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今年国庆,南方 记者分路探访了位于广州、顺德、湛江的龙眼洞林场科普园、“鹭鸟天堂”以及北潭红树林,“绿”游广东,感受生态之美。(直播回顾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1)

城区的林场科普园:

“森林小课堂”展现广东“生态美”

五指毛桃、益智、佛手……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或是比较“小众”的植物,在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林下经济植物科普园中,游客们往往能对它们有更加详细的了解。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2)

在这里,可以窥见生动、富满绿意的生态美。广东省龙眼洞林场总面积1622.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4.32%,林地分布于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和黄埔区,多条高速公路、管线工程穿越林区,林地分散零碎,受城市发展、工程建设和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森林资源管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大。

占地约20亩的林下经济植物科普园建立于2019年,是在林下种植省内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林下经济植物,“这里是科研实践、成果推广、产品展示、观光、自然教育为一体的科普园,我们会在这里不定期举行一些科普活动,也会针对小朋友们举办一些富有童趣的科普活动。”龙眼洞林场的员工向记者介绍道。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3)

根据林下经济植物的功能,科普园分为药用植物区、药食两用植物区、饲料植物区、油料植物区、蜜源植物区及观赏植物区。园内栽植有60多种植物。步行其间,也是一个“登山到下山”的过程,其中建有凉亭、休闲步道、自然教育径和森林小课堂,布设有多种互动科教设施。

行走其间,绿意环绕四周,伴随着高处的鸟啼声,这里是广州市内的一处生态公园,多种植物等待着游客去观赏和了解。在科普园入口处,一株长在斜坡上的南非叶引人注意,“又称扁桃斑鸠菊,是民间草药的一种,用于治疗发烧、胃肠疾病。”一旁的龙眼洞林场的员工向记者介绍道。

为摸清林场辖区范围内植物资源和多样性保护状况,省龙眼洞林场聘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组成联合调查队,历时两年多对林场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调查记录到783种维管束植物(其中73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和47种常见栽培植物),隶属151科473属,包含蕨类植物25科41属70种,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123科426属705种。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4)

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736种分别占广州市和广东省野生植物种数的27.21%和12.19%。有桫椤、金毛狗、水蕨、巴戟天、土沉香、花榈木等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眼望去,近2万亩林地焕发着勃勃生机,郁郁葱葱的森林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广州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

“鹭鸟天堂”不再独一无二:

高楼大厦之间,鹭鸟有了更多栖息之所

秋日里,一队队鹭鸟在树林和河水间来回穿梭,给秋日的顺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风采。它们体态轻盈,羽翼洁白,时而追逐嬉戏,低头觅食;时而驻足傲立、飞翔起舞。

近年来,家住顺德大良桂畔河边的市民们已经习惯了蓝天白云、鹭鸟翱翔的画面。这些高楼大厦的不远处,坐落着一个“鹭鸟天堂”,一片有16个标准足球场大的竹林,里面栖息着数万只鹭鸟。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5)

鹭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种类之一,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被喻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顺德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鹭鸟前来栖息,它们在这里繁衍后代、休养生息。

顺德的“鹭鸟天堂”,由冼铨辉一手搭建。1998年,他从当地村民手中租下20亩土地用于种植建材用的竹子,竹林长成后引来了大量的鹭鸟。出于对鹭鸟的喜爱,他放弃了砍伐竹林,转而疏通水道,搭建围栏,给鹭鸟留下充分的生活空间,放养鱼苗,供鸟儿食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鹭鸟到来。他也为鸟儿们当了20多年的“护鸟人”。长久以往,这里为数万只鹭鸟提供了栖身之所。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6)

20年来,前来这里筑巢的鹭鸟越来越多:夜鹭、白鹭、池鹭、牛背鹭……冼铨辉在“鹭鸟天堂”里搭起了约15米高的观鸟台,供游客赏鸟。

央视纪录片《寻味顺德》采访“鸟叔”时,他曾说,“我们小时候在楼顶上睡觉,都看得到鸟,在夜空里像流星”,他希望这种场景能延续下去。

冼铨辉介绍,观鸟的最佳时机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时分,白鹭、夜鹭因昼伏夜出或昼出夜伏的习性而交相往返,伴着朝霞或者晚霞,上下翻飞、十分壮观。

随着周边生态的恢复,顺德的鹭鸟已经有了更多的栖息之所。冼铨辉发现,近年来有很多白鹭不再回到竹林,而是在其他的绿地上夜宿。这是因为周边生态的恢复,鸟儿们也不再依赖自己的这片竹林为生,而是在安家筑巢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现在,顺德顺峰山公园、均安的李小龙乐园、勒流的鲤鱼沙岛都经常能捕捉到成群鹭鸟捕食、嬉戏或腾飞的瞬间。虽然“鹭鸟天堂”在顺德不再独一无二了,但在冼铨辉看来,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红树林修复成效显著:

生态振兴和红树林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国庆期间偶有阵雨,湛江遂溪县界炮镇西岭村的渔民们,仍早早地从渔港出行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开着渔船,从西岭村一处小港口出发,经过一片野生的红树林,驶到远处的海洋去。

海天一色,在红树林的点缀下,构成了一道绿蓝交错的美景,海鸥、白鹭也在其中飞行,大自然的。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7)

界炮镇属于沿海乡镇,海岸线沿海海岸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林——红树林,其中,在位于九洲江入海口的红树林岛,还有与滨海公路同向而行、绵延21公里的红树林带。据了解,界炮镇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红树林的生长,目前海面红树林约有6000多亩,种类有桐花、秋茄、白骨壤、老鼠勒、海漆、木榄等,是遂溪县保留较好的原始红树林保护区之一。

“红树林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炮镇党委委员周成龙说,这些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植物体中有大量的单宁,遇到空气时会氧化为红褐色。红树林的根系发达,生命力非常顽强。不仅是生态旅游的重要部分,还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抵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作用。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8)

2004年,湛江市设立北潭红树林保护站。周成龙介绍,在10多年前,这里也存在捕鸟的现象,现在成立了专门的监管队伍,经常带领工作小组下到片区巡护,打击涉候鸟的违法犯罪活动,现在,界炮镇又成为了候鸟的乐园。

“保护红树林的生态,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周成龙说,红树林不仅包括里面的树木,它还是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好其中的生物多样性更加重要。

近年来,作为占有广东近80%红树林的湛江市,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渐显,目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内有超过200种鸟类,以及100多种鱼类、昆虫以及大型底栖动物繁衍生息。

据了解,湛江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等工程,让红树林面积增长2000多公顷,被称为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范例。在北潭红树林,周成龙则告诉记者,远离海岸线的一部分红树林,也是设立保护站后人工种植的。同时,界炮镇对“北潭生蚝”这一地方特色产业作了科学规划,实现生蚝产业生态振兴和红树林生态保护同频共振、互促互利,渔民收入稳步提升。

五一人少景美的广东省内旅游地方 绿游国庆畅享广东自然生态之美(9)

在养殖塘里种植一定面积的红树,修复红树林的同时,以红树林生态系统反哺养殖塘内的鱼虾蟹贝,提升渔业产品质量和品质,湛江市逐步形成了“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基本格局。

【记者】王越莹 张笛扬 杨琼 周倩欣 李业珅 朱红鲜

【实习生】李松瑾

【作者】 王越莹;张笛扬;杨琼;周倩欣;李业珅;朱红鲜

南方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