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开除、劝退这三个词听起来都一样,都是从公司“走人”的意思,但是,三者在劳动法中的实际意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今日华律网小编就好好地给大家讲一讲辞退、劝退、解雇三者的区别,以及面对这三种情况如何得到劳动者应有的补偿,一起来看看!

当我们面临离职时(俗语叫,丢掉饭碗),通常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我自己想去、不去做,这是劳动者“主动”离职;另一种是,我还想干,但公司不让我干,这是劳动者的“被动”离职。

解聘、解聘、解聘等属于劳动者“被动离职”状态,而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被动离职”有相应的补偿规定,下面我们来说一下。

一是劝退,二是企业“劝说”劳动者离职。那就是,公司会明里暗里地表明你不能胜任工作,不希望你继续工作,然后,在发表声明时要注意!

您同意离开公司,并提出离开公司。一分钱也不能得到补偿;

您同意离职,但不会主动提出离职。说着等公司跟你商量,给了一些赔偿后,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对于被辞退有何规定(劳动法中辞退劝退)(1)

第二个是辞退,开除,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

由于解雇,解雇是一种普遍的说法,都是公司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具有单方导向和强制性。

离职通常是因为你不符合公司的职场用人要求,或者没有通过试用期,公司会按照相关规定对你进行辞退。

尽管可以说是辞退,但往往后期双方也可以协商达成协议,只不过用人单位会给一些经济补偿。

解雇,通常比解雇更为严重。

如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公司可以直接解雇员工,而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赔偿。

不过,如果属于公司违法开除的情形,则是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局投诉,要求劳动仲裁,以获得应有的经济赔偿。

【普法律师】

企业无故解雇,解雇员工,应按照下列标准予以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数向劳动者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半年以上未满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对未满六个月的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半个月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以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标准发放,经济补偿的年数最多不超过十二年。

该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给劳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