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场

文/杨跻

扬场,就是把碾出来的麦粒,用木掀抛向空中,让麦壳随风飘向一边,麦粒随之缓缓垂直落下,另一个人手拿扫帚将飘落在麦粒边的麦壳,轻轻的扫走,便会出现两个泾渭南分明的小山堆,一堆麦粒,一堆麦壳。

说扬场这个活累,是因为这个活得借风,一旦起风,就得抓紧时间,抢在风停之前,把碾出来的麦粒扬出来,中间不能休息,直到把全部麦粒扬出来。记得小时候,没有电风扇,只能依靠自然风。每每生产队把场碾出来,只要风起,便会有七八个男人围着碾出来的麦堆,站成一排,一齐扬起手中的木掀,把麦粒抛向天空,被抛起的麦粒就像昙花一现似的,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之后,便纷纷扬扬的悄然落下。那站成一排的男人,就像经过训练似的,动作整齐划一,他们扬场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丰收的喜悦使得他们忘记了劳累,他们卖力的一掀一掀的向空中抛着麦粒,直到那山一样的那堆麦被他们扬出来后,他们才丢掉手中的木掀,一屁股坐下去,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照相机,没有能拍下那动人的场面,如今有了照相机,那动人的场面早已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那场面只是存留在记忆的深处。

扬场看似简单,其实这是一个技术活,麦粒抛得高了,太费劲,一场场扬下,不敢说累死

你看那些老道的庄稼人,只要风起,抓起手中的木掀,铲起一掀麦粒向空中一抛,便会知道应该抛多高合适,就像神枪手,只要把枪端起来一瞄,就会知道校正量一样。这样娴熟的技术,是多年劳动经验的积累,是教科书上绝对学不到的东西。

后来包产到户后,一些过去从来没有扬过场的人,每到扬场的时候,东求张三,西求李四,让人帮忙扬场。农村人心善,虽然夏收是既紧张,又辛苦的活,一天下来,人早已累得跟散了架似的,回到家里,动也懒得动一下,但只要有人相求,便会像战场听到有仗可打的战士似的,只要一声令下,就腾的一下从地上蹦起来,跟着前来的人去帮忙扬场。

父亲患病的时候,正是包产到户的那年,那个时候,我还小,姐姐虽然比我大,但毕竟是女孩,从来没有干过扬场这样的农活。所以,每年扬场,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事。记得有一年,我们下午把场碾出来了,但一直没有风,眼看堆在场中间的麦堆,却没有办法扬出来。那个时候,一个生产队的场还在一起,只给每户分一小块,每家每户在自己的场上堆满了麦垒,有时候,虽然起风了,但由于麦垒遮挡了风,堆积在场中间的麦堆,也没有办法扬,只好把碾出来的麦粒用架子车一车一车的拉到靠边的场上,才能扬。

成安夏收(夏收记忆扬场)(1)

记得那天下午,我们把场碾完,一家人就坐在场里,等着风起开始扬场。风似乎有意考验着我的耐心似的,一直等了四五个小时,还是一丝风也没有。母亲见我们累得坐在场里打盹,便打发我们回家去睡,说等风来了再叫我们,但我一直执拗的守在场里,任母亲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回家。还也许是我的赤诚之心,让风神心生怜悯,到了晚上十一点,开始起风了,我们一家人高兴得忘记了一天的疲劳,赶紧起来开始扬场。因为我家的场在中间,被四周的麦垒遮挡得严严实实,扬起的麦粒和麦壳仍混在一起重新落下。尽管如此,三姐仍不管不顾的在奋力扬着,母亲沮丧的说,别扬了,你还是省省力气吧!弟弟像个小侦察员似的,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对母亲说,人家都在扬场呢,我们家怎么不扬呀!三姐没有好气的说,你没有看见没有风吗?弟弟不服气的说,谁说没有风了,人家都在扬呢!为了证实弟弟所言,我飞快的去四处侦察一番,见靠边的人家确实在扬场,我急忙跑了回来,说,就是,人家东南角的那几家都在扬呢!母亲叹了一口气,便走了。等母亲再次回来,她让我们用架子车,把碾出来的麦粒拉到东南方向的岁友家的场里,等人家扬完之后,我们再扬。

我们全部拉完之后,岁友家也扬完了。岁友也不顾劳累,帮我们扬场。老天似乎有意再次考验我们一家人的意志,还没有扬几分钟,风便停了。一种不快之情涌上了家人的心头,谁也没有心情说话,全都沉默不语。我们就坐在场里,等着风再起。结果等了一二个小时,还没有一丝的风,因为第二天人家还要碾场,母亲便像个果断的指挥员似的,命令我们把拉过来的麦粒再拉回去,不要影响人家第二天的碾场。我们很顺从的按照母亲的命令,再次把一大堆麦粒又拉回到我们自己的场里。等我们忙完这一切,天已经透亮了。大伯早早的来到场里,见我家还没有把场扬出来,脸黑得像锅底一样,显得很不高兴。因为当时我家和大伯家的场合起来用的,我家一天,他家一天,今天该他家碾场了,见我家还把麦粒堆在场中间,影响他家碾场,便让我们把麦粒往边上挪。正窝了一肚子火的我,便没有好气的说,挪什么挪呀,我们还没有扬出来呢!大伯一听我这话,一下子火了,说,没有扬出来,那是你们的事,我今天还要用场呢!我家没有扬出来,你怎么用呢?我不满的顶了大伯一句。大伯说,那我不管,你爱挪哪儿都行,只要不影响我碾场就成。我还要顶大伯几句,母亲便拦住了我。老天似乎动了怜悯之心,就在我和大伯顶嘴的时候,风起了,而且风很大,我们谁也没有心情在乎大伯的态度了,但赶紧扬场。因为我们都没有扬过,把握不准,扬得费劲不说,就是抛上去的麦粒也扔得满场都是,根本堆不成堆。而大伯却站在一边,没有一丝动手帮忙的意思。好在当时风大,尽管我们扔得麦粒到处都是,好在麦壳总算是被风吹到一边去了。就在我们胡乱扬着的时候,福林哥从我们场边经过,看到我们一家人,吃力的扬着,他停了下来,接过我手中的木掀,说,你们都一边去。福林哥当时是个民办老师,在学校里教我数学,虽然是老师,但农活做得还是很顺手。

成安夏收(夏收记忆扬场)(2)

福林哥低着头,看也不看,铲起麦粒刷的抛向空中,麦粒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就像他在数学课堂上随手画出的抛物线一样的圆滑,麦壳随风飘落到很远的地方,麦粒像从天而降的雪粒似的,越堆越厚,渐渐的成了小山,碾好的麦粒堆成的小山像融化的雪山似的,渐渐的变小,直到全部消失。洁净的麦粒终于被堆在了一边,看着小山一样的麦堆,心情一下子舒畅极了,除了喜悦之情,更多的是对福林哥的热心帮忙的感激。从头至尾,大伯也没有帮我家扬过一掀,直到扬完,也不见了他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

看着满头大汗的福林哥,我把母亲专门泡的糖茶端给福林哥,他用手擦去脸上的汗水,随手一摔,汗水便瞬间在地上溵出数朵盛开梅花似的。他对我摇了摇手说,不喝了,你们赶紧忙吧,我先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我也分不清是出于兄弟之情,还是师生之情,总是,当时在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事情虽然过去了多少年了,但这件事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也许他早已想不起来了,可这件事却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像他一样,伸出援助之手,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来自人间的真情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