种植、收获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感受和体验农业劳动。

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用丰富的课程给劳动教育赋予新的意义。学校结合劳动教育新课标提出的10个任务群,制定各年级劳动活动手册。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4)

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学生参与项目式劳动实践活动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5)

沣西一小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

此外,结合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校内校外种植园等,沣西一小开展综合性劳动教育。如,设计了项目式学习《忙趁东风放纸鸢》、《巧手做帽子》、《设计鸟窝》等,劳动教育与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生菜变形记》种植课程让孩子体验了前置性学习、种植、养护、收获、烹饪等全过程,切实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与收获的喜悦。 特别是SSI社会科学性议题课程《疫情下如何解决蔬菜自自足》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机会,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种子大全》、《营养土的配置》、《种植方法》、《阳台小菜园搭建指南》、《蔬菜营养大全》等操作指南手册,搭建美观实用的立体小菜园,尝试解决生活问题,提升了综合素养。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6)

莲湖区机场小学崭新的劳动实践教室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7)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8)

莲湖区机场小学劳动实践教室将投入使用

劳动课有了专属场地:劳动实践教室、小微厨房体验营、校外实践基地

新学期,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的孩子将迎来崭新的劳动实践教室,可容纳55名学生同时上课,包含工作展示区、手动工具区、材料区、作业区等,在课程中,提升孩子的动手实践、创意思维等能力。“工具区有泥塑、木工、针线、纸艺等工具材料,这里会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机场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马虹说,此外,校园还有一块块种植园地,供学生在这里实践种菜。

建设微种植园和小微厨房体验营等劳动实践基地,是新学期西安市莲湖区西电实验小学的一项任务。该校副校长韩娜介绍,新学期学校准备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德育体系,通过整合劳动教育、美育、艺术教育、综合实践资源,将多学科有机融合;将在一至六年级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劳动实践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建设微种植园和小微厨房体验营等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参与实践,比如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结合“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活动开展劳动实践,与社区合作共同开展寒暑假劳动实践活动。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9)

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 ”共同体百亩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0)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1)

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 ”共同体学生在劳动基地劳动

对西安市莲湖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来说,百亩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 ”共同体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可是“福地”。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 ”共同体总校长罗坤表示,基地被孩子们称为“我们的一百亩劳动教室”,这里还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耕读学习、食育探索、职业体验、园林园艺、财商素养和自然闯关等新潮教育的各种需求。

罗坤说,新学期,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将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 ”共同体各成员校每名学生的标配,此外,共同体还将通过分散学习和集中实践的方式,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必要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生产劳动技能和服务性劳动技能,即:按照课标要求确保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正常开展,集中引导学生通过集中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来到实践基地上手实践。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2)

高新路小学学生在实践学炒菜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3)

高新路小学在校外建有278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4)

高新路小学学生“开镰节”体验割麦子

拥有大面积劳动实践基地的还有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小学,学校在校外建设有278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劳动课程及实践活动,通过“植树节”“开镰节”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其中一年级评价就包括叠被子、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能力的考核。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5)

碑林区实验小学给一至六年级学生开劳动课任务清单

绿色校园开展劳动教育课(建劳动教室学生活技能)(16)

碑林区实验小学期末考核一二年级学生整理书包、叠衣服、扫地等

开出劳动课任务清单,增加新劳动课程

西安市碑林区实验小学给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出了非常具体的劳动课任务清单,比如四年级劳动清单是:整理衣柜,清洁灶台,择菜洗菜,清洗书包,会用洗衣机,蒸鸡蛋羹,包水饺,缝沙包,养护植物。学校将不断完善碑林区实验小学《学生劳动技能小达人养成记》的过程性评价记录和学生劳动技能评价单,将师生评价、家长评价与劳动知识技能评价、劳动过程性评价等结合起来。

“新学期,劳动课,我们将更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西安高新区第六初级中学执行校长陈盼莹介绍说,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学校将在以往开设的烹饪和营养课——“味”你出彩、传统工艺——剪纸、工业生产——木工坊、布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如,日常生活劳动——整理与收纳,生产劳动——本地动植物品种的种植和养殖,服务性劳动——1-2项公益劳动以及志愿服务等新的劳动课程。

校内外联动构建“大劳动”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学校结合校情,整合资源,将劳动教育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很多学校如未央区方新小学、西安高新第二小学、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等学校都在暑假安排了做家务等劳动实践作业。教育人士认为,劳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更体现于平时的生活,家庭劳动教育不可缺位。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明确表示,劳动课将分为三个层次:一、每周一节劳动主题教育课,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劳动品质;二、校内,每周一次劳动实践课,分班级进行校内劳动技能实践活动,有卫生打扫、厨房帮厨、小制作、花草维护等;三、校外,家庭实践劳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

例如,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开设种植课、家庭家政课、社区公益劳动,让学生系统地接受三园联动劳动教育,以手工、养殖、废品回收利用、插花、茶艺、烹饪等内容,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与感悟。陕西省西安小学设置“劳动与社会”四大劳动教育主题模块,让学生每天参加半小时的劳动实践,两星期掌握一项生活小技巧,每学期参与一个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创客制造,每个节假日参加一项公益性活动。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设计了劳动教育课程群,有:种植、养殖、环境保护、烹饪、家电家具维护,工业生产劳动、金工、木工、3D打印、人工智能技术等十个劳动教育任务群。同时,学校还挖掘家校及社会资源,构建劳动教育大课堂。

开学后,劳动课将有怎样的精彩?我们将继续关注。

华商全媒体 耿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