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前期风云激荡的历史上,淮南王刘安是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

淮南王刘安墓现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1)

刘安涉及朝政太深,最终自杀身亡。不过刘安给历史留下了两件大名鼎鼎的瑰宝。一是巨著《淮南子》,另一个就是你经常吃到的豆腐了。

豆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刘安的母亲得了病,不能吃喜爱的黄豆了。孝顺的刘安就把黄豆磨成粉末状,再经过各种加工,最终做成一种叫豆腐花的食品。王太后食后大喜,曰:此物甚佳。从此,豆腐就流传了下来,并从王府高门走进寻常百姓家。

关于豆腐的起源,刘安说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实际上呢,刘安发明豆腐的说法,主要流行于距今并不算远的元明朝、清朝。不过提出刘安发明豆腐的却是一位宋人,就是南宋那位名气极大的朱熹先生。朱熹写过一首豆腐诗,诗云:“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在诗后朱熹自注云:相传淮南王刘安作豆腐之术。

淮南王刘安墓现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2)

朱熹这个说法对元明清三朝学者的影响甚大,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认可这个说法,其书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清朝的学者更不用说了,大多数人都跟着李时珍的说法,认为是刘安发明了豆腐。

不过怀疑刘安并不是豆腐发明者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朱熹只是猜测刘安有可能发明了豆腐,但李时珍等人未经调查就把朱熹的猜测给坐实了。有“好事者”去翻了刘安学术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淮南子(淮南鸿烈)》,翻遍了这部大书,也没找到豆腐有关的文字。豆腐有两个别称,曰黎祁、曰来其,这两个名在《淮南子》中也踪迹全无。

淮南王刘安墓现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3)

豆腐是食品,有人就去翻了农业类的巨著——西汉的《汜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二书都没有提到豆腐。有人再扩而广之,查遍了从汉朝到唐朝数以百计的著作,甚至唐诗,也没发现有豆腐的出现。有人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唐朝之前,豆腐并不存在。有学者提出了西周时就出现豆腐,也被其他学者驳斥,因为其理由并不充分。

现在已知最早记载豆腐的作品是《清异录》,作者是五代宋初的陶谷。大家对陶谷这个人不熟悉不要紧,两件事你就知道他是谁了。后周大将赵匡胤有负周世宗柴荣所托,发动陈桥兵变篡位,在大殿之上,就是这位陶先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将大周变成了大宋。

淮南王刘安墓现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4)

赵匡胤篡位后,陶谷出任大官,想再进一步。可赵匡胤对他并不感冒,说:“翰林学士起草文本时,多是照抄前人之作,没有自己的东西,不过是在照样画葫芦。”陶谷本人不满赵匡胤的认定,写诗道:“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陶谷著《清异录》,其中就提到了豆腐。《官志门》讲了一个小故事,说青阳县丞时戢清廉爱民,不吃肉,每天只吃豆腐数个,时人称豆腐为小宰羊。有学者推断豆腐在五代宋初就已经成为流行食品,而其出现时间当在此之前不算太遥远的时期,也就是晚唐(约为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时。

淮南王刘安墓现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5)

至于豆腐的发明者,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不是什么王爷亲贵,就是民间普通的农民,或是乡音的游医。至于发明豆腐的地理区域,很多人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淮河流域,也就是刘安当淮南王的那片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