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17日电题:长江黄河分水岭下牧业村之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放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放牧(长江黄河分水岭下牧业村之变)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放牧

新华社成都8月17日电题:长江黄河分水岭下牧业村之变

新华社记者肖林、谢佼

来到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登上海拔近4000米的查针梁子,便是著名的“长江黄河分水岭”。黛青色山峦如剑脊矗立,南山溪流长江、北坡水入黄河。岭下的刷经寺镇壤口村人均收入已近2万元,阿坝州所有牧区跨过了脱贫的“分水岭”,80多万各族群众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81岁的牧民阿尔登步履矫健,将记者迎进新居,端上热茶,聊了起来:过去“牛逐草走、人跟牛走”,全部家当就是一顶黑帐篷。要吃饱、多养牛,牛多了,连草根都会刨光。一说到壤口村,外面的人总抱着一丝同情:“唉!山陡草矮,牛瘦人穷。”

如今的壤口村,虽然地处海拔3500米以上,疏林草原仍是郁郁葱葱,因为69万亩草场中,有28万亩禁牧、轮牧,38万亩实行草畜平衡。

牧场少了,牧民怎么还富了?带着疑惑,记者沿牧道乘车来到壤口村牧民阿茸家夏秋季的远牧点。没找到黑帐篷,却见到一排钢结构暖棚,其中一间是放牧临时住房。

“现在是科学养畜,不吃亏。”阿茸端上一盘在牧区原本难得一见的苹果和橙子,和记者算账:禁牧、草畜平衡、湿地保护奖补金,每年有2万多元;生态好了,草丰牛肥,牛奶喝不完,每年能卖好几万元;政府引进牦牛良种、修巷道圈、建暖棚、派农技人员,牛生病少、冬天不掉膘、出栏周期缩短了一年半,200多头牛一年出栏达30余头。不算小项收入,一年下来也有30万元左右。

为了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推动全村共同富裕,村里的党员带领大家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畜产品加工、品牌、标准。党员桑建说,去年全村销售牛奶及奶制品2000余吨,牦牛销售收入3700万元。

生态好了,还带动了旅游。到景区务工、开“藏家乐”、提供骑马骑牛服务,牧民们“各显神通”。风干肉、野生菌、酸奶,也都变成了“现钱”。

牧民泽华甲建过4次房子,第一次是柳条编墙、外敷牛粪的“牛粪棚棚”,这几年修的是130平方米的砖房。但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是把一双儿女培养成了大学生。绿色发展的成效,进一步坚定了壤口村人“知识就是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奋力发展生态经济,成效明显。1992年就到壤口村支教的当地干部衡强感慨良多——如今,900多人200多户的壤口村,人均寿命增加到70多岁,家家都有小汽车,81人入党,在读大学生50多人……这哪里还是他当年骑马去找帐篷小学的牧区!

“分水岭”上的涓涓细流,沿着白河、黄河,大渡河、长江,奔腾入海。一个又一个“壤口村”,推动着川西北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