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如果你要出远门,比如要去外地打工了。家中如果有年纪较大的长辈的话,那一定会给你挑个好日子。尤其是在新年第一次出远门,有的比较讲究的老人就很固执,会叮嘱年轻人“七不出门,八不还家”。说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能出远门,而农历逢八的日子不能回家。在你的家乡有这样的说法吗?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什么道理(老辈人常说的七不出门)(1)

其实,关于“七不出门,八不还家”很多人都理解错误了。这句话并不是说在农历初七、十七和二十七的时候不能出远门。也不是在农历初八、十八和二十八不能回家。古人说这话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在出远门之前,要把家中的事情都安排妥当,而在回家之前要把在外面的事情也解决好,不能给家里人带来麻烦。

七不出门

老一辈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过日子所必须的东西。试想一下,你在出远门之前,如果连家中过日子所必须的这些东西都还没有解决好,那你就算是出去了,也还是会心心念念想着家里的,担心孩子有没有吃的,担心男人会不会做饭等。这样忐忐忑忑在外面还不如在家里自在。有些人认为这句话,主要针对的是女性,农夫认为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也是家庭主妇。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什么道理(老辈人常说的七不出门)(2)

八不还家

如果说“七不出门”针对的主要是女性,那“八不还家”则偏向的是男性了。古人对于做人做事都是有着严苛的准则的,尤其是对于顶天立地的男人,更是需要做到“忠、孝、悌、信、礼、义、廉、耻”,这也是做人的八条基本的道德准则。如果在外面长荡,这八条准则中有一条没有做到的话,那就最好不要回家,免得给家里人带来麻烦。虽然这样听起来苛刻又不近人情,但是也表现了古人对于做人做事是要去很严格的,其实农夫倒认为这样的老规矩是值得传承的!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什么道理(老辈人常说的七不出门)(3)

不过,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习俗也不一样,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也不相同了。那在你的家乡“七不出门,八不还家”又是什么意思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农夫也疯狂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