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龙须沟》《茶馆》《方珍珠》《女店员》《西望长安》等,在老舍的全部剧作中,《茶馆》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最能体现他的创作风格。1951年,老舍因《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茶馆》是当代话剧的经典作品。创作于1957年,一直到1979年,人们才认识到它的价值。1980年,《茶馆》应邀到西欧演出,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为《茶馆》的演出升起了五星红旗;1983年,《茶馆》在美国演出,被美国人誉为中国的《推销员之死》(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名作),轰动了美国。
现代文学家曹禺:“《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当代作家王蒙:“我认为《茶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品。作品的特点就是不煽情,语言平实、口语化,却最能表达深刻的感情,能让人落泪。”
现代剧作家陈白尘:“全剧的文字并不多,就写了五十年,七十多个人物,精练的程度惊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个年代裕泰茶馆那些人儿发生的那些事儿。
(一)剧情介绍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每一幕戏写一个时代,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即清末、民国初和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
第一幕(清末1898年初秋)戊戌变法那一年
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破产,卖儿卖女。
《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写到的主要事件有:
1、王利发讥讽唐铁嘴2、二德子与常四爷冲突,马五爷施威3、康六卖女3、刘麻子卖弄洋货4、鸽子之争5、秦仲义收租6、常四爷被抓7、庞太监买妻②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如小业主王利发
如民族资产阶级秦仲义
如下层贫苦民众: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
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
第二幕(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后。社会依然黑暗,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富了洋人,更苦了百姓。
另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社会渣滓;
(二)《茶馆》的主题意蕴
- 观点一:埋葬三个旧时代,歌颂新时代。三个旧时代:好人遭殃,恶人猖狂。
- 观点二:凭吊被旧时代葬送的美好事物。(主要指传统文化,如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优雅的生活方式、精彩的评书段子和精致的满汉全席。)
(三)《茶馆》的艺术构思
1、 主题表达的“反描”手法
2、侧面透露法(教材52页)
3、“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
舍弃“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次要人物子承父业
无关紧要的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4、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
人物塑造方法:
(1)使用个性化语言
(2)在冲突中塑造人物
比如马五爷与二德子的两句对白:
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
他制止二德子,并不是为了劝架。而是想在常四爷这个不服洋人的人面前抖自己的威风,是一个高级洋奴。再如庞太监出场时与秦仲义的语言交锋: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讲维新的秦仲义见到保皇派庞太监说:“庞太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是表面好像在恭维他,骨子里是在嘲讽他。庞太监听出了对方话里的刺儿,便索性把他的保皇气焰发作出来:“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此外,在《茶馆》第二幕里,还有一些著名的性格化台词,如唐铁嘴说的“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松二爷说的“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都是“开口就响”的台词典范。思考:《茶馆》第一幕,被曹禺称誉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为什么说《茶馆》的第一幕是“罕见的第一幕”?
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个;
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里,社会身分殊异的人物──上至在宫廷内当太监总管的权力人物、吃洋教的小恶霸,下至卖耳挖勺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穷人──同处一个舞台空间。而更不同凡响的是,所有这些人物都被剧作者描写得面目分明,让人难忘,从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幅时代的色彩斑驳的图案。
2. 常四爷:是一位富有爱国反洋意识的“旗人”。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坐过清朝的牢,出狱后参加义和团。卖菜为生,最后仍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如何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1.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3、秦仲义:一位立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他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办工厂,开银号,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了。他的工厂被国民党政府当作“逆产”没收了。这个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必然的悲剧命运。
4.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